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父亲钟炳昌1932年在于都参加中国工农红一方面军,次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参加了中央苏区第四次,第五次反围剿,1935年10月红一方面军和陕北红军在吴起镇会师。在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中,经历了湘江战役,四渡赤水战役,飞夺泸定桥,腊子口等重大战役。抗日战争时期,参加了平型关,百团大战等战役,解放战争时期参加了石家庄,太原,平津等战役。建国后参加了抗美援朝。是我军优秀指挥员,百战将星。开国将军,1955年授予少将军衔。
1965年,为了响应毛主席党中央号召,要从军队抽调一批军以上的优秀指挥官支援地方建设,原济南军区司令员杨得志找每一位军以上干部谈话,当跟我父亲谈话时,父亲含着眼泪说:“说句心里话,戎马生涯四十年,我舍不得脱掉这身军装,但是我听党的召唤,一切命令听指挥。”父亲就是这样依依不舍地离开了军队,在当时情况下,只是征求每个人的意见,不来地方也可以。但是父亲以无私奉献的精神,从不计较个人得失,淡泊名利,杨得志司令员为我父亲这一举动而感叹,部队上上下下父亲的老战友都感到惋惜。直到晚年,父亲老战友提起这件事时,父亲总是笑着说:“既然已决定的事情,我从不后悔。”父亲坦荡的胸怀,豁达的心态,一直感染着我们全家人。从部队刚来到地方,文化大革命开始了,父亲受到迫害与排挤,来到四川支援“三线”建设。艰苦的生活,一干就是7年,这7年是不平常的7年,苍苍岁月记载了父亲的功绩。1979年,有一批从部队到地方的老同志,又回到部队,杨得志司令员跟父亲说:“可以回部队。”但父亲说:“我既然来到地方,就不回部队了。”父亲宁肯放弃部队的优厚待遇,依然选择留在地方工作。
1965年来到北京至今,52年从未搬过家,也从未换过房子,单位几次要给父亲调换好一点的房子,都被父亲婉言谢绝,父亲就是这样一生不贪图名利,不贪图享受,简简单单,平平常常过日子。
在福利待遇上,父亲37年未涨过工资,他把福利都让给别人,家里子女多,生活也很困难,但从不向组织提出任何要求,严于律己。70年代中午吃大油炒慢头丁,全家人都很高兴。要求子女勤俭节约,还把出国考察的机会都让给别人。为了给自己秘书提供进修学习的机会,父亲自己拟写公文,批改文件,这种舍己为人的精神,多么值得敬佩的呀。父亲和蔼可亲,平易近人。在机关工作时,父亲不管遇见谁,都打招呼,大家都对父亲非常敬重。大院里的电梯工小吴,家住中关村,来回路上近2个多小时。有一次父亲坐电梯,小吴跟父亲说到此事,没过多久父亲就把小吴调到中关村他所从事的工作。至今小吴每年春节都要到家里看望父亲及母亲。
父亲一生非常简朴,家具仍然保留着50-60年代的风格,父亲70年代还穿草鞋散步,穿的内衣破了,母亲缝缝补补又一年,中山装还是咔叽布的旧款式,洗得露出白边还穿在身上几十年如一日。
父亲一生艰苦朴素的光荣传统一直传承到子女及下一代,60年代我们兄弟姐妹穿的衣服,都是由大到小轮流穿,我最小总是捡姐姐的衣服穿,记得上小学时,穿的裤子还是打补丁的。我的双胞胎儿子从小跟我父亲生活在一起,父亲的一言一行,深深倾注在他俩心灵里,儿子经常对我说:“姥爷是我最爱的人,姥爷对我最好,我长大一定报答姥爷。”他俩今年高考,都考上北京重点大学。儿子对我说:“妈妈,我没有辜负姥爷的期望,姥爷的红军精神永远激励着我俩,我们一定要努力学习。
父亲生前对子女非常严格,要求我们不浪费“一粒米,一度电,一滴水”。我们遵照父亲的教诲,也是这样做的。父亲经常跟我讲爬雪山,过草地的故事,父亲爬雪山时只穿了三件单衣,寒风凛冽,越往上爬,呼吸越困难,父亲凭着坚强的革命意志,爬过五座雪山,过草地,在长满水草的沼泽地里,在没有干粮,吃野菜,吃树皮,挖草根,随时都有掉到泥浆的危险,许多红军战士就是这样牺牲的,每次讲到这里,父亲眼眶湿润了,心里很难过,父亲怀念当年战友,尤其是怀念一起参加红军兴国老乡,当时过草地老乡拉肚子,身体很虚弱,父亲抢过他的背包,父亲在前面走,只听一声喊叫,老乡身体已经被泥浆埋没。父亲说:“你们要永远铭记为新中国诞生而壮烈捐躯的英烈。”每年八一建军节,父亲把我们叫到跟前,语重心长地说:“解放石家庄,太原战役夺之不易。尤其是解放太原。”父亲当时任197师政委,为了攻下太原城,英勇顽强战士们不怕牺牲,用生命和鲜血谱写了可歌可泣的篇章。197师战士们第一个登上太原城楼。父亲深情地对我们说:“你们一定要继承先烈的遗志,努力学习,努力工作,为祖国建设作出贡献。”每当回忆父亲生前嘱托的话语,时刻萦怀在我的耳边,使我心潮澎湃,心里久久不能平静。
晚年,父亲两次成功抗击癌症,用他的顽强意志谱写了生命奇迹。1988年,父亲开始尿血,诊断为前列腺癌,母亲当时很着急,医生让立即住院手术,父亲知道结果后,表情很淡定,手术很成功,但病理切片报告有癌细胞,医生又给父亲做了第二次手术,我日夜守候父亲身边,父亲在医生精心治疗和家里悉心照料下,战胜病魔挺过这一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