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战士战斗得那么长久、那么顽强、那么勇敢,他们到底是什么样的人?是什么样的希望、什么样的目标、什么样的理想,使他们成为顽强到令人难以置信的战士?”1936年的初夏,年轻的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踏上前往延安的旅途,探寻这些长期萦绕脑际的问题的答案。
71年后的今天,当红色旅游在中国掀起热潮时,越来越多的外国友人也相继来到中国,开始自己或陌生或熟悉、或遥远或亲近的红色之旅。
想象中的“红色圣地”
“它位于一个深谷中间,四周都是岩石嶙峋的高山,坚固的城墙一直延伸到山巅。那里是中国最贫困的地区之一。生活在那里的人们都是在黄土山那坚硬的山壁上掘洞而居的,男人们头上都裹着白头巾……”澳大利亚人格雷米这样描述着想象中的延安。
他还没有去过那里,这些印象都是来自斯诺写的《西行漫记》。他对中国这段历史的了解只停留在书本上。“了解一些,但非常模糊。”格雷米说。
格雷米对延安这个位于陕北的遥远而陌生的地方充满了无限遐想,因为朋友曾告诉他:“毛泽东就是在这个世界上最小的司令部里,指挥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人民解放战争。”
“我很想看看中国的红军战士们是如何在经过封锁、饥饿、疾病和瘟疫之后,还能够在这块贫瘠的地方顽强地生存下来并夺取了最后的胜利。”说这番话时,格雷米一家在位于西安市八路军驻陕西办事处原址的院子里晒太阳,并做赶往延安的准备。当年,许多从中国各地甚至从海外归来的进步男女青年就是从这里出发前往心中的圣地延安。这令格雷米一家感到格外惊喜。
“对这次的延安之旅,我们家庭的每个成员都很期待,希望能在那里进一步了解中国,了解奇迹是如何在那么贫瘠的土地上创造的。”格雷米说。
“红色旅游”原来如此
初秋的歌乐山层峦叠翠,林木葱茏。26岁的美国小伙子布洛克刚到时并不明白:为什么它被称为“共产主义战士纪念碑”,还可与法国巴黎公社墙齐名?看到渣滓洞看守所旧址的第一眼,布洛克觉得这个三面环山、一面临沟、地形隐蔽的小煤窑实在是很不起眼。
带着疑问和好奇,布洛克参观得格外认真。在生动的历史图片和众多当年的实物场景前,他常常会被感动得眼圈湿润。遇到感兴趣的图片和实物场景,他都会多逗留一会,并用小本子做着记录。当看过一件件冰冷的刑具实物、一段段烈士们写下的革命誓言、一张张相片中年轻鲜活的面孔,他恍然大悟:“这就是答案!”
布洛克感受到了红色旅游的独特魅力:“尽管或许没有美丽的风景,却给了我最大的震撼和冲击。”
“红色精神”无国界
和布洛克一样,24岁的美国女孩邦妮在从延安回来后也有着同样的体会。
“最让我感动的是在延安枣园纪念地,一群白发苍苍的老人们面对鲜红的中国共产党党旗重温入党誓词。”邦妮向记者描述着深烙在记忆中的场景,“我相信他们一定是有着很强的信念!”
邦妮说,在延安看了很多实景,听了许多故事之后,她终于理解了那些老人在自己年老时依然不远千里来到这里实现心愿的原因。“在那么艰苦的条件下取得了最终的胜利,实在是太不容易了。这个地方承载的精神所带来的感动是我们人类共通的,值得我们每个人去学习和发扬。”
从陌生到熟悉,从遥远到亲近,有着不同肤色的人们,就这样与“红色”渐渐亲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