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曾与国民党进行过两次诗词较量,具有浓浓的政治色彩,也很有意思。一次是在抗战前夕,一次是在重庆谈判时。
黄陵县有一座黄帝陵,传为轩辕黄帝陵寝,被誉万“天下第一陵”。位于陕西省黄陵县桥山。桥山气势雄伟,山下沮水环绕,八万多棵千年古柏,郁郁葱葱,紫气辉映。唐大历五年以后, 桥山祭祀黄帝被列为国家祀典。历代黄帝陵的祭祀活动从未中断。其意义在于昭示皇权正统、天命所归,藉以证明统治的合法性。清世祖自沈阳迁都北京后,于顺治八年(1651)特遣使赴黄帝陵祭祀。此后,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等皇帝先后派员赴桥山黄帝陵,进行了三十多次祭祀活动,就明一代,共存留御制祝文碑21通。
中华民国成立后,1912年3月,孙中山先生委派要员专程祭祀黄帝陵,颂扬“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世界文明,唯有我先”,体现出强烈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1937年的清明节,对位于陕西省黄陵县桥山的黄帝陵来说,是一个很特殊的日子。经历十年内战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同时派代表共同来这里祭奠中华人文始祖----黄帝。中国共产党方面以中华苏维埃政府主席毛泽东、人民抗日红军总司令朱德名义致祭,祭文是毛泽东撰写的:
“赫赫始祖,吾华肇造,胄衍祀绵,岳峨河浩。聪明睿知,光被遐荒,建此伟业,雄立东方。世变沧桑,中更蹉跌,越数千年,强邻蔑德。琉台不守,三韩为墟,辽海燕冀,汉奸何多!以地事敌,敌欲岂足,人执笞绳,我为奴辱。懿维我祖,命世之英,涿鹿奋战,区宇以宁。岂其苗裔,不武如斯,泱泱大国,让其沦胥。东等不才,剑屦俱奋,万里崎岖,为国效命。频年苦斗,备历险夷,匈奴未灭,何以家为。各党各界,团结坚固,不论军民,不分贫富。民族阵线,救国良方,四万万众,坚决抵抗。民主共和,改革内政,亿兆一心,战则必胜。还我河山,卫我国权,此物此志,永矢勿谖。经武整军,昭告列祖,实鉴临之,皇天后土。尚飨。”
1937年4月5日,也就是清明节这一天,林伯渠受毛泽东、朱德委派,代表中华苏维埃全体人民在陕西省黄陵县黄帝陵祭陵仪式上宣读此祭文。诗句气势磅礴,不同凡响。成为昭告列祖列宗、团结抵御外侮、建立全国抗日统一战线的铮铮誓约。祭文立誓明志的主旨,昭告列祖列先,全国人民整顿军备,收复失地,保卫主权,皇天浩荡,以此为鉴。整篇祭文的层次结构极为分明,读来令人肃穆奋然。如今,孙中山和毛泽东对黄帝陵的祭文被后人编入乐舞中,在公祭现场颂唱海峡两岸共有的感怀和祈盼。
中国国民党方面则以其中央执行委员会名义致祭,代表是张继、顾祝同,致祭那天,顾祝同去了茂陵,未曾到场。祭文自然由国民党的顶级御用文人所写。 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的祭文全文为:“维中华民国二十六年民族扫墓之期,追怀先民功烈,欲使来者知所绍述,以焕发我民族之精神,驰抵陵寝,代表致祭于我开国始祖轩辕黄帝之陵前曰:粤稽遐古,世属洪荒;天造草昧,民乏典章。维我黄帝,受命于天:开国建极,临治黎元。始作制度,规距百工,诸侯仰化,咸与宾从。置历纪时,造字纪事;宫室衣裳,文物大备。丑虏蚩尤,梗化作乱;爱诛不庭,华夷永判。 仰维功业,广庇万方;佑启后昆,恢廓发扬。追承绩猷,群情罔懈;保我族类,先灵攸赖。 怀思春露,祀典告成;陈斯俎豆,来格来歆!”
国民党的祭文32句,除祭文小序“焕发我民族之精神”一语尚有些现实感外,其他都显得枯燥无味,用词生僻且言之无物。通篇限于追述黄帝功业,一句未提团结抗日之事。毛泽东写的祭文56句,用8句概括黄帝的伟业,其余均写中华民族的现实遭遇和中国共产党对时局的看法。全篇昭告明志,一切以国家和民族的命运为念,“万里崎岖,为国效命”的情怀溢于言表。同时,呼吁各党各界,求同存异,同仇敌忾,共御外侮,使赫赫始祖之伟业,如凤凰之再生。
毛泽东的这篇祭文,堪称是民族危亡时刻炎黄子孙抗击外侮的《出师表》!刘继兴认为,其不但在思想性与艺术性方面均远超国民党的祭文,与历代祭文相比亦属上乘佳作。毛泽东在3月29日把这篇祭文寄给曾以《大公报》记者身份到过延安采访的范长江,希望他“可能时祈为发布”。但由于当时的政治原因,这篇祭文终未能在国统区的报刊上发表出来。难怪任弼时认真品味领会祭文的深刻思想后,言简意赅地指出:“这是我们共产党人奔赴前线誓死抗日的‘出师表’。”如今毛泽东撰写的《祭黄帝陵文》已刻写成碑文,耸立在黄帝陵所在的轩辕庙内西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