链接三:舒勇:魏楚予,撑起一段历史
毛泽东是一位伟人,是一代领袖,这早已是中国人的常识。围绕毛泽东的艺术作品也多如牛毛。但是表现毛泽东形象的过去只有两种,一种是美化,一种便是妖魔化。却没有一种客观评价毛泽东的艺术作品。比如,与新中国一同成长的艺术家,他们眼里的毛泽东,完全就是一尊神,于是在他们画笔下的毛泽东也大都是大步向前,无畏无惧,气势磅礴的舞台剧式形象。
而出生于50年代初到60年代的初的艺术家,他们没有经历过新中国从无到有的艰辛,对毛泽东前半生的艰苦奋斗没有切身的体验,反而却在他们懵懂之年历经文化大革命的政治动乱,而这一切的根源被他们归罪于毛泽东。于是在改革开放,言论逐渐自由的今天,他们,开始对毛泽东批判,对自己当年所处的那个时代进行批判,或者借助丑化了的毛泽东形象对当下社会进行批判。
对于出生于70年代以后的艺术家,在他们晓事之前,文化大革命已经结束,毛泽东也已经过世。他们既没有战争的记忆,也没有动乱的记忆,所知晓的一切也不过是从父辈那里聆听而来。对于他们来说,毛泽东和他的时代不过是个“故事”。所以,在这些艺术家眼里,毛泽东已经失去了政治和领袖色彩,更多的是一个时代符号。而这个时代符号被他们当作了今天的时尚道具和生财工具。
因此,在我看来,以毛泽东为描绘、塑造对象的艺术,经历了从极端的吹捧再到极端批判以及到现在的娱乐化、时尚化,却没有还原一个客观的毛泽东,没有对毛泽东精神给与真实的诠释。这是一段缺失的历史。而近3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文化逐渐融入世界文化的主流,使中国的艺术家能够以历史学者的平视角度,审视一切历史人物,包括毛泽东。
当魏楚予先生以《求索》为代表的毛泽东系列油画作品呈现在我眼前时,这段缺失了的历史逐渐显现。在《求索》的画面中,毛泽东半躺的坐在一张堆满书籍的简朴的床上,在台灯下读书。这个看似平常的画面,却打破了所有描画毛泽东的艺术作品的极端性和娱乐性,凸显了毛泽东的历史性。
在魏楚予创作《求索》之前,所有塑造毛泽东的造型艺术作品中,罕有表现毛泽东日常化的一面,不是“君临天下”般的美化,便是“头生双角”的妖魔化,偏离了历史真实的轨迹。《求索》的出现,不仅展现了一个真实的毛泽东,也让两端被过度放大的历史回归本原。
魏楚予创作《求索》油画的初衷,就是要以与独立历史学者的态度、忠实记录这一重要时期毛泽东鲜为人知的人格状态,从构思这些作品到完成,魏楚予一共用了7年的时间。他是中国唯一一个进入毛泽东菊香书屋创作的艺术家,他为了完成这件作品,遍访了所有毛泽东身边的人,从警卫到炊事员,从女儿到儿媳妇,每个人都给他提供了毛泽东最详实的生活和工作细节。进行了最彻底的视觉调查,正如美国当代艺术家安迪•沃霍尔所说的“通过最私密和最细节的部分,可以充分了解一个人.......远胜过读这个人所写的书”。魏楚予充分实践了这个原则。
魏楚予耗费了7年时间来研究毛泽东的生活,毛泽东的工作,最终他的成果凝结在了一张油画《求索》中。在《求索》中的每一个物件都是有据可查,例如摆在画面右侧的一本黑色封皮的小册子,那是《圣经》,是的,一个无神论者也看《圣经》。而这些都是根据毛泽东身边的工作人员的回忆一一还原的,甚至连摆放的位置都与当年的一模一样,毛泽东的神情也不再是那么戏剧化,取而代之的是自然、常态,整个画面平凡而让人感动。毛泽东身边的工作人员说:“看到《求索》一画就好像当年我们深夜推门给毛主席送水看到的场景一模一样”(毛泽东的卫士语),有人称《求索》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毛泽东历史文献作品”,因其全部内容来自直接与毛泽东接触过的人的亲自描述,;因其画面展现的是毛泽东的极端私密的个人生活工作空间,而毛泽东又不允许任何人,任何人也不敢留下任何图像资料,是一段前无古人的空白;因其与毛泽东直接接触过的工作人员亲人正在或即将离去。与毛泽东本人有特殊的直接个人渊源关系的画家魏楚予也会离去。后人无法进行类似的创作,后无来者。但他们用心血凝成的这一段真实毛泽东图像文献,将在后人心目中永存。
也许有人会说,魏楚予只不过是还原了毛主席的日常状况而已,并没有多少艺术上的突破。但是,在艺术家都忙于用极端的艺术化手法来加工毛泽东的时候,尊重客观历史的还原,就是一种突破和进步;当未来的人们认为,毛泽东就应该是一个高高在上神一般的人,或者妖魔鬼怪般的人时,还原,就是是对历史的负责。当千千万万人面对一幅画作,被全身心感动,完全忘记了技巧,这就是一切优秀的艺作品的共同特质。
艺术家就应该如此。而纵观中国,秉此精神研究毛泽东,创作毛泽东形象之人,也唯有魏楚予先生一人而已。除了求索,魏楚予先生画的毛泽东,均是建立在细致研究,尊重历史的基础上,不表扬也不批判,以客观的态度来面对毛泽东艺术作品的创作。如《井冈丛林》、《赤子》,都是根据原始照片用油画形式表现出来的,画面中的每一个人都是真实自然的,没有任何拘泥做作的痕迹,当时共产党人真正平等奋斗的精神展露无余。又如《在陕北老乡家吃饭》、《毛泽东与末代皇帝溥仪》、《家乡菜——毛泽东与齐白石》、《和老师走在儿时上学的乡间小路上》、《巨星永诀》等作品从各个角度将真实的毛泽东展现出来。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特别顾问、教授米尔顿.科特勒说:"所有研究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的人,都应该看一看魏楚予画的<<求索>>,它展示了毛泽东学者的一面。”
魏楚予先生在众多研究毛泽东的艺术家中,可谓是走得最远最深的一位。同时他通过对毛泽东系统的描绘,不仅让一段缺失的历史重新浮现,也开创了新的研究毛泽东的艺术途径。
(作者舒勇,国际著名当代艺术家 意大利佛罗伦萨终身艺术成就奖亚洲唯一获奖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