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6月顾铠在圆明园参加北京市文物局举办的“中国文化遗产日活动”受奖
北京日报登载2015年“北京社会好人榜”上榜人事迹顾铠榜上有名
北京唯一入选十佳的顾铠于2016年6月12日受国家文物局邀请在承德召开的“中国文化遗产日”活动接受表彰
2016年6月12日国家文物局在承德召开的“中国文化遗产日”活动中为来自全国的十佳授奖
顾铠(右3)在今年1月8日参加北京市慈善义工联合会颁发“北京好人”证书仪式上
顾铠(右4)在今年1月8日参加北京市慈善义工联合会颁发“北京好人”证书仪式上
顾铠荣获《北京社会好人》证书
北京社会好人谱
《北京社会好人谱》介绍顾铠的章节1
《北京社会好人谱》介绍顾铠的章节
顾铠赠送母校的文物保护书籍
书中有关顾铠的章节
书中有关顾铠的章节
八中同学会的部分志愿者。左起:高三2班潘临昌、初一2班顾铠、初一4班康玲、初三6班汪庆福同学合影
顾铠与张弘(左一)和康玲同学在装车
老当益壮
陈可同学(北京市慈善义工联合会副会长)向顾铠介绍文物保护志愿者工作的意义
中红网北京2017年1月12日电(黄坚、北京西城文明网)
黄坚按语:顾铠是北京八中1968届校友。2014年5月,在一次八中老三届同学会组织的公益慈善活动中,高三6班的陈可同学(现为北京市慈善义工联合会副会长、西城分会会长)向顾铠介绍了文物保护志愿者工作的意义,从此他就加入到了慈善义工保护文物的队伍中。顾铠从小生长在北京,对北京的古建筑充满感情,他利用业余时间骑行千余公里,走遍了城区大部分文物点,拍摄文物500余处,按照北京市三普文物名录寻找对应的建筑遗存,将文物点被破坏的情况记录下来,及时上报文物部门。顾铠以实际行动去影响更多的人了解并爱护自己身边的文物,他被国家和北京市的有关部门、机构授予了荣誉:2015年顾铠成为北京文物局表彰的唯一社会人士;2016年6月12日顾铠受国家文物局邀请在承德召开的“中国文化遗产日”活动中被授予奖旗,在被表彰的人士中他是唯一的北京入选者;2017年1月8日顾铠又参加了北京市慈善义工联合会的“北京好人”证书颁发仪式。他愿意继续寻访北京市的文物点,将余热奉献给那些承载千年古都记忆的历史遗存。“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让我们向顾铠同学致敬!学习!看齐!
近日,德胜街道接到一位文物保护志愿者的电话,他叫顾铠,半年来他独自骑自行车,几乎访遍了西城区所有的文物古迹。顾铠写下自己德胜访古的内容和体会,希望更多人能够了解并爱护自己身边的文物。
探寻六百年箭楼历史
虽然在德胜,北京文物局公布认定的文物仅德胜门箭楼、法源清真寺、清端顺长公主墓碑3处,但它们却因其历史悠久和保存完好令顾铠惊艳。
2014年8月的一天,顾铠骑着自行车独自前往德胜。还未进入德胜地域范围,他远远地就看见了高高耸立着的德胜门箭楼。“它就是一个地标,指引我来德胜。”他说。
顾铠介绍,德胜门箭楼是北京内城九座城门之一,始建于1437年。近600年后的今天,内九城除了前门的一对城楼和箭楼外,只剩下德胜门的箭楼了。“真可以说是硕果仅存啊。”顾铠感慨道。
之后,顾铠又来到位于箭楼东北侧的法源清真寺。他说,现在呈现在居民面前的已是2003年全面修缮后的样貌了,至于寺庙的始建年代目前尚无考证,但有史记载的重建时间是在康熙初年,民国时期又延西扩建。
除了上述两处声名显赫的建筑外,最吸引顾铠的却是深藏在冰窖口胡同75号院内的清端顺长公主墓碑,也就是居民口中的“皇姑坟”。
从75号院3号楼的大门进入院内,顾铠走到紧里边的楼前往西看去,见一清白石质的通驮龙碑,趺座螭首,一面刻着“端顺长公主”满文及汉文字样,另一面无字,但有许多泥土。顾铠介绍,墓碑是2004年10月出土的,2005年被立在了原享殿旧址的西南侧。至于固伦端顺长公主,她是清太宗皇太极的十一女,顺治七年去世,时年15岁。立于碑前,顾铠感到震撼,200多年前的墓碑雄伟高大,字迹清晰,基本保持原貌,他认为实属不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