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领袖故事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旅游建设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影视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旅游意义
  当前位置:新闻类>>红色联播>>正文
海内外关注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的扩建
2007-12-12 18:04:14
来源:新华社
作者:蔡玉高、石永红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论坛 【收藏】 E-mail推荐:
nbsp; 日本为儿童制作的游戏“南京沦陷棋盘”。1937年,侵华日军攻占南京,此后长达一个多月时间内,他们开始了对南京人民的血腥屠杀。而在日本国内,他们大肆庆祝“胜利”,甚至还为儿童制作了游戏“南京沦陷棋盘”。这个由日本名古屋僧人大东仁捐赠的棋盘,刻着一张中国地图和一些中国城市的名字,游戏者可用小旗插在这些地名上,意为“攻占”。这一军国主义教育工具,使人们认识到那场罪恶战争的思想根源,令人警醒。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馆长朱成山介绍,和原展馆的100多件文物相比,新展馆中展示的文物数量大大增加,将达到3000多件。这些文物是他们从馆藏的1万多件文物中精心挑选出来的。每件文物背后都有一段历史,它们是日军屠城罪行的有力证据。

    经过两年紧张扩建后,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将于今年的12月13日,即南京大屠杀同胞遇难70周年纪念日竣工、开放。

    多样展陈方式警醒世人珍爱和平

   新华社南京12月12日电(记者蔡玉高、徐机玲)每隔12秒,一滴水从高空落下,一旁有遇难者遗像的灯亮起后又熄灭,这意味着一个生命的消逝;在波光粼粼的“江面”上,时断时续浮现着一批又一批遇难者遗像;三户当年被日军残忍屠杀的遇难者家庭场景被复原……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在文物史料之外,新扩建的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将借助声光电等形式,为参观者提供更多生动、深刻的展示内容。

    根据历史资料记载,依傍金陵古都的长江边是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主要的集体屠杀地,当年有10多万具遇难者遗体被抛入江中。在新展厅的序厅,参观者可以感受到当年侵华日军在长江边的血腥罪行。

    在序厅正前方复原了一截“江堤”,中间是一个巨大的花圈,花圈里有遇难者的遗像。

    纪念馆馆长朱成山介绍,用这样的展示方式,在祭奠遇难者的同时,也让参观者能在这样的场景下感悟战争对生命的残酷剥夺。

    和原展馆相比,新展馆在多处采用了场景复原的方式,如倒塌的城墙、防空洞、外籍人士的救助和日军屠杀现场等。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对当年3户被日军屠杀的遇难者家庭的场景复原。

    一个年龄大点的女孩站在小板凳上,从水缸里舀水。另一个年龄小点的女孩坐在地上,而在她们的身旁躺着几具惨不忍睹的尸体……按照当年外籍人士约翰·马吉拍摄的影像资料和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夏淑琴的回忆,纪念馆在新展馆中复原了夏淑琴一家9口人就有7人被杀害的惨景。当年被刺了3刀、年仅7岁的夏淑琴和她4岁的妹妹依靠家里剩下的一点锅巴,艰难地生存了14天,直到最后被邻居发现。

    时间虽然已经过去了70年,当77岁的夏淑琴看到这复原的场景时,仍失声痛哭:“当年就是这样的情景!”

    滴答、滴答……每隔12秒,一滴水从高空落下,随着灯的亮起,一位遇难者的遗像浮现眼前。随即,灯灭了,遗像也消失了……

    1937年12月13日至1938年1月,在短短6星期的时间内,侵华日军在南京残忍屠杀了30多万中国军民,平均每12秒就杀害一名中国人。

    “12秒,就有一条宝贵的生命消失。侵华日军给中华民族带来了巨大的伤害和灾难。”朱成山说,“因此我们要谴责战争、谴责屠杀、谴责恐怖!”

    朱成山介绍,为了能让参观者更深切地体会当年的历史,他们在新展馆布展中使用了声光电等较先进的展览方式,在尊重历史的前提下,增加视觉的冲击力。除

|<< << < 1 2 3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新馆探秘
·下一篇:纪念捐躯将士 《南京保卫战殉难将士档案》出版
·归永前:信阳师院举行南京大屠杀74周年纪念活动
·特稿:信阳师院举行南京大屠杀74周年纪念活动
·南京再次抢救南京大屠杀幸存者证言
·“南京大屠杀纪念馆”这个称呼得改改
·练红宁:“南京大屠杀纪念馆”这个称呼得改改
·特稿:“南京大屠杀纪念馆”这个称呼得改改
·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倪翠萍去世 南京大屠杀幸存者不足200人
·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倪翠萍去世 南京大屠杀幸存者不足200人
·南京举行国际和平集会凭吊南京大屠杀遇难者(图)
·特稿:喜迎建党九十周年之缅怀过去,展望未来 游南京大屠杀纪念馆(组图)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红色旅游网特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红色旅游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红色旅游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2012年迎新春诗歌四首
特稿: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实现馆藏文物安全年
黄领: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实现馆藏文物安全年
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实现馆藏文物安全年
著名人士为东方红纪念园题(赠)词之一(组图)
杨文忠:著名人士为东方红纪念园题(赠)词之一(组
特稿:著名人士为东方红纪念园题(赠)词之一(组图
甘心田、吉卫红、张胜利、魏静:淮河源头红军花(组
特稿:淮河源头红军花(组图)
从周总理处理“两件衬衣”看作风纯洁性
解放军厚葬名将张灵甫(组图)
毛泽东称习仲勋:“你比诸葛亮还厉害”
毛主席“粗话”欣赏
特稿:李讷、张玉凤等毛主席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来到毛
李德生在安徽
习仲勋与儿子近平、远平
特稿: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
毛主席语录
特稿:十里长街送总理
100首红歌歌词(写红歌画红歌内容参考)
毛主席身边工作人员来到纪念堂怀念老人家(组图)
特稿:首都各界隆重纪念毛主席诞辰116周年活动在京
9月9,李讷、毛新宇等来到毛主席纪念堂(组图)
特稿:李讷、张玉凤等毛主席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来
特稿:参加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集锦(组图)
特稿: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
特稿:华国锋年年到纪念堂瞻仰毛主席遗容(组图)
纪念毛主席诞辰114周年 原毛主席身边工作人员来到
特稿:毛远新出现在邵华遗体告别仪式上(图)
特稿:邵华遗体告别仪式(组图)
 
中 国 红 色 旅 游 网 版 权 所 有,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复 制 或 建 立 镜 像
建议使用分辩率1024*768浏览本站,16位以上颜色,IE5.5以上版本浏览器
冀ICP备05003408号
E-mail:js88@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