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红网浙江义乌2016年5月13日电(何必会)5月11日,前来义乌参加完9日义乌雷锋馆开馆仪式的冷宽将军团一行12人,在义乌雷锋馆馆长何青瑛夫妇的陪同下,深入义乌多所小学现场了解和推动学雷锋活动,并专程来到义乌西海核心景区神坛村冯雪峰故居参观访问。冷宽将军在冯雪峰故居挥毫泼墨,题词“民族脊梁”赞扬冯雪峰精神。
图为将军团一行来到义乌稠江一小为小学们上学雷锋课。将军团由雷锋生前战友、海军原副政委冷宽中将(后排右五),海军工程大学原政委高学敏少将(后排右六),二炮某基地原政委熊元吉少将(后排右四)等人组成,雷锋生前战友乔安山(后排右八)夫妇,雷锋生前连长虞仁昌,中国国家书画院副院长马牧,北京市老年艺术团负责人折莉大校,宁夏首府银川市人大原副主席吕秀斌以中华雷锋文化促进会、学雷锋基金管委会陈汉斌(后排右一)、郑新德(后排右三)、董兴喜等人随行。
将军一行来到绣湖小学,在小学生们中间
绣湖小学的学雷锋氛围浓厚,获得将军们赞扬和鼓励
今年是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红军长征是1934年10月—1936年10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一方面军、红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和红二十五军分别从各苏区向陕甘苏区的战略撤退和转移。其中红一方面军行程为二万五千里,因此长征又常被称作二万五千里长征。1936年10月,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会合,长征结束。长征胜利表明中国共产党和工农红军是一股不可战胜的力量,长征是一部艰难的历史斗争。在红军长征的队伍中,出现了义乌赤岸神坛村冯雪峰、冯志祥这两位一文一武的红军将士,是义乌人民的骄傲。
将军团一行听取冯雪峰故居负责人冯潮忠的讲解和汇报
在冯雪峰故居合影
冯雪峰之子冯夏熊(左二, 《人民文学》原副主编)接待将军团一行
冷宽将军在冯雪峰故居挥毫泼墨,题词“民族脊梁”赞扬冯雪峰精神。
将军团一行参访“冯雪峰之墓”
神坛村文化礼堂前合影
冯雪峰故居负责人冯潮忠、义乌市爱国拥军联合会代表金建国为将军一行讲解冯雪峰、冯志祥这两位金华地区仅有的老红军的事迹。冯雪峰故居门前矗立的石碑上,刻有原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的亲笔题词:“回忆雪峰”。这里2015年春节时已被义乌市爱国拥军联合会设为“爱国拥军教育基地”,人们深情缅怀红军将士,共同传承红色基因。冯雪峰故居不远处山凹里,是冯雪峰及夫人何爱玉的墓地,这里苍松翠柏,山林郁葱,巨石墓碑刻有碑文,是国务院前总理朱镕基亲笔题词:“冯雪峰之墓”。共青团浙江省委和浙江省旅游局在此设立了红色之旅经典风景区大型野外文化礼堂,凸显“我的长征路”和“永远的军人”两大主题,纪念冯雪峰和冯志祥两位老红军的光辉历程。
冯雪峰是现代著名诗人、作家、文艺理论家、社会活动家。1927年加入共产党。1929年参加筹备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后任“左联”党团书记。1933年底到瑞金任中共中央党校副校长,参加了中央红军长征。1950年任上海市文联副主席。后调北京,先后任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兼总编、《文艺报》主编、中国作协副主席、党组书记。
冯志祥1931年9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2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了中央革命根据地反“围剿”和中央红军长征。在长征途中,除了行军、打仗,还要完成上级交给他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编排、印制红军小报。1961年12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广西军区副政治委员(正军级),1964年离休。1987年8月13日因病在北京逝世。1955年9月被授予大校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