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第一个为党校学员讲学的外国人。中央党校的大门一开,许多外国政要、社会贤达竞相踏足,像美国的基辛格博士、前国防部部长拉姆斯菲尔德都在党校做过演讲,布什总统也曾计划访问中央党校,还有新加坡总理李显龙、资政李光耀,澳大利亚总理霍华德、联合国副秘书长兼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执行主任彼得•皮奥特等都曾在此与学员交流。每一位到访者都非常重视这场演讲。毕竟,在这里举行演讲,被外国政治家认为“更有直接的效果”。拉姆斯菲尔德就曾把党校的年轻学员称为“中国未来的领袖”。
此外,知名社会人士、文化名流、甚至宗教人士也是党校课堂的台上嘉宾。中央党校的讲坛可谓星光熠熠。
“四不”课堂讨论无禁忌
中央党校日常的学习也极有特色。党校的课堂有着其他任何课堂无法比拟的热烈、生动。一直以来,“讨论无禁忌”就是党校课堂的传统,“不扣帽子、不打棍子、不抓辫子、不装袋子”是课堂讨论的原则。
此外,无论是省部级大员,还是地厅、县市级干部,开学都要完成“两带来”的任务,即“带来一个问题”和“带来一个建议”。这将成为党校老师讲课的重要素材。
青连斌教授以自己的教学实践举例说:“不同时期、不同地区和班别有着不同的关注点,但也大多比较集中,比如社会分配问题、国企改革问题、社会保障、腐败等等,而近几年学员们反映最集中的是民生问题。都是难题,也都是非常重要的问题。”
在中央党校上学,绝不是轻松的事。学员的学习方式就相当具有挑战性,不仅限于课堂和书本,实践和调研也是重头戏。各种进修班还要分出A、B班,一个进行常规理论、实践的学习,另一个则安排了具体的调研课题。学员首先要根据兴趣或特长组成课题组,针对相关课题先进行一个月的上课讨论,再进行一个月的实地调研,最后形成调研成果,优秀成果可以直接上报中央。
除了内部办学思路的开放,近年来,党校还主动打开大门办学,让更多的人走进来,与高校合作办班,给民营企业家上课,有学员形象地概括说“之前只会低头拉车,在这里学会抬头看路”;给跨国大企业的高管上课,美国通用集团就曾派出五十人的学习队伍到中央党校,党校特别安排了课程,让他们了解中国经济取得巨大成就背后的成功因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