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秦岭以南,巴山以北的陕西省紫阳县,山清水秀,气候宜人。全县35万人口,总面积2204平方公里,辖21个乡镇。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被农业部授予“中国十大名茶叶示范基地”。紫阳县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富,是全国唯一用道教仙贤命名的县,中国道教南派禅宗创始人张伯端,法号紫阳真人,他在辟谷修行悟道创作中国著名“悟真篇”。当地老百姓为了纪念紫阳真人,取名紫阳。寓意紫气东来,阳光普照。
紫阳县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徐向前元帅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红四方面军,在川陕革命根据地建立了苏维埃红色革命政权,当地群众踊跃参加红军,为革命胜利做出了贡献。紫阳县芭蕉口是中共安康地委机关所在地,“刘伯承元帅陕南紫阳遇虎历险记”和“徐向前元帅陕南紫阳遇难历险记”至今在民间广为流传。
红色之旅情系丝茶之路,公元前138年,汉武帝派杰出的中国外交家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从中国大西北的甘肃省,新疆通往巴基斯坦、阿富汗、伊朗直到古代罗马的道路,中国的丝绸,茶叶,纸张,陶瓷,竹器,金器,银器,漆器等等大量物资运输到伊朗和地中海诸国,再转运到欧州。
紫阳茶作为中国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文化载体,走出穷乡僻壤,开拓了更广泛的市场。如今,紫阳县革命老区经济建设日新月异,利用红色旅游资源和丰富的富硒资源,打造全域旅游新思路,积极开展旅游扶贫,带动更多的老区群众脱贫致富。
过去的紫阳自然条件差,没有公路,铁路,仅仅凭借唯一黄金水道运输紫阳茶,对外开辟中国古老丝茶之路。据《安康汉江航运史》记载;紫阳港开阜于明代,有舟辑之利,当然有利地开拓。开通紫阳茶对外销售市场,唯一交通工具就是汉江船运,其次是中国最原始的骆驼马帮运输,更为艰苦的依靠人力肩挑背扛的背老二,开辟中国举世闻名的,古老的茶马古道,丝绸之路经济带。
紫阳县自然优势是茶叶,紫阳因茶而驰名,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人文和民俗民风。“齐焙白毫先入贡,香风留入野人家”,这是《紫阳县志.文艺志》记载,“自昔关南春独早,清明已煮紫阳茶”这是清,嘉庆年间安康知府,叶世卓的咏茶诗,已成为紫阳县茶乡代言词。陕西籍著名作家贾平凹先生对紫阳茶情有独钟:无忧何必去饮酒,清静常品紫阳茶。
1990年7月3日,在中国营养学专家,中国食品工业协会顾问,著名营养学家于若木同志(陈云的夫人)的积极倡导下,中国科协与陕西省安康地区行暑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了紫阳县富硒茶评议会,习仲勋同志受邀出席,并题词“健康佳品,驰誉神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