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好事越来越多,对于雷锋的宣传也越来越多,从勤俭节约到干一行爱一行,到给灾区捐款,做好事不留名,几乎每天的广播都有雷锋的内容。雷锋逐渐成了全团、全军的学习模范,找他做报告的单位也越来越多。作为部队军事教导干部,王立学几乎参加了所有雷锋报告会,与雷锋的接触也越来越多。
1962年,雷锋牺牲前一个多月,奉命前往王立学所在连队接送士兵。途中,雷锋正在保养车辆,已经与雷锋很熟的王立学提出要和他合影,雷锋很爽快地答应了。据王立学回忆,当时部队对于和雷锋合影有限制,得到批准后,在场的一位班长也参与进来,合影时,雷锋还专门露出自己的车牌号:丁7.24.13。
已经成为大家学习榜样的雷锋,与他的合影已经非常珍贵,王立学连里的士兵都争着想看一看,合影后十多天,雷锋牺牲的噩耗传来,电话中惊闻此讯,已经升任营指导员的王立学简直不敢相信这是真的,向政治处等打电话核实后,王立学流泪了,“这么好的娃,怎么就这么去了呢?”回忆起十多天前那次短暂的相聚,王立学深为遗憾,“当时为什么就不和他再多说会儿话呢?”这成为他的一大遗憾,而更令他遗憾的是,就连他和雷锋的合影,也在士兵传看过程中不知去向。
“万难莫挡”雷锋魂
“在襄汾,与雷锋熟识的人还有很多,有些甚至比我还熟”,王立学回忆说,除他之外,仅当时在该团担任连营级干部的就有吴广信、贾立信、韩春山、张铁军、崔生子、吴来管等十多人。遗憾的是,这些人如今要么已经去世,要么年事过高已经无法接受采访。
吴广信,原工程兵10团宣传股长,是他最早发现雷锋先进事迹,在雷锋所在运输连蹲点一个多月,写出《雷锋在毛泽东思想旗帜照耀下茁壮成长》一文,在全军引起反响。亲眼目睹雷锋成长经历的他,对于雷锋抱有一种特殊的深厚感情。他的儿子吴向勤回忆,父亲病重之际,自知去日不多,拖着病体非要回东北雷锋墓前扫墓。雷锋墓前,老人泪水悄悄滑落。
张铁军,1945年至1964年一直在“雷锋团”服役,全身30多处枪伤及蚊虫蛇疮。1997年“雷锋团”建团50周年他还曾应邀前往参加,但这次60周年因为身体原因说啥也去不成了,马玉胜回来向他“报告”所见时,老人仿佛心里有话要说,但就是说不利索: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国内建设阶段,这支部队一向以敢打硬仗、敢啃硬骨头闻名:曾记否,摩天岭下,万丈大山,这支部队硬是顶风冒雪,靠肩扛手抬将师炮兵营的全部大炮搬过山去,被师党委授予“万难莫挡”荣誉。
抚顺雷锋纪念馆外,“六十年听党话不辱使命,万难莫挡扬美名;四十五载学雷锋,争当传人无私奉献铸军魂”一联,正是对这支部队历史的全部概括。
把根留住
从1995年开始,马玉胜开始着手雷锋团史的研究。之所以做这项工作,一是因为自己是在雷锋旗帜下成长起来的,“热爱他才有兴趣研究他宣传他”;二是因为那年应邀帮张铁军写回忆录时,张铁军那一身枪伤打动了他,“无论是这支团队还是这支团队培养造就的好战士雷锋,总有一种力量吸引着我。”
2002年,马玉胜退休之后,开始着手“追溯雷锋团的根、弘扬雷锋精神”一书的编写工作。编写前,他想找雷锋团征求些意见并搜集些图片资料,但不知该团的通讯地址,只好通过辽宁省民政厅将材料转交。很快,部队与他取得了联系,自此,双方通信不断,马玉胜先后4次向雷锋团寄去资料、照片30余份。
“雷锋精神中,助人为乐、敬老爱幼、做好事不留名、集体主义、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等,其实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一部分”,马玉胜说,“这正是雷锋精神的魅力与生命力所在。雷锋团是从我们襄汾走出去的,我们要带头把这个‘根’留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