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中国人民以无比的英勇气概,坚持了长达八年的艰苦卓绝的斗争,彻底粉碎了日本军国主义的称霸野心,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邓小平同志指出,在这场以劣胜优的战争中,我们成功的主要秘诀,是因为“有一个毛泽东的战略战术指导原则”。毛泽东指挥抗日战争的高超谋略艺术,突出表现为科学审势、巧妙造势和相机夺势。
(一)
战争是敌对双方凭借一定的物质条件所进行的主观能力的竞赛。这种主观能力,首先是指挥员审时度势的能力。战争中的审时度势,包括对敌势、我势、地势、趋势等多项内容的了解、分析和判断,这是正确制定和灵活运用战略战术的基本前提。
毛泽东在抗日战争中运用谋略艺术,之所以那么娴熟自如,总是高出敌人一筹,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他精通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方法,善于审时度势,因而能够料敌如神,应变裕如。
第一,毛泽东全面分析了当时的国际形势,深刻揭示了战争的根源,及早地指出抗日战争和世界大战的不可避免性,提出了国内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与国际抗日统一战线相结合的国际战略思想。
从1935年12月至卢沟桥事变之前,毛泽东曾多次提醒全国人民,日本帝国主义企图吞并中国,中国人民的全面抗战,是不可避免的。抗日战争爆发后不久,毛泽东又指出爆发新的世界大战的必然性。毛泽东的这种科学预见,是基于对当时国际形势和帝国主义法西斯侵略本质的深刻分析。
1931年,日本对中国不宣而战,侵占我国东北。以后又频繁挑起事端,谋图侵占全中国。当时国民党政府对日本的侵略一味采取不抵抗政策,以为再牺牲一些国土便可图苟安。毛泽东同志严正指出:“日本的大陆政策已经确定了,那些以为同日本妥协,再牺牲一些中国的领土主权就能够停止日本进攻的人们,他们的想法只是一种幻想。”英、法、美统治集团对日本的侵略行径采取所谓“不干涉政策”,隔岸观火,以图坐收渔翁之利。日本正好利用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作为侵华的工具。毛泽东洞察日本的野心,严厉批驳了英、法、美的损人利己的政策。他指出,日本的野心是很大的,侵占中国,只是其野心的一部分,其更大的野心是要独占西南太平洋。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形势的发展,完全被毛泽东所言中。
毛泽东对于国际形势的精确判断,为世人所折服。他的敏锐洞察力,源于科学的分析方法。他绝不被法西斯的种种假象所迷惑,而是通过对现象的分析牢牢抓住法西斯的侵略本质,因此,能够准确预见到德、日、意的侵略行径,必然导致与其他资本主义大国的利益冲突,必然爆发新的战争。
第二,毛泽东辩证地分析了抗日战争中敌我双方的优势和劣势,提出了持久战的正确战略方针,揭示了敌败我胜的客观必然性。
首先,毛泽东善于将敌我双方客观存在的所有基本特点,进行全面的比较。敌对双方都有许多特点,战争就是双方这些特点的竞赛。所谓优势或劣势,就是战争双方矛盾着的特点之差异的程度。毛泽东对中日双方矛盾着的全部基本特点,进行了全面的分析比较,从而得出结论:日本的长处是其战争力量之强,而其短处则在其战争本质的退步性、野蛮性,在其人力、物力之不足,在其国际形势之寡助。中国的短处是战争力量之弱,而其长处则在其战争本质的进步性和正义性,在其是一个大国,在其国际形势之多助。正是这些矛盾着的基本特点,“规定了和规定着双方一切政治上的政策和军事上的战略战术,规定了和规定着战争的持久性和最后胜利属于中国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