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大后代与全国专家学者合影
抗大后代仔细听取讲解
童小鹏之子童丹宁向邢台抗大陈列馆捐赠文物
童小鹏之子童丹宁与邢台抗大陈列馆馆长交流
与会人员向抗大烈士纪念碑敬献鲜花
原军工部部长刘鼎之子刘文石在会旗上签字
长治市红色文化研究会会长戴玉刚向邢台抗大陈列馆捐赠图书《齐家抗战》
座谈会现场
中红网河北邢台2016年6月2日电(戴玉刚)2016年6月1日,是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建校八十周年纪念日。来自全国各地的抗大老学员子女齐聚邢台抗大陈列馆追寻父辈足迹,缅怀革命先烈,铭记抗战历史。北京、上海、广州抗大研究会,抗大总校、分校陈列馆以及河北、山西等地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也纷纷派专人来到邢台共同交流抗大发展历史,研讨抗大光辉精神。
1936年6月1日,中国人民抗日红军大学在瓦窑堡的米粮山上举行了开学典礼。1937年红大迁往延安更名为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抗大是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所领导下的最高军事学府,肩负着为民族解放事业造就大批军政干部的光荣使命。1940年到1943年期间抗大总校开赴华北敌后办学,从战争中学习战争,在邢台县的浆水镇培养了三期学员共八千余名优秀军政指挥干部。
5月31日上午,到访人员在抗大群雕前合影留念后参观了抗大陈列馆。抗大陈列馆的讲解员向来访人员细致认真地讲解了抗大的创办、发展、壮大历程和可歌可泣的光辉业绩。邢台抗大陈列馆是目前全国规模最大、建馆最早,全面展示抗大发展历史的专题陈列馆。
31日当天,来访人员还走访了抗大在浆水镇驻防期间的旧址,实地了解感受当年抗大学员的战斗、学习和生活。前南峪村是抗大挺进华北敌后办学期间的总校校部所在地。建国之初的前南峪自然生产条件和生活条件极其恶劣。全村群众发扬抗大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精神,将革命老区建设成了如今山清水秀、林茂粮丰的美丽乡村。
31日晚间,中共党史教授、抗大陈列馆首席顾问、国防大学抗大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白鸿森和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原编研处处长姜廷玉等抗大历史研究专家为来访人员进行了抗大历史专题讲座。 6月1日当天,正值抗大建校八十周年纪念日。上午,抗大陈列馆组织到访人员向抗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纪念碑敬献鲜花,以此缅怀革命先烈,纪念抗大在革命战争时期所发挥的巨大作用。抗大纪念碑伫立在前南峪村,是为了纪念抗大成立五十周年时修建的。由原抗大副校长何长工撰写碑文,原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原国防部长徐向前题词。
上午9时许,来访人员在抗大陈列馆广场前举行庄严的升国旗仪式,随后在场人员共唱抗大校歌,升起了抗大校旗。抗大陈列馆馆长杨树致欢迎辞,她说“我有一个小小的梦想,那就是通过我们共同的努力和奋斗,让始终坚持传承和发扬抗大精神的太行山老区人民在抗大精神的指引、指导下实现全面小康,让抗大陈列馆成为国家级的抗大历史研究中心和展示中心,让抗大精神落地生根、发扬光大,代代相传。”抗大老学员子女代表、中国红岩儿女联谊会、西花厅联谊会童丹宁会长进行了发言,他感慨的说:“我们会秉承父辈的遗志,不忘老区,把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抗大精神继续传承给后世子孙。”朱德思想研究会刘克明理事,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研究员、军史专家姜廷玉教授也进行了发言。抗大老学员的子女后代还向陈列馆捐赠了红色文物和史料,他们希望抗大陈列馆能够盘活红色文物资源,充分发挥文物传承文化根脉,凝聚民族精神的历史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