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党的95岁生日。节前,新华社记者对我进行了一次专访,回忆入党那一刻,再次在鲜红的党旗下庄严宣誓,心潮依然澎湃,信仰更加坚定!祝党的生日快乐!祝亲爱的党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领导下带领全国人民走向繁荣富强!
我们的党有过辉煌,也犯过错误,但我们的党有纠偏机制,欢迎人民群众的批评监督。我坚信,只要热爱我们的党,信任我们的党,拥戴我们的党,中国共产党一定能不负历史和人民的重托,实现百年强国梦,给世界文明创造一个崭新的发展模式。
以下是新华社记者对我的专访:
资料图:罗援参加军事训练
身材高大,眉宇间透着威严,初见罗援时,觉得他不苟言笑。时间长了,却发现他其实谦和有礼,激情似火。
作为知名军事专家、中国战略文化促进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罗援最为人所熟知的还是他那一个个充满正能量的观点和理性而又犀利的剖析。
“这也许与我人生的两个转折有很大关系。”罗援说,一是参军,磨炼了意志和血性,“再就是入党,使我人生有了信仰,注入了灵魂,明白了一辈子要干什么。”
资料图:武官生活
罗援做过驻守祖国边陲的警通连战士,上过战场,从军事科学院走上理论之路,在美国大学做过高级访问学者,当过驻外武官,是解放军少将、全国政协委员……但在罗援心里,“我的第一身份始终是一名党员,第一职责始终是为党尽忠、为国效力。”
资料图:在云南戍边时期的罗援
1950年出生的罗援从小就想当兵,常玩的是“枪”,常哼的是军歌,去拍照也要穿“军装”。
1968年9月,罗援正式入伍,成为一名警通连战士。拿到军装那一刻,罗援暗暗给自己定了目标:“要年年当‘五好战士’,争取2年内入党。”
罗援早早递交了入党申请书。他积极表现,吃苦耐劳,工作和军事训练都走在前头,赢得了领导和战友的认可。
1970年3月——罗援至今清晰地记得,一天,党支部开完会后,参谋张思印和政治协理员施辉章找到他,“他俩是我的入党介绍人。他们告诉我,你成为预备党员了。我激动得一夜没睡好。”
那时,还没有统一的宣誓仪式。然而,3年后,在整党教育中,凡是没参加入党宣誓的党员都要补办一次集体宣誓仪式,罗援终于向党旗许下了终身的誓言,“尽管大家都已把誓词背得滚瓜烂熟,但念到‘随时准备牺牲个人一切,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时,所有人还是都激动不已。”
资料图:战场上的罗援与战友
不久,真正的考验到来——罗援所在军机关组织工作组奔赴作战前线,协调所属参战部队的行动。罗援闻讯后软磨硬缠,终于被上级批准参战。
为了不暴露行踪,罗援只通过军邮给家人留下2句话:“青山处处埋忠骨,何必马革裹尸还。”
经过部队基层战备与训练的历练和战场上生与死的考验,罗援深刻意识到,打赢战争不仅需要精兵强将和先进武器,更要有先进理论的牵引。从此,他渐渐迷上了军事理论。
1978年1月,罗援和军机关的其他4名战友被正式调入北京的军事院校。“‘文革’结束后,军事院校急需补充人员。”罗援回忆,“我被分到军事科学院。到了才发现,自己要学习的东西实在太多。”
为了强化记忆,罗援军装的4个口袋里全部塞满了军事知识和战史资料的卡片,一有空就拿出来看。他还曾到原总参谋部测绘学院、原石家庄高级陆军学院、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国防大学等深造。
在军事科学院战史部,他与同事一起完成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史》《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史》等的编纂工作;在战略部,他主持了《跨世纪发展战略研究》等重大课题,与其他同事一起合著了《战略学》《国际战略论》等著作;在世界军事研究部,他打造“蓝军工程”,倡办“香山论坛”,带领科研人员及时为军委提供了国外新军事变革的经验教训……
“这是党员的职责所在。”罗援说,“作为一名军事科研工作者,只有智力报国,才能对得起党和人民的培养!”
资料图:罗援任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
2008年,罗援从军事科学院世界军事研究部副部长的领导岗位上退了下来,同时当选了全国政协委员。他比以前更忙了,除了讲学、科研,更多的是奔走在各地调研。他一共递交了25个提案,其中《将老兵方队列入阅兵行列》等10个建议被采纳。
近年来,罗援把更多的精力放到了舆论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我非常认同‘要文攻武备,不能文守武废’的观点。”罗援认为,在当今这个时代,“一定要要掌握舆论主动权,发出自己的声音。”
早在美国做访问学者时,罗援参加了时任北约盟军最高司令克拉克就美军如何在科索沃战争中实施精确打击的学术演讲,在互动环节,罗援直接提问:“我是中国学者。请问,既然美军的打击如此精准,为什么还会‘误炸’中国大使馆?”
问题抛出,克拉克顿时语塞。
有人评价罗援:“能写‘人人心中皆有,人人笔下皆无之事’,能‘道人所未言之理,言所未尽之意’”。但在罗援心中,敢于发言的根本在于,“当你把党、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放在最高位时,就不会瞻前顾后,患得患失。”
面对西方媒体质疑中国军费为何连续多年增长,罗援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以6个“为什么不”相回应,“为什么别的国家面临威胁时可以增加军费,唯独中国不可以;为什么别的国家可以搞国防现代化,唯独中国不可以……”
罗援
在甲午战争120周年之际,罗援在《参考消息》撰文总结了《甲午战争惨败十大教训》,明确指出“国殇伤在政体,体制落后必然挨打”“战败败在贪腐,腐败不除未战先败”“强国必须强军,军不强国必弱”……
时至今日,几经风雨,罗援更多了一股“任尔东西南北风”的坚韧与平静:“我是一个老兵,更是一名共产党员,只要是以党、国家与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再多阻碍我也会义无反顾,勇往直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