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领袖故事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题词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头条
  当前位置:新闻类>>红色联播>>正文
特稿:一位95岁抗战女兵的平凡人生——追记江苏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离休干部吴遐(图)
2017-05-11 14:10:02
作者:秦新、徐伟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收藏】 论坛
分享到:0

吴遐照片

    吴遐,女,1922年3月出生于上海,1940年加入新四军并参加革命,194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解放前在苏北根据地从事教育工作,解放后在苏北、苏中、苏南和省级机关等单位工作,1982 年11月离职休养。2017年3月27日0时10分,因病医治无效,不幸逝世,享年95岁。根据吴遐同志遗愿,遗体捐献南京医科大学。纵观吴遐的一生,像一块质朴的白玉,温润无瑕,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浸入骨髓的感动,还有对党的忠诚,对事业的执着,对道德的坚守,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深刻理解;吴遐的一生是为党和人民事业增添正能量的一生,她的事迹,像一座精神丰碑,长存不朽。

    忠党爱党,一心向党,一生兑现入党誓言。

    七十五年前,吴遐站在党旗下,庄严宣誓。2017年3月27日0时10分,时间定格在这一刻,她用自己的一生践行了当初在党旗下立下的誓言。

    吴遐的父亲吴芷敬在国民党检察院任职,是国民党员。从小接受“三民主义”熏陶的她对父亲那套封建落后的旧思想非常厌恶和反感。1937年8月,淞沪会战后日军占领上海,正在上海市工部局女子中学读高中的吴遐亲眼目睹了日本侵略者烧杀抢掠的残酷暴行,亲身感受到国民党反动政府腐败无能、劳苦大众的辛酸无奈。1940年高中毕业后,她结识了进步学生王知津,从此与共产党结缘。王知津是党在上海的地下组织成员,从他那儿得知一支新四军的武装力量在苏北根据地同日军进行顽强斗争。1941年7月11日,经王知津介绍,通过抗大的交通关系,吴遐放弃东吴大学学业,毅然离开上海,怀着一腔热血到苏北根据地参加新四军。

    “参加革命后短短的几个月,接触到不少老党员,还有一些参加了革命的进步学生,在党和同志们的教育下,我对革命的道理有了进一步认识,革命人生观也进一步确立了。”吴老在自传中如此写道。经历一系列艰苦卓绝的斗争,她感到这是一支“衣衫褴褛却斗志昂扬”的军队,在如东县掘东区委书记等一批共产党人的影响下,吴遐的思想开始慢慢发生着变化。吴遐母亲先后两次从上海来到根据地劝她回家,都被她坚定拒绝,决心留在根据地工作。“我坚信,只有共产党才能领导全国人民走向光明而正确的道路,只有共产党能让人民群众过上好日子”。1941年初,她主动向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由于工作出色、群众基础好,1942年2月经组织批准,她光荣的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入党28年,在十年动乱中,吴遐等一大批参加革命较早的干部受到不公正对待,被造反派批斗审查。1970年,她从江苏省计委办公室主任下放到淮阴地区清江市人民医院当了一名收发报员。“妈妈常常跟我们讲,进入党的门就是党的人,党要你干啥你就干啥,去不去是态度问题,干的好不好那是能力问题,能力不行可以学。”二女儿徐简文回忆道。吴老在医院工作期间,严格按照党的准则办事,尊重医院干部,从不摆架子,看到一个个受尽病痛折磨无力救治的老百姓,她通过私下关系先后帮助好多病患人员转院到省级医院救治,并为他们垫付交通和医疗费用。然而她对待子女却非常苛刻,即使大女儿和三女儿到内蒙古插队,她也没有托关系、打招呼、搞特殊化。

    俗话说,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做好一件事不难,难的是长期坚持初心。吴老一生都是这么说也是这么做的,工作41年,先后12次转岗,每个工作岗位,她都勤勤恳恳,一丝不苟,从不计高论低,不讲贪图享受、工作中再苦、再累也不提,至始至终坚守对党的誓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岗岗尽责、岗岗精彩。

    精忠报国,投身抗战,桃李芬芳誉满天下。

    “我是吴老师的学生!”这是我们采访过程中,许多老战士说的第一句话。从他们的言语中,能够感受到那种发自内心的骄傲和自豪。

    上海沦陷后,吴遐来到苏北参加革命,直到新中国成立之前,从事教育工作长达8年。为掩护自己身份,吴遐认一对中年夫妻为干爹干妈,在她的教育和引导下,家中的两个男孩,干弟弟蔡炜和干外甥徐邦汉也先后参加了革命。
根据地的生存和工作环境异常恶劣,穷凶极恶的日本鬼子不定期的对根据地实施扫荡,烧杀抢掠,吴遐所在的学校合合分分,校址几经转迁,昨天在学习的学生,明天就可能牺牲在了战场。

    “在当时自身难保的的环境下,吴老师对每个学生都非常关心,不仅是生活指导员,更是我们的启蒙老师,包括我在内的几个人的名字都是吴老师起的。”说话的是南京市中医院离休干部沈箴。沈箴,原名沈西妹,1926年出生,江苏启东人。谈起吴遐,90岁高龄的沈老似乎有说不完话。“吴老师给我起名叫沈箴,寓意审箴,她希望我能经常审视、反思自己,哪怕面临绝境,也不要放弃。”说到这里,沈老的眼眶湿润了起来。记得我14岁那年,父亲把母亲赶出了家门,也切断了我学习和生活费用,吴老师和裴定老师接济我渡过了一个艰难的寒假,最困难的时候吴老师甚至拿自己从上海带过来的毛衣换取的生活费去接济她的学生们。后来,我被父亲卖到隔壁县的农户家做童养媳,又是吴遐老师再次联系上了我,她每隔一段时间让干外甥徐邦汉传话给我,还私下接济我,为我黑暗的生活带来了一丝光明,“中国共产党的理想是解放全人类,建立新中国,我们每个人活着也要有理想、有信念,要实现自我解放”。在吴老师的启蒙下,我决心脱离旧社会的束缚,去寻求新的自由,至此我一路艰辛,直到找到新四军苏中公学继续接受党的教育。对吴老的深情回忆再次触动到老人的内心深处,情不自禁地流下了激动的泪水。

    那些年来,经她教授或帮助过的学生数量已无法考证,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已经为新中国成立和民族解放付出了鲜血和生命。解放后,她的学生们随部队分散到全国各地,不少学生为党和国家的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直到吴老去世前,仍有不少学生和吴老一直保持着密切联系。

    奉献爱心,资助圆梦,生动诠释无私大爱。

    吴遐不仅以对党的无限忠诚去兑现自己的诺言,还以默默无闻的奉献去播撒共产党员的无私大爱。“看到别人有难、受苦,我的心就十分难受,总想伸出手帮一把。”1990年,希望工程启动。吴遐从报纸上看到消息,坐不住了,立即拿出400元,委托社区转交给希望工程。1998年长江流域遭受洪灾,他看到人民群众家园被毁、流离失所,立即从家里找出比较新的衣物捐献出去,还捐出500元。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特大地震,86岁高龄的吴老守在电视机前看了一整夜救灾现场的实时报道。第二天一大早,她就拿出了1000元让女儿转交给社区。5月23日,她又来到单位亲手将1500元作为“特殊党费”交给了组织。

    2002年5月,扬子晚报报道了南通启东近海农村一对品学兼优的双胞胎兄弟,因家庭遭遇不幸,父亲在家务农,母亲常年生病,全家生活相当困难,双胞胎兄弟面临失学困境。吴老看了报道之后,当晚一夜都没睡好,觉得无论如何一定要帮助孩子们上好学。第二天,通过多方渠道联系上了两个孩子的母亲,并表示,今后双胞胎兄弟的所有学习费用和部分生活费用由她负责,若万一自己先走了,也要委托自己的女儿继续帮助孩子们完成学业。她把双胞胎兄弟当成了自己的亲孙子,定期写信鼓励他们努力学习。在吴老的鼓励下,双胞胎邱帅俊、邱帅杰不负厚望,于2002年完成了高中学业,哥哥考上了南京工业大学,弟弟也考上了镇江医学院,2006年顺利毕业,哥哥进入了世界500强企业,弟弟成为一名光荣的医务工作者。

    “吴奶奶给予我们的不仅是经济上的资助,更教会了我们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在告别仪式上,已成为孩子父亲的两兄弟含泪说到:“她的这种精神会影响我们的一生,我们会把这种精神传承下去。”

    在吴老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她的三女儿徐简青也资助了在南京铁道医学院就读的来自山西平遥的女学生马婵娟,直至到她硕士、博士毕业并结婚生子。

    心系医学,捐献遗体,终成一名无语良师。

    2017年3月28日上午,家属按照吴老生前遗愿,将其遗体捐献给南京医科大学。据了解,吴老是我省第一批红十字会捐献遗体志愿者“志友”。

    29日,吴老的大女儿吴简婴向我们展示了一张已经发黄的志愿书,这是1998年10月1日的吴老亲自签订的遗体捐赠协议。

    “为信守这一诺言,母亲始终如一,整整坚持近20年。”三女儿徐简青含泪讲述,1987年,她的父亲因为心脏病突发,离开人世,按照父亲和母亲生前的约定,父亲的骨灰洒入长江里。1997年是父亲去世十周年,母亲提出捐遗希望,她说既然年事已高,器官老化不便移植他用,那就捐献自己的遗体用于医学研究,这一想法遭到全家不理解。家人反对的理由是,“父亲过早的离开了我们,骨灰按照遗愿撒入了长江,如果母亲也捐献了遗体,那一家人连寄托哀思的地方也没了”。按照程序,捐献遗体既需本人自愿,也要子女同意,于是大家拖着不签名。

    1998年的一天,吴老亲自到南京市红十字会领取了《遗体捐献申请登记表》,亲笔填写好所有内容,复印后一个一个动员女儿们签名同意。

    小女儿徐简白回忆,母亲反复教育家人,“遗体捐献,就是以无用之躯,尽最后有用之力,让更多的生者找到希望,让更多的医学难题得到破解,让生命散发出人生最后一道光芒!”

    今年春节,吴老因脑溢血住院,昏迷近一个月,在意识清醒情况下,再次郑重其事地向女儿们重申心愿:捐献遗体,丧事从简,同时询问病床前的护工“今后有什么打算?我女儿有没有付清护理工资”,吴老临走前还在关心身边的人,说到这,护工小杜阿姨早已泣不成声。

    28日上午10时,家人在南京医科大学作遗体捐赠交接。至此,老人的诺言终于兑现。“从遗体捐赠协议来看,她是我们南京市第一批红十字会捐献遗体志愿者之友,二十年前就有这样的想法,我们系师生都非常佩服吴老的精神”,南京医科大学人体解剖学系主任丁炯说。告别现场,哀乐绵长,前来送别的亲友泣不成声,默默心念:吴老,一路走好!

    “生命正是因为只有一次而显得珍贵,而遗体捐献则战胜了这一短暂,使生命得以升华,获得永恒。人都会生老病死,与其一把火,不如将遗体捐给国家,让它在医学科研和教育上派用场来的更有价值,更有意义。”孙东平女士说道,“这是吴老常跟我提起的。2009年秋,吴遐老人的四个女儿去外地办事,三女儿徐简青专门委托我照看吴老,在她的耳濡目染下,我也被吴老朴实真诚所打动。2010年,我们姐妹4人也先后在南京医科大学签约成为了南京市捐遗志愿者。”说到这,孙东平女士难掩自豪之情。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特稿:永葆红色基因,传承“红色”家风
·下一篇:无
·特稿:永葆红色基因,传承“红色”家风
·特稿:南梁女子民兵连集训开始啦(组图)
·特稿:“八一征程寻访团”系列报道之十四:参观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等(组图)
·特稿:“八一征程寻访团”活动侧记之十三——南昌陆军学院(组图)
·特稿:华秀芹同志渡江战役战斗英雄勇往直前显神威,抗美援朝凯旋而归受嘉奖
·特稿:红色廉政文化教育(组图)
·特稿:“重走苏鲁交通线·体验少奇小长征”红色后代了却爷爷心愿——拜访农民石刻书法
·特稿:“重走苏鲁交通线·体验少奇小长征”鲍楼村抗战旧址暨刘少奇旧居修复开放(组图
·特稿:宜章红色旅游网开通揭牌仪式暨红色文化座谈会在宜章举行(组图)
·特稿:宜章红色旅游网开通揭牌仪式暨红色文化座谈会在宜章举行(组图)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红网”或“特稿”或带有中红网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红网所有,允许他人转载。但转载单位或个人应当在正确范围内使用,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红网”和作者,否则,中红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秦新、徐伟:一位95岁抗战女兵的平凡人生——追记江
特稿:一位95岁抗战女兵的平凡人生——追记江苏省发
彭天长:永葆红色基因,传承“红色”家风
特稿:永葆红色基因,传承“红色”家风
常斌强:南梁女子民兵连集训开始啦(组图)
特稿:南梁女子民兵连集训开始啦(组图)
吴安、陈龙狮:“八一征程寻访团”系列报道之十四:
特稿:“八一征程寻访团”系列报道之十四:参观南昌
吴安:“八一征程寻访团”活动侧记之十三——南昌陆
特稿:“八一征程寻访团”活动侧记之十三——南昌陆
特稿:2015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2016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图说谁参加了叶选宁的遗体告别(组图)
特稿:李讷携家人来毛主席纪念堂深情怀念毛主席(组图
特稿:粟裕大将夫人楚青遗体送别仪式在京举行(组图)
特稿:2015年12月26日,毛主席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怀念
特稿:张洁清同志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
特稿:首都各界数千人送别万里同志(组图)
特稿:张震将军送别会在京举行(组图)
特稿:四野后代庆祝抗战胜利七十周年暨纪念进军东北七
特稿:海棠依旧香如故,一代伟人周恩来——电视剧
特稿:走进长春空军航空大学——“啊,摇篮”团纪
特稿:红四方面军第四军子弟联谊会在海军四招举办
特稿:红色工程·感恩行动暨纪念朱德总司令诞辰13
特稿: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我的红军母亲蒲文
特稿:革命后代举行2016新春团拜会(组图)
特稿:纪念萧华同志诞辰100周年座谈会在北京人民大
特稿:纪念龙飞虎将军诞辰百周年座谈会召开(组图
特稿:纪念开国元勋高岗同志诞辰110周年座谈会在京
特稿:社会各界送别百岁老人汪东兴(组图)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意见反馈 | 版权声明
投稿QQ:402022481  463917348
投稿邮箱:js88@vip.sina.com
中红网—红色旅游网 版权所有
冀ICP备0500340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50
我要啦免费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