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以来到世界局部战争:女战地记者成为军中马前卒、战火硝烟中盛开的和平玫瑰花
20世纪30年代初,国民党为加强其统治地位,对坚持正义的新闻工作者任意加以迫害、逮捕乃至杀戮。1933年1月,江苏镇江的《江声日报》主笔刘煜生,被江苏省民政厅长赵启以“宣传共产”之罪名,下令杀害。上海《申报》登载了这条消息,舆论哗然,新闻界提出“开放言路、保障人权”的强烈要求。为了缓和舆论指责,南京国民政府在1933年9月1日被迫发出《切实保护新闻从业人员》的通令。1934年8月,杭州记者公会向全国新闻界发出通电,倡议定9月1日为记者节,得到不少地区的响应和认同,1934年9月1日,杭州、北平、南京、太原、厦门、青岛等地的新闻界,都举行了纪念庆祝活动,1935年,“9.1”记者节得到了全国的认同,天津《大公报》并为此发表了《记者节》的短评,要求政府积极地解放言论。1938年,中国青年新闻记者学会在汉口成立,同年9月1日,在汉口普海春大酒家举行盛大的记者节活动,向来华采访的各国新闻界,向在汉口当时出版的各种报纸,向出入于枪林弹雨中的战地记者,向从南洋等地归来的新闻同业表示感谢和敬意,并且号召全国新闻工作者,团结在抗战建国的旗帜下,奋勇前进。当时,范长江同志讲了话,塔斯社的罗果夫,法国《人道报》的黎蒙都讲了话,在中国新闻史上,这是一次最盛大的最庄严的记者节。此后,在有中国青年新闻记者学会分会的各地,如湖南、广西、延安及各抗日根据地、香港的新闻同业,都在9.1记者节这一天举行庆祝活动,号召加强团结,加强学习,贯彻“青记”一贯提出的主张。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中华儿女迅猛觉醒。“8.13”以后,上海许多年轻的新闻工作者,以笔作武器,毅然投身于抗日斗争的烽火中,为民族解放而战。当时周恩来同志在上海代表党中央领导南方党的工作。他十分重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新闻宣传工作。他向在上海负责党的文化和宣传工作的胡愈之、夏衍等同志传达了党中央的指示:广泛团结爱国新闻工作者,组织统一战线,为民族解放贡献更大的力量。在周恩来同志的倡导和支持下,经胡愈之、夏衍、羊枣等同志的酝酿,确定在新闻工作者比较集中的上海,成立新闻工作者统一战线组织,并推举优秀新闻工作者范长江、羊枣、恽逸群等同志负责这一组织的筹备工作。1937年11月4日,范长江、羊枣、恽逸群、袁殊、邵宗汉、朱明等考虑到当时的国内形势,把即将成立的组织定名为“中国青年新闻记者学会”。1937年11月8日,中国青年新闻记者学会(中国记协的前身)在上海宣告成立。1949年,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筹备委员会同全国总工会、全国妇联、共青团中央等15个全国性人民团体及民主党派一起发起了全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凭这一点就足以表明,中国记协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全国新闻工作者的唯一有代表性的人民团体。几十年来,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它积极开展了大量的工作和活动,为团结我国广大新闻工作者,推动我国新闻事业的发展,以及在开展国际新闻界友好往来等方面做出了显著成绩,在国内外都有较大的影响。
20世纪80年以来,世界冲突和局部战争接连不断,中国战地记者主要经历柬埔寨战争和中越边境反击战的洗礼。中越反击战中首都女记协曾组织记者团到老山前线采访,显示出女性对战地采访的自强自信精神。柬埔寨战争中,女记者蔡锡梅曾两次参加新华社记者组奔赴前线。中越边境反击战,唯一代表《光明日报》的女记者吴力田拍摄不少颇有影响力的照片。20世纪90年代,北约轰炸南联盟,中央国际广播电台的王智敏赢得了“身穿‘CRI’服装的战地之花”的评价。这个称呼赢得女性战地记者的一席之地。1999年北约空袭南联盟,新华社女记者黄文是中国第一位前往国际战场的摄影记者。香港第一位战地女记者张翠容,历经15年,跑遍世界局部冲突地区,于2001年出版记录她战地采访心路历程的《行过烽火大地》。
随着战争向信息化方向发展,战场环境更加复杂多变、作战节奏越来越快、武器打击范围增大,战场已经没有前后方之分。但无数事实证明,女记者正越来越多地在战争中成为暴力袭击的目标,她们在战地进行战争报道时遇到的危险越来越大。而在历史上,已有众多战地女记者死于对战争进行报道的现场、为维护世界和平付出牺牲。新华社女记者邵云环,1990年到1993年首赴贝尔格莱德,1999年主动请缨再赴南斯拉夫,为世人报道北约空袭南斯拉夫的事实真相。同年5月7日在北约空袭中国驻南大使馆事件中以身殉职。伊拉克战争中,闾丘、露薇等5位女记者成为凤凰卫视战地报道的主力军,她们报道技术水平、能力素质比起男记者丝毫都不逊色。特别是闾丘,被人称为战地玫瑰。2001年她三次入阿富汗、伊拉克,成为中国战地记者第一人。2003年3月7日,《国际先驱导报》大篇幅报道《谁说战争让女人走开》一文,刊发3篇新华社战地女记者洪漫、周轶君、张兰华分别从科威特、加沙、巴格达发回的战地报道。同样表现出色的还有中央电视台的梁玉珍、上个世纪就以战地报道著称的张翠容等。
近年来,在这个曾经属于男性报道的境地,世界战地女记者呈现出以下发展趋势:参与次数不断增多、人数规模逐渐壮大、社会影响力越来越突出。外国战地女记者们经常奔赴烽火弥漫的战场,特别是在阿富汗、科索沃和伊拉克、叙利亚,她们临危不惧,舍生忘死,将第一手的战地报道公诸于众,让世人了解战争的残酷惨烈和生命脆弱。2009年1月7日,几名女摄影记者出现在加沙地带北部的炮火隆隆的战场上。据1995年《参考消息》报道:从波黑战场回来的女记者们应邀出席一个研讨会,讲述各自经历。听众恍然大悟地发现,女记者并没有因性别歧视而影响战地报道,有时还是战地报道的军中马前卒。
魏岳江:驻京某部数字新闻高级编辑(主编) 展婷婷 李春华: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共党史在读研究生(实习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