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风习习,汀水滔滔。
这里是汀江上杭南门古码头,由一块块青灰条石砌就的东西两方台阶自汀江水面一级级延伸而上会合形成一个大约50平方米的码头平台,码头上一棵几百年的老榕树郁郁葱葱,顶着擎天的华盖,昂然挺立,把整个码头覆盖在自己的身下。身前是滔滔汀江水,左右身后是青苔斑驳的明代古城墙,往后走是斑斓的古城门阳明门和浮桥巷了,抬头则是一排排青砖黑瓦的老房和一幢民国时期建筑临江楼了。好一幅古意阑珊的图画。若不是汀江对岸的几幢现代高楼顶上杭二中的几个大字和左右两座横跨汀江的飞虹大桥,几乎就会让我们怀疑自己是否走进古代某一个时期了。
在这样的一个场景里,夕阳的余晖从杭城的西山顶上斜斜照过来,给汀江水染上一层淡淡的金色,微风过处,波光鳞鳞,容易使人精神恍惚,穿行于条石砌就的古城墙洞里,仿佛进入了时光隧道,很容易就让人走进了历史。
明正德十二年(1517年)三月,一代哲学大师王阳明为“征漳寇”率军来到上杭,住在察院行台(今上杭县临江镇城东小学附近),在某一个日子里,治军之余的王阳明先生沿着汀江河岸慢慢行走,一面是放松自己疲惫的身心,一面顺便考察上杭的民情。其时的上杭,经过唐宋几百年的发展,客家先民带来了中原先进的技术和中华文化,汀江黄金水道贯穿上杭,人口大增,汀江河岸货栈林立,客商络绎不绝,搬运出入,日夜不停,汀江上下千百条民船往来如织,“上河三千,下河八百”、“烟纸两项为出产大宗,旧时岁入总百数十万”, 一片繁忙景象。汀江南门,在明正统六年创建浮桥,横跨汀江,以利往来,其后几毁几修,王阳明先生驻扎上杭期间,正值浮桥被冲毁之后,汀江南北往来极为不便。阳明先生一路徐行,不时驻足,或与渔民闲谈,或与商卒家常,行至古码头,伫立汀江之滨,望百舸争流,千舤竞发,极目杭城,“四面青山三面水,一城如画夕阳中”,只可惜汀江南北因浮桥冲毁,两岸往来只能以渡船方式通过,往来不便。民生之不利牵动先生之仁心,于是发动乡绅,捐钱捐物,率驻军架桥,群策群力,很快就在南门渡口下方(即今阳明门旁)建起了漂亮的浮桥,免除了人们的渡船之苦,民众得以自如进出杭城,百姓感恩其功,将此桥称为“阳明桥”,并将南门城门叫作“阳明门”。如今,阳明桥已随着滔滔汀江水流逝,而阳明门却依然耸立在汀江河岸。
当然阳明先生在上杭留下的不仅仅只是一座浮桥,他在上杭驻扎虽只二三个月,却充分发挥了其卓越的文治武功,一心为民。是年,上杭恰逢大旱,于是这位巡抚在任所察院行台替老百姓祈雨。果然,“雨日夜,民以为未足,逮四月戊牛班师,雨,明日又雨,明日又大雨,民乃出田。”(王阳明•《时雨记》)。并应乡绅之请,欣然将行台内清风亭改为“时雨堂”,作《时雨记》,赋《上杭喜雨》诗三首。在治军之余,谒文公祠、游七峰山、设立教坛等……留下了丰富而珍贵的史迹,留下了《回军上杭》、《征漳寇》、《行台夜作怀友》、《再过行台有怀》等,给上杭人民留下了长久的“政声”,后来上杭人民为怀念这位大师,在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上杭建文成公祠,将阳明先生手书的《时雨记》刻成石碑置于祠内以作纪念,在清时又将原先的察院行台改建为阳明书院,后又称四乡阳明祠,在背后建阳明别业等。几百年来,阳明先生的这些诗词政德已经凝聚成一种宝贵的精神,滋养着千年杭城的客家子孙们。
历史走过了400年后的1929年,又一位伟人来到了汀江河岸,江河依旧,码头依旧,河岸上的老房子也依旧,只是码头上的老榕树更是亭亭如盖,根茎盘绕。身后的黑瓦老房之间多出来一幢白墙平顶的三层小楼,这原本只是上杭商人开设的一座普通的货栈,却因为这位伟人的到来而变得闻名遐迩,成为革命的小楼,诗意的小楼,成为中华大地人们追寻缅怀的一个革命胜迹,这位伟人就是毛泽东。
1929年3月,红四军撤离井冈山后首次进入闽西长汀,击毙福建省防军第二混成旅旅长郭凤鸣,取得长岭寨大捷,此后,打龙岩、袭永定、攻白砂,红四军一路转战闽西各县,打土豪,分田地,发动土地革命,展开武装斗争,建立无产阶级红色政权,“红旗跃过汀江,直下龙岩上杭,收拾金瓯一片,分田分地真忙”,在闽西大地上播下了一片片革命的火种。然而,在这些胜利之下,红四军内部却隐藏着各种错误思想的干扰和破坏,隐藏着红四军高层内部的分歧,早康会议、红四军七大等会议的召开仍然无法平息这种争论,毛泽东被迫辞去红四军前委书记职务,离开自己亲手创建的红军,怀着无奈而又忧虑的心情到闽西特委指导地方工作。期间,朱德指挥红四军及地方武装攻克“铁上杭”,并在上杭县城的大忠庙召开红四军八大,意图解决红军内部问题,然而三天会议只有不休的争论,却毫无实质的结果。此时的朱德十分期望毛泽东回来主持红四军前委工作,于是致信毛泽东,请他返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