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五师伏击战与平型关战役之关系
从前述可知:9月25日八路军第一一五师配合友军在平型关东小寨至关沟间伏击日军,取得胜利,是八路军开入抗日前线参加对日作战打的第一场大仗,表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与国民政府军队并肩对敌作战,大大提高了八路军的声威。但是,孤立地片面地宣传第一一五师平型关伏击战斗,故意夸大这场战斗的战果战绩,混淆这场战斗与整个平型关战役的关系,掩盖平型关战役的全貌,遮蔽国民政府各部军队的英勇奋战的战况,抹煞其他各军的抗战功绩,显然是不正确的。
1,从战役与战斗的关系说,第一一五师平型关伏击战战斗只是整个平型关战役的一个组成部分。在晋北抗战过程中,第一一五师平型关战斗与整个平型关战役是两个层次的概念。
参加平型关战役的第二战区作战部队以晋军为主,也有其他部队(中央军、原西北军和原红军)。总的来说,中国军队在这次战役中节节抵抗,消耗敌人战力,迟滞了敌人前进,实现了战略防御战略退却的目的。各军英勇作战,拼死抵抗,作出了重大牺牲。旅长、团长牺牲者甚多。
2,从作战时间说,平型关战役从9月21日起至30日,前后有10天,如果连同外围广灵、灵邱地区的前哨作战计算在内,从9月11日开始计算,总共近20天。而林彪师平型关伏击战斗仅在9月25日这一天内。
3,从参战部队说,参加平型关战役的部队有第二战区指挥的第十七军(高桂滋)、第十五军(刘茂恩)、第三十三军(孙楚)、第三十四军(杨澄源)、第三十五军(傅作义)、第六十一军(陈长捷)等许多部队,而第一一五师只是八路军的一个师,八路军亦受第二战区指挥。
4,从作战地段说,第一一五师伏击战只在蔡家峪与东河南之间,集中作战于小寨至关沟段山谷中,属于敌之侧后。而平型关战役东至广灵、灵邱,北至浑源、应县,西至繁峙、代县之间广濶地区,晋军和高桂滋等军守卫的是平型关、团城口正面,是平型关战役的主战场。
5,从所抗击的日军情况说:第一一五师消灭的是日军的一支辎重部队、兵站守备队(营),而高桂滋师和晋军等部抗击的是步骑炮兵和机械化部队,是日军进攻的主力部队。
6,从官兵伤亡牺牲人数说,有分析认为:第一一五师伤亡600-1000人左右,参战部队按六千人算,伤亡人数约占参战人数的百分之十或百分之十六。而整个平型关战役中国军队伤亡达39402人,占参战官兵百分之26.22,除部分是其他地段作战伤亡的,大部分是在平型关正面东跑池和团城口伤亡的。36
7,从作战战绩说,整个平型关战役抗击了日军一个精锐师团和4个旅团,迟滞其前进占领晋东北地区达20天左右时间。而第一一五师阻击了日军一支输送军事给养的交通运输队,一度阻断了日军从灵邱往平型关之间的交通。当然,第一一五师缴获的军用品较多,这是该师在敌侧翼担任伏击作战任务的情况造成的。
这里试打一比况:为抓捕查抄一个犯罪团伙,公安部门兵分几路,一路抓捕主犯,一路抓捕次要罪犯,查抄犯罪团伙藏匿赃款赃物的场所。抓捕主犯的一路遇到罪犯拒捕和顽强反抗,执法人员发生较大伤亡。抓捕从犯和查抄藏赃场所的一路或两路,反抗力量相对较少较弱,但却缴获了大量赃款赃物。分析这次抓捕查抄行动,能说查抄犯罪团伙藏赃场所一路的功绩战果大于抓捕主犯一路吗?
8,从作战任务说,第一一五师9月25日一天的伏击战,任务比较单纯,而平型关其他参战部队,或坚守阵地,或进攻敌军,夺占失地,任务要繁重复杂。并且许多部队是在战场正面,与敌反复拼搏。而第一一五师参加伏击战后,因八路军独立自主作战,完成伏击作战任务后,即自行转移。
总之,平型关战役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军队于1937年9月下旬在晋东北地区抗击日本侵略军进攻的一场战役。国民政府领导下的多支部队守卫平型关正面,抵抗多日,付出巨大牺牲,迟滞了敌军的前进。在这场战役中,八路军第一一五师参加了侧翼平型关外伏击日军一支辎重部队的战斗,作战仅仅一天(9月25日),但缴获甚丰,称“平型关大捷”。以往,对第一一五师这场战斗的战绩过分夸大的宣传,淹没了其他中国军队对平型关战役的贡献。弄清八路军平型关大捷与平型关战役的关系,非常必要。八路军第一一五师平型关伏击战只是平型关战役中的一场战斗,不能以此掩盖抹煞整个平型关战役中国民政府军各部队的战绩和贡献。
注 释
1《第二战区平型关会战纪要及经过》,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全宗787,案卷7276,第39页。 2《第二战区平型关会战纪要及经过》,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全宗787,案卷7276,第39页。 3高桂滋致沧县庞炳勋漾申电,1937年9月23日。阎锡山档案 各方往来电。《中华民国史事纪要》,1937年7月-12月,朱汇森主编,国史馆印,1987年,第452页。 4《第二战区平型关会战纪要及经过》,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全宗787,案卷7276,第39-40页。 5[日]兒岛襄:《日中战争》,第十三卷,日本文艺春秋,昭和六十年,第三版,第113页,引自《中华民国史事纪要》,1937年7月-12月,朱汇森主编,1987年,国史馆印,第452页。 6《第二战区平型关会战纪要及经过》,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全宗787,案卷7276,第40页。 7《第二战区平型关会战纪要及经过》,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全宗787,案卷7276,第43页。 8国防部史政局编译局:《抗日战史》,第三册,1987年印,第251-252页。 9《第二战区平型关会战纪要及经过》,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全宗787,案卷7276,第41页。 10[日]兒岛襄:《日中战争》,第十三卷,日本文艺春秋,昭和六十年,第三版,第116页,引自《中华民国史事纪要》(1937年7月-12月),第425页。 11国防部史政局编《太原会战》(一),1962年印,第28页;《中华民国史事纪要》(1937年7月-12月),第456页。 12《第二战区平型关会战纪要及经过》,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全宗787,案卷7276,第44页。 13阎锡山致蒋介石密电,1937年9月25日,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抗日战争正面战场》,凤凰出版社,2005年,第531页。 14《第二战区平型关会战纪要及经过》,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全宗787,案卷7276,第44页。 15《聂荣臻回忆录》,解放军出版社,1984年,第353页。 16李天佑:《首战平型关》,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资料丛书编审委员会:《八路军•回忆史料》(1),解放军出版社,1988年,第212页。 17《中华民国史事纪要》(1937年7月-12月),第464页。 18兒岛襄:《日中战史》,第十三卷,第122-124页。《中华民国史事纪要》1937年7月-12月,第457页。 19郭汝瑰、黄玉章主编:《中国抗日战争正面战场作战记》,国防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421页。 20军事科学院历史研究部编:《中国人民解放军六十年大事记》,军事科学出版社,1988年,第178页;张宪文主编《中国抗日战争史》,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322页;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资料丛书编审委员会:《八路军综述•大事记》,解放军出版社,1994年,第13页;军事科学院编《中国抗日战争史》中卷,解放军出版社,1994年,第40页。 21王建朗、曾景忠:《中国近代通史》第九卷(抗日战争),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44页。 22军事委员会第一部为八路军伤亡官兵奖恤事致张治中电,1937年11月8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资料丛书编审委员会:《八路军•参考资料》(1),解放军出版社,1992年,第34页。 23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资料丛书编审委员会:《八路军•参考资料》(1),解放军出版社,1992年,第27页。 24《八路军综述•大事记》(1),解放军出版社,1994年,第13页,《表册》,第359页。 25《徐永昌日记》,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编印,1991年,第四册,第132页。 26日本防卫厅防卫研究所战史室《北支那治安战》,朝云新闻社,昭和四十三年八月二十五日发行,第35-36页。《中华民国史事纪要》(1937年7月-12月),第457页。 27张宪文主编《中国抗日战争史》,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322-323页。 28《八路军综述•大事记》,第13页。 29杨得志:《出师大捷》,李天佑《首战平型关》,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资料丛书编审委员会:《八路军•回忆史料》(1),解放军出版社,1988年,第203页,第210页-第211页。 30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资料丛书编审委员会:《八路军综述•大事记》(1),解放军出版社,1994年,第13页;《表册》,第359页。 31军事委员会第一部为八路军伤亡官兵奖恤事致张治中电,1937年11月8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资料丛书编审委员会:《八路军•参考资料》(1),解放军出版社,1992年,第34页。 32《八路军综述•大事记》(1),解放军出版社,1994年,第13页,《表册》,第359页。 33日本防卫厅防卫研究所战史室:《中国事变陆军作战史》,第一卷第二分册,齐福霖译,中华书局,1981年,第52-53页。 34国防部史政编译局:《抗日战史》第三册,华北地区作战,1987年,第260页。 35阎锡山档案(要电)《致南京蒋委员长般密三十申电》,民国二十六年九月三十日。《第二战区平型关会战纪要及经过》,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全宗七八七,卷号七二七六,第39-40页。 36简铁:《析平型关战役》,《中华民国史事纪要》1937年7月-12月,第471页。
作者简介:曾景忠,江苏省泰兴县人,北京大学毕业,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编审(研究员),曾任《抗日战争研究》主编,从事中华民国史、中共党史、抗日战争史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