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袁永涛,男,汉族,生于1963年6月,1984年7月毕业于“西安外国语学院”英国文学系专业,先后在永昌一中、永昌三中从事高中英语教学20多年。后从事《永昌县志》编撰工作,后调入永昌县委宣传部从事红西路军史料整理研究工作,再调入永昌县旅游局和金昌市委文明办,红西路军永昌战役纪念馆成立后,被组织部门调入红西路军永昌战役纪念馆专职从事红西路军史研究工作。目前是省委命名的红西路军史研究员。甘肃省作家协会会员。2012年出版长篇小说《天下骊靬》,在港台澳地区引起轰动。2014年由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西路军鏖战永昌》专著。先后下“中国共产党历史网”、“甘肃省委党史网”、“中国红色旅游网”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2015年被永昌县委县政府授予“永昌县首批届拔尖人才”。
王开德参加红军和为红军赶制毡鞋的经历(二十六)
红军刚到南泉田家庄驻守,是XX九团的一个姓朱的团长,把我找去要为红军做毡鞋。在这时,只有我们兄弟三个匠人(王开仁、王开贵、王开德),在田家庄做了几天,这个团长要到县城,我们也随部队到县城,住在仲家大院。这个团的活干完后,团长把我们移交给了红军总供给部继续干活。这时供给部的部分人员要出城,我们又出了城,住在西十里铺的谢家西庄,这时又增加了张朝山、杨二毡匠和一个姓冉的天水匠人,我们习惯称他冉秦州。我们在谢家西庄又支起摊子继续干。我们这帮匠人不仅赶制毡鞋,还养护在东十里铺战斗中负伤的一名红军排长。他是被抬到县城的,我用一块帐篷布给他盖,结果被遗留到我们那里,没有被抬走。当我们出城时,把他抬到城外,继续养护。在谢家西庄干了几天,部队转移到水磨关,我们继续跟上转移。我们把摊子铺在水磨关的王家新庄内铺院,这时我哥王开仁、弟弟王开贵因家中有事走了,只剩下杨二、张朝山、冉秦州和我四个人继续干。红军经常行军,毡鞋用量大,因此,我们的任务也越来越重,我们只是没日没夜地干。初期每天可做二十双至二十三双左右,到后期,为了减少双脚冻伤,黄部长鼓励我们再加把劲儿,我们每天可达到三十双左右。自十月初至十一月中旬,我们为红军赶制的毡鞋至少达千余双。为支援红军付出了我们劳动和汗水。在水磨关住了七、八天时间,南沿沟滩发生了战斗,战斗后就继续西进,到新城子的徐家庄住了一夜就连续行军出了永昌县境。
我们四人参军也跟着红军西进了,经大马营,直抵民乐永固,到那里后,我因连续做活劳累过度,体力不支,尤其水土不服,腹泻不止,加上几天的行军路程就把身体搞垮了,只好掉了队,病倒在途中,找到一个群众家中休息了几天,就沿途乞讨回家,回到家中已经是腊月半间,不久杨二也失散回来了,听说张朝山后来也失散回来,当至今未在见面,冉秦州不知下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