金首长介绍情况的时候,朝鲜人民军主力还在三八线以南,还没有完全回来,被美军隔到敌后了。敌人那个时候就肆无忌惮的,如入无人之地,甚至以整连的兵力分头沿着公路向鸭绿江边前进。
主持人:当时彭总进入朝鲜的时候,是不是也是冒着很大危险?
杨凤安:当然是。当时我们估计朝鲜人民军还有一道防线,可是我们进去以后发现,这道防线已经没有了。我们部队进去以后,实际上已经在敌人后边有50、60公里了。也就是说彭总进到朝鲜之后,实地考察了,才发现当时朝鲜战场的真实情况。
主持人:我看到有些史料讲,彭总在进入朝鲜之前,当时中央已经有一个作战方案了?
杨凤安:是的,后来彭总到了现场之后,根据现场的情况,又改变了这个作战方案。
主持人:最初的方案是什么样的呢?
杨凤安:最初我们在北京确定的方案,是部队先进到新义州、德川以北的山地,先组织防御,然后打起一个小的歼灭仗,取得经验以后,夺取平壤。
但是彭老总进入朝鲜的时候,朝鲜人民军的防线已经不存在了,我们没办法进到那儿了,所以彭老总根据地形,审时度势,改变了方案。
彭老总起草电报以后很着急,赶快和金首长见面,了解情况。我们在前面开着小车,结果后面的大卡车跟不上,掉队了,他们还险些被敌人俘虏了。
起草电报以后,发不出去。跟军委联系不上,跟毛主席、跟部队也联系不上,彭老总这个时候是很着急的,但是作为一个战略指挥员,他也是非常镇定的。到了下午4点多钟,这个电台才到,电报才发出去。到了第二天,我们的先头部队四十军118师邓岳带着部队才赶到。
我那个时候也很着急的,我老向咱们国家这个方向看,看着看着,路口就出现了咱们志愿军的服装。彭老总见到他们以后,是非常高兴呀,还给他们倒水,让他们喝水,然后他把起草的电报,给118师张政委和师长邓岳看了。两个人看了以后,彭老总交代,你们要打好出国的第一仗。现在情况变了,你们进到温井这个地区隐蔽起来,敌人已经过去了嘛,后边再来了敌人以后,就可以把它掐断了。所以第一次战役实际上是打了一次伏击性的遭遇战。当时彭老总指示部队晚上行军,天快亮了就停下来,所以我们20万军队敌人没有发现。结果一开打,敌人就被打得晕头转向。
主持人:杨老,当时您跟着彭总刚进到朝鲜的时候,接触过美军吗?
杨凤安:刚开始的时候没有。我们以后是发现了美军,但是他们没有发现我们,因为他们在大路上走,我们在山沟里隐蔽着。那时候金首长也没有电台,也没有部队,所以情况是很危急的。
彭总根据这个情况,改变战略,在运动中分别歼灭敌人,叫部队组织汽车把司令部运到妙香山地区,那是敌人东西两路的一个界限,中间有80里的一个空隙地,那里没有敌人。彭老总就起草了这么一个电报,毛主席当时同意了。这一仗一开打,敌人稀里糊涂就退到清川江以南了。本来当时还可以继续打,但是彭总命令停止追击。
主持人:为什么要停止追击呢?
停止乘胜追击,钓鱼清川江

彭德怀与金日成在朝鲜战场 资料图片
杨凤安:彭总的智慧就在这里。一个原因是我们主力没暴露,敌人没发现;第二个原因就是,进一步骄纵敌人,将计就计,诱敌深入。
当时麦克阿瑟是想感恩节11月23号之前占领全朝鲜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