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条线上处于什么位置,负担什么责任,有什么协同的任务,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让具体执行的人心中有数。
在解决问题的整个过程中,习仲勋不但身先士卒,深入一线,还命令各级党组织一把手也都亲自抓反偷渡工作,领导干部分片包干,齐抓共管。在各地党政军民的密切配合下,经过半年多的艰苦努力,有效遏制了偷渡外逃的高发势头,外逃人员逐月减少,11月份,全省下降到只有近百人偷渡。
第三是要胸揣人民利益,关心人民疾苦,关注干部困难。
在处理重大突发性事件中,往往是措施力度大,行动超常规,处理不当,很可能伤害群众的利益。所以,越是紧急突发,越要心中想到人民利益。曾经做过统战和信访工作负责人的习仲勋,对人民的意见和疾苦很关心,从不当作小事。
随着大量偷渡外逃人员被堵截抓获,对他们的处置工作凸显出来。大批群众偷渡外逃,给收容遣送工作带来很大困难。1979年1-6月,深圳收容站收容人数超过10万,比上年全年总数增加一倍。收容站人满为患,也发生了很多问题。一方面,收容站对偷渡人员缺少宣传教育工作,只是简单地收容、遣送,期间还有殴打、搜身、罚款的行为,遣送回乡后,还有各种处罚、批斗;另一方面,收容站条件差,有时一些被收容人员没有饭吃,饮用水供应不足,受伤人员不能及时医治。遣送途中经常发生偷渡人员逃跑、群众抢人乃至抢夺押运人员武器的恶性事件。押运人员也曾采用手铐和绳捆的办法,造成不好的影响。习仲勋比较早地察觉这方面问题。1978年夏考察宝安,他就提出了“人抓了放在哪里”的问题。在临时收容站,他亲自做偷渡人员的思想工作。1979年夏,国家民政部副部长刘景范在视察深圳时,又向他提出了收容站条件恶劣,处理不当的问题,更加引起了他的重视。习仲勋得到情况反映后,立即召集省委有关部门负责人会议。他严肃批评说:不能把他们当作敌人,总归还是自己人。你们要把他们统统放走。 他还说:要加强收容站对偷渡者的宣传教育工作。不要抓了就送走,连几句开导的话都不说。外逃者多的县,应派人来收容站接人,并负责教育。但是,不要歧视、虐待外逃者。这年7月,习仲勋在给国务院领导的制止群众偷渡外逃问题的报告中,没有遮掩收容工作的严重问题,据实上报。
由于地方一把手高度重视,一些人的错误观念有所改变,收容站的条件和管理方法有所改善,外逃人员的对立情绪大为缓解。可以看到,在处理收容遣送的问题上,习仲勋较早地把“和谐”的理念贯穿其中,注意从政策层面上消除不稳定因素,抓小、抓早,防止矛盾激化。由于处理及时得当,没有使收容遣送中的问题进一步扩大,终于没有酿成群众前方偷渡外逃,后方对立闹事的严重局面。
关心群众,也包括关心基层干部,了解他们的苦衷,解决他们的困难。基层干部奋战在第一线,困难大,委屈多,真正关心他们,帮助支持他们,才能赢得他们的心,形成合力。在工作出现问题的时候,习仲勋更多地是自己承担责任,不委过,不迁怒。中央对广东外逃之风关注后,他不向下推卸责任,而是多次在各种场合作自我批评,主动承担责任。他说:“责任要由省委来负,对下面支持、撑腰不够。”“我们不能怪下面,更不能对下面的同志有什么批评,这个责任省委完全承担了。”遇到不利局面,作为领导能体察实情,勇于自省,解脱下面的干部。这既是习仲勋高尚品格的反映,也是他高超领导艺术的体现。
以上是以解决偷渡外逃事件为案例,剖析了习仲勋在处理重大突发事件中表现出来的远大见识、为民情怀和高明手法。在这本书中,类似的事件和案例不止于此,对于当今的领导干部,都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习仲勋主政广东》的作者是广东省委党史研究室的专家,书中引用了大量档案资料,翔实可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