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读书报》2017年征订正在进行,恭请读者朋友到当地邮局订阅。邮发代号1-201
中共红军长征史册,永远镌刻着一群女红军战士的名字。其中四川籍女红军人数众多,贡献巨大,尤具特殊魅力,壮美非凡。
《长征中的川籍女红军》一书指出,雄踞川陕苏区的红四方面军中女红军最多。据统计,1935年春,随红四方面军西渡嘉陵江参加长征的女红军约有8000人。其中,妇女独立师有2000多人,总医院及个军医院女医护人员1000多人,总政剧团及三个分团加上各军宣传队的女战士将近1000人,其余为机关女干部与随军家属,约占八千人的一半。
《长征中的川籍女红军》,王友平主编,四川辞书出版社2016年12月第一版,58.00元
其他主力红军中参加长征的女战士共约70人,即红一方面军32人,红二方面军31人,红二十五军7人。在所有长征女战士中,百分之90以上集中于红四方面军,绝大多数是四川籍女战士。巴蜀女兵,大多出身贫苦,以童养媳、乞讨儿、丫环居多。年龄最小者八九岁,多数十六七岁。有的则父子、母女甚至举家投奔红军。他们尝尽人间苦难,极易接受“为天下穷人得到公平、过上幸福生活而战”(老红军女战士王定国语)的理想信念教育,从而能够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包括女性自身的特殊困难,舍身赴死,用生命与献血谱写了红军长征史上的壮丽篇章。
1936年,三大主力红军在甘肃会宁会师时,红军女战士仅存2000多人;经过西路军河西作战,到达延安的女战士仅余700多人;新中国建立后,在各种工作岗位上的女红军有400多人。今天,8000多人的长征女红军,留下姓名者只有1051人。
女红军在延安的合影
参加红四方面军长征的女战士具有单独的军事建制。早在1933年3月,中共川陕省委和红四方面军总部即决定组建一支正规女兵部队:妇女独立营,营长陶万荣、政委曾广澜,以秦基伟为军事教官,全营400余人,下辖三个连,直属方面军总部。这是红军中唯一一支具有独立建制的女兵部队。同年秋,红四方面军供给部以工厂女工为基础,组建妇女工兵营,营长林月琴、政委王泽男、副营长刘百兴,共200余人。1934年3月,妇女独立营扩编为妇女独立团,辖三个营。团长曾广澜、政委张琴秋。妇女独立团肩负战勤任务,负责宣传、警卫、运输、护理及转运伤员,不时配合主力部队作战。1935年2月,红四方面军长征前夕,在妇女独立团的基础上,组建妇女独立师,师长张琴秋,下辖二团,共2000多人,随即踏上万里征途。这支女兵部队训练有素,英勇顽强,先后参加攻打剑门关、伏泉山、千佛山,攻占天堑腊子口等战斗。傅钟上将说:“红四方面军的女兵队伍,是古今中外人数最多、建制最齐、信仰最坚、理想最大、能征善战、功勋卓著,命运最为凄凉的、最富有献身精神的、唯一的一支英雄的女兵队伍。”(见本书003-004页)
妇女独立营成立旧址
由于受到张国焘南下另立中央错误的影响,红四方面军(含红一方面军的五、九军团),返回四川后再次北上,三过草地,并连续作战,部队减员甚多。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后,红四方面军一部21800人,奉中央命令西渡黄河,组成西路军,执行“打通远方”的任务。妇女独立团整编后,直属西路军总部领导。团长王泉媛、政委吴富莲、参谋长彭玉茹、政治处主任华全双,全团官兵1300多人。她们血战河西走廊长达5个多月,同凶残的马家军进行殊死搏斗。最后,西路军全军覆没,妇女独立团最终喋血祁连山,许多人壮烈牺牲。徐向前元帅高度赞誉:“她们临危不惧,血战到底,表现了中国妇女的巾帼英雄气概。”(见本书00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