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红网浙江衢州2016年7月7日电(郭琪)7月5日,浙江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毅行长虹”实践队17名队员前往长虹乡西坑村访问老党员,聆听老党员述说那些年与党的故事。沿着村中溪水,踏着小巷青阶,实践队队员挨家挨户寻找老党员的身影,寻觅老党员的故事。
在西坑村这片红色的土地上,生活着一位参与过抗美援朝的老党员——汪德春。他,于1953年远赴朝鲜参加抗美援朝战争,成为二十一军三十七部队四中队一分队的一名炮兵,曾任部队排长,退伍后担任西坑村大队长、大队书记等职务。
虽已89岁高龄,当被问起当年抗美援朝的那些经历,汪德春仍记忆犹新,饶有兴趣地向浙师大外院实践队队员们述说那段红色峥嵘岁月。
爬高山、走险路、勇杀敌
1953年,作为西坑村唯一一名自愿应征入伍的士兵,他扛着木头枪,奔赴三八线以东,投入作战。在作战期间,他跟随部队爬高山、走险路、日行30多里路。见班长体力不支,他毫不犹豫接过班长的背包,一人身背近120斤装备,咬牙行走足足一天。“上了战场我就没有想过自己会活着回来”,汪德春正是抱着如此必死的信念,在战场上奋勇杀敌。
维生计、苦生活、善互助
在朝作战期间,部队每月发的工资只能维持三四天的生计,而100斤粮食(40斤大米,20斤面粉,40斤高粱)便是他们一整个班一个月的伙食。粮食吃尽之时,他们就去捞海带、吃豆壳。日子着实艰苦,但是他们通过相互帮助、扶持坚持了下来。
勇担当、尽本分、乐奉献
1955年退伍回家后,他担任了西坑村大队书记,带领村民开展生产活动。在任期间,他曾连夜赶路到开化县开会,尽职尽责地完成本分工作,全心全意地为村民服务。
汪德春秉承着自己“吃光用光,身体健康,子弹打死也不慌”的坚定信念,全心全意为人服务,不谋私利,只求众利,切实发扬抗美援朝老兵和中共党员双重身份的红色精神。
浙江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毅行长虹”实践队将收集党员故事,汇编党员故事集,记录开化县长虹乡这片红色土地上的红色党员的光辉事迹,传承与弘扬红色文化和党员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