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字数最多的红军石刻标语
字数最多的红军石刻标语,位于通江回林乡土地垭口。1933年由89师竖碑錾刻,碑高2米,宽0、4米,厚0、3米,正面刻着:“工农劳苦群众们,我们不要怕敌人,我们要起来同刘湘拼命。害怕敌人就被敌人整死。只要坚决斗争,消灭敌人,才是我们的出路。”共52字,两侧刻着一联:“升官发财是军阀,死伤流血是士兵。
15、红军翻越的海拔最高的雪山——党岭山
1936年2月,红四方面军开始西进,由丹巴翻越党岭雪山到达八美,党岭雪山海拔5000多米,是红军一、二、四三个方面军所翻越过的雪山中最高的雪山,也是最艰难的一次。攻下八美后,红四方面军继续攻占了道孚、炉霍、甘孜、瞻对(新龙)等康北重镇,以求得在这一地区较为充分的休整,是跳出蒋介石在雅州所布包围圈后,为第二次北上所采取的积极措施。
16、红军建立的第一支女兵队伍:红四方面军妇女独立师
1933年3月,红四方面军入川开辟川陕革命根据地,大批妇女投入革命。红四方面军在总指挥徐向前和川陕省委的直接领导下,从川陕省委机关和众多报名的优秀妇女中挑选出400多人,在四川省通江县组建了“红四方面军妇女独立营”。该营下辖4个连。第一任营长陶万荣,政治委员曾广澜,时任红四方面军政治部主任的张琴秋直接领导妇女独立营的工作。从此,红军第一支正规妇女武装诞生了。
妇女独立营成立不久便在通江县鹰龙山打了一个大胜仗,消灭川军田颂尧一个团,受到了总部首长的嘉奖。同期,邻近的苍溪县建立了妇女独立连,长赤县建立了妇女独立营,1934年2月,广 元县妇女独立营也在旺苍坝(今旺苍县)成立。根据敌我斗争的形势需要,1934年11月,红四方面军总部、川陕苏维埃政府制定了《川陕甘计划》,要求:“各县组织一支女侦察队侦察敌情,破坏敌人后方,组织看护队、慰问队、洗衣队、妇女参加运输队,担架队,在敌人后方办招待所,男子在前方打仗,女将在后方煮饭送饭,站岗放哨。”方面军总部以及川陕苏区46个党政区机关从通江县南移旺苍坝后,将广元县妇女独立营与长赤县妇女独立营合编为红四方面军妇女独立2团。
1935年2月,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为迎接中央红军入川共同北上抗日,把从苏区各地撤到旺苍来的妇女工作人员集中起来,连同原来的两个妇女独立团共2000多人,在旺苍县王庙街整编为妇女独立师。妇女独立师由方面军总指挥部直接领导,师长张琴秋,政委曾广澜。独立师下辖两个团,第1团张琴秋任团长兼政委,该团战斗力较强,为总指挥部机动团,驻旺苍坝、张家湾、黄洋场一带。第2团曾广澜任团长,刘伯新任副团长,吴朝祥任政委兼政治部主任。该团主要任务是保卫机关、红军医院、仓库、运送弹药、转送伤员等,驻百丈关、庙二湾一带。
经过长征,妇女独立师人员有比较大的减少。1936年,妇女独立师整编为妇女抗日先锋团,同年10月参加“西路军”艰苦作战,最终折戟祁连山。红四方面军的女战士中多是近代追求男女平等最为激进的先锋,她们是永恒的英雄。妇女独立师人数之多、坚持时间之长,经历战斗之多,走过道路之曲折,在妇女运动史上是罕见的。抗战前夕,我军决定不再建立妇女部队,红四方面军妇女独立师便成为我军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妇女武装。
17、红军建立的最早的“造船厂”—— 苍溪县嘉陵江畔王渡场
1935年3月,红四方面军到达嘉陵江。嘉陵江,是四川省的四大河流之一,两岸山峦耸立,江面宽阔坦荡,江水奔流湍急,是一道难以逾越的天堑。为阻止红军西渡,敌军在300多公里的河岸上部署了53个团的兵力,掠走了江上所有船只,并强迫当地百姓在重要滩头挖掘陷阱、埋插竹签,构筑起了强大的防御工事。
渡口选定之后,红四方面军领导要求动员一切力量,在短期内造出至少70只船,保证大部队顺利渡江。为防止这一计划被敌人识破,必须要选择一个十分隐蔽的场所造船。徐向前亲自率领参谋人员仔细勘查,最后将造船地点选在了离塔子山15公里的王渡场。这里与主渡口相距不远,中间隔着一座山,山高林深,山脊后还有个宽广的平坝子,可以集结部队,是隐蔽造船的好地方。
当时,没有船坞、没有工人,更没有工具和造船用的原材料,红军自己动手造船困难很大。嘉陵江东岸的老百姓,知道穷人的部队来了之后,纷纷参加红军,并愿意为造船出力。许多老船工,背着干粮带着工具,从大巴山下、渠江两岸,昼夜兼程赶来帮助造船。造船只能用特殊的干木,森林里的湿木派不上用场,当地的青壮年就从数百里外为红军运来了大批木材。有的老百姓贡献出了自己的床铺、门板、棺木,甚至油漆嫁妆用的桐油。就这样,在川陕边根据地人民的倾力支持下,一个100多人的红军“造船厂”在丛林中秘密地开工了。
老船工李在安受当地苏维埃政府的委派,来到王渡场,为红军造船进行技术指导。木工出身,时任30军政委的李先念,多次亲临造船工地,了解造船工程进度,并亲自和工人们一起干活。
在造船的过程中,铁钉奇缺,而且连个最起码的熔炉都没有,成为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工人们就从当地收集了许多破锅、烂铁和废钟,敲成一块块细小的碎片,然后在山上挖一个很深的熔坑,把碎铁放进去,不分昼夜地烧炼。等碎铁熔化后,经过锤打,做出了许多大小不同的钉子,保证了造船的需要。在边区百姓和当地苏维埃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红军经过夜以继日的紧张奋战,最终造出了75只“五扳子船”。这种当地人叫作“毛蚌壳”的船,长约4.7米,体积小、重量轻、划行快,每只可容一个班的红军,非常适合强攻渡江的需要。
林中造船,地上行舟。为了把造出来的75只船运到渡口,工人和红军战士们把船只用草绳缠起来,绑上木棍,用肩抬着走。出于安全考虑,他们在夜间搬运船只,并将船底朝天,上面覆盖着树枝、竹叶和茅草等。
1935年3月28日晚9时许,红四方面军指挥部发出“急袭渡江”的战斗命令。渡江突击队将建造好的75只木船轻轻推入江中,在夜幕和江水声掩护下,偷袭成功。次日拂晓,红军陆续渡过嘉陵江,并趁势扩大战果,取得了嘉陵江战役的重大胜利。
18、长征中唯一携女儿两过雪山?三过草地的最勇敢的女红军——曾广澜
入川不久,曾广澜就奉命组建妇女武装,她跟“假小子”陶万荣一起,并肩扛起红四方面军第一支妇女武装的战旗?1933年3月,妇女独立营在通江县城成立,营长陶万荣,政治委员曾广澜?全营总共300余人,编为三个连队?除营长?营政委和部分连排干部外,大都是来自大巴山区的穷姐妹,苦丫头,童养媳?全营战士,是清一色的巴山女红军?
1934年3月,妇女独立营扩编为妇女独立团,曾广澜为第一任团长兼政治委员?后来,她还担任过中共巴中市委书记?省苏维埃政府邮政局局长?西北联邦政府裁判部部长等职?长征中,她跟女儿蔡萍迹相依为命,经历了两过雪山?三过草地的艰难跋涉,受尽了风霜雨雪之苦和饥饿疾病的折磨?1936年夏天,红四方面军第三次过草地北上时,母女俩靠着一匹小青马,经过20多天的艰苦行军,越过水草茫茫?遍地泥泞的大草地,随军到达包座地区,暂时休整了数日?
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后,曾广澜又被调回红四方面军妇女抗日先锋团担任特派员?到职后,她便领上女儿蔡萍迹,随同团长王泉媛?政委吴富莲一起渡过了黄河,踏上艰险而又悲壮的征途?
19、红军第一次在民族地区尝试建立民族自治政权——“波巴政府”
在康北期间,红四方面军帮助藏族人民先后建立了泰宁、道孚、炉霍、甘孜、雅江、瞻化6个县级波巴(藏语中的“藏族”之意)人民政府。在县级波巴政府成立后,建立统一的波巴政府的条件成熟了。
1936年5月1日至5日,在甘孜县城召开了波巴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德格、甘孜、炉霍、道孚、泰宁、瞻化、白玉、邓柯、石渠、同普、雅江、大小金川等共16个县的700多名代表出席了大会。5月5日,大会通过《波巴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宣告波巴人民共和国中央政府成立。这次大会选举了中央政府的领导成员,多德任主席,达吉、孔撒、格达任副主席,均为藏族,并颁布了中央政府的十条政纲。为了加强中国共产党对波巴人民共和国的领导,中共川康省委书记邵式平担任波巴人民政府党代表,刘绍文担任顾问。
波巴”在藏语里是藏族的意思。“波巴政府”即藏族政府。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长征经过西康时,曾帮助当地藏族人民建立“波巴政府”,这是红军第一次在民族地区尝试建立民族自治政权。1936年2月,红军西进康北后,积极帮助康北人民组织各级波巴政府。早在1935年5月,红军在长征进入民族地区的初期就提出:“对少数民族政权组织的形式,决定成立回番人民政府是过渡到苏维埃政府的一种组织形式”。红军在甘孜藏区首先建立的是县一级波巴政府,在县一级波巴政府建立的基础上,又筹建了波巴中央革命政府。1936年3月至4月,红军先后帮助藏族人民建立泰宁、道孚、炉霍、甘孜、雅江、瞻化6个县级波巴政府。
道孚是康东通往康北的大站,灵雀寺傍山耸立。1936年4月14日,藏汉人民在红军帮助下,胜利召开了道孚波巴第一次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波巴人民共和国道孚县独立政府。会议通过了《土地暂行条例》、《关于喇嘛和喇嘛寺暂行条例》、《关于粮食问题的决定》等。在宗教问题上,《条例》规定喇嘛寺不得干涉政府行政,但喇嘛个人有参加政权的权利;喇嘛有外出念经的自由,但报酬得由群众自愿;喇嘛及喇嘛寺有经商自由,但不得用大斗小秤与高利贷剥削;喇嘛寺及喇嘛之枪支,必须在政府登记,领取使用证;群众有信教自由,寺庙不得强迫群众信教,已经当喇嘛的群众有还俗的自由,并可分得土地;喇嘛维修寺庙及举行斋醮时不准派差、派款或估要财物,但群众自由乐捐,政府不加禁止;无论僧俗,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喇嘛犯法一样依法处理,执法之权属于政府;寺庙堪布由喇嘛公推,经当地政府呈请中央政府批准授职。这些规定,说明红四方面军在当时条件下,对喇嘛寺庙的改革,已能根据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总政策和“政教分离”的原则,制定出较为恰当的政策。这些政策,与新中国成立后民主改革的规定极为近似。
当红三十一军帮助道孚人民建立县波巴政府的同时,红三十军在刘伯承、李先念、陈昌浩、程世才率领下,向炉霍挺进。为了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民族政策,红四方面军总部确定了对寿灵寺“围而不打”的方针。巧取寿灵寺后,红四方面军总部又于3月27日电告陈昌浩,对“寿灵寺被俘之大小喇嘛应优待之,并令其写信于甘孜与各地喇嘛寺不与我打,大大宣布我军对喇嘛政策”。因红军指战员进寺之后,一面向被俘僧众讲解党的有关政策,一面采取保护寺庙措施,并争取、团结了该寺大喇嘛相子益多西吉,通过他做甘孜寺和炉霍觉日寺的工作,从而使红三十军向甘孜进军时,受到了觉日寺和甘孜寺的热烈欢迎。
红军于进军途中连续赢得灵雀寺、寿灵寺、甘孜寺三大黄教寺庙的信任和支持,对于稳定康北形势,无疑起到了重大作用。
与此同时,在红军的大力帮助和指导下,组成了以甘孜县孔萨土司为委员长,白利土司为副委员长,甘孜喇嘛寺督巴香根为秘书长的波巴全国大会筹备会。波巴全国大会筹备会成立后,积极开展筹备工作,广泛宣传“兴番灭蒋”,派人四出张贴宣传。波巴临时中央政府通过自己的努力,把党和红军抗日反蒋的主张及民族平等、民族团结、保护喇嘛寺等民族宗教政策传播到高原各个角落的藏寨、牧场、寺院,为波巴中央政府的成立奠定了广泛的群众基础。
红军与甘孜寺、白利寺签订的“互助条约”,与德格土司签订的“互不侵犯协定”为波巴人民共和国中央政府的建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936年5月1日,德格、甘孜、道孚、炉霍、瞻化、泰宁、雅江、理塘、白玉、邓柯,石渠、同普、大小金川共16县的代表约700余人齐集甘孜,参加波巴全国人民第一次代表大会。这一天,甘孜县城关帝庙前的广场沉浸在一片欢乐的海洋之中。人们身着节日盛装,骑着骏马,从四面八方赶来参加这具有历史意义的盛会。
5月5日大会通过了《波巴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宣告波巴人民共和国中央政府成立,选举了波巴中央政府的领导人员,宣布了波巴政府的10条政纲。
《宣言》历数千百年来封建王朝和国民党反动军阀、官僚实行残酷的民族压迫政策给藏族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并指出:“蒋介石更是变本加厉引进英日侵略者,不但出卖满洲,还要出卖康藏”,提出“我们当前的任务是兴番灭蒋”,号召波巴人民“一致奋斗,为解除过去的痛苦”,“不分教别,不分区域族别,不分僧俗贵贱,大家团结得像一个人一样,一条心地去干这番我们全体波巴人民永远过好日子的大事”。大会决定,由于红军帮助藏族人民“兴番灭蒋”,因此与抗日红军“订立永远的盟好”。
波巴中央政府驻甘孜县城孔萨土司官寨,下设民政、农业、畜牧、军事、外交、司法、民族、财政、宗教等9个部。每部设有正副部长一人,另设一中央政治检查处。德格土司大头人夏克刀登任军事部长,康区富商帮达多吉任财政部长。
1935年,红军提出建立波巴政府的设想,政府中占主要地位的“当是番族中的穷苦群众奴隶、牧民、工人、贫民、中农和热心革命的分子。但知识分子和一部分革命的小喇嘛、小土官赞助独立解放运动的也可以参加政府工作。……对于一切主张或赞助番人独立解放的个人或团体,都应当扶助他们、联合他们”。
波巴中央政府从组成人员看,以藏族僧俗上层人士为主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性质非常明显。波巴中央政府3个主席副主席,都是赞同“兴番灭蒋”的大土司、大头人:德格土司担任主席、孔萨土司、麻书大头人担任副主席。在甘肃发现的西北联邦政府会议记录中提到波巴政府中,还有两名活佛担任职务。
波巴政府的组建过程较完整地贯彻了党中央关于建立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路线,实现了红军与民族、宗教上层人士及各阶层在抗日反帝反蒋基础上的联合,使康北成为新型的革命根据地,实现了民族平等与民族团结、民族自治。康北根据地呈现出稳定、团结、生机逢勃的局面。就连当时国民党出版的书刊中也指出:红军在康北“大肆提倡僧士合作,四处宣传不杀人,不改西康人民习俗,极力保护(寺庙)喇嘛寺,商人照常做生意,一律保护”,可谓气象一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