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刘忠中将的子女们自己出资为他们的母亲,红军女战士伍兰英举行了一个简朴的追思会,刘忠将军和伍兰英老妈妈生前首长和战友们的子女们几十人自发赶来缅怀这位革命的老前辈,纪念这位普通一兵诞辰100周年。
这是比较罕见而且是非常有意义的事。因为,相对而言,开国将帅们的经历更加显赫,功绩更加骄人。因此,人们习惯于为他们的诞辰日举行一些纪念活动,缅怀先烈,寄托哀思,学习事迹,弘扬精神。而这些将帅夫人们的身影则常常隐没在她们丈夫的光环之中,成为共和国勋章中鲜为人知的另一半。今天,他们的子女们为自己默默无闻的母亲举行追思会,就是在赞扬一种无私,歌颂一种平凡,点赞一种奉献。这既是对母爱孝道的回报,又是对革命前辈忠道的礼赞。
伍兰英老妈妈的一生是富有传奇色彩的一生,平凡而伟大。
她出生于四川广元苍溪县,恰与我的父亲是同乡。我与她的独生子刘纪柱又是同窗好友,因此两家走得比较近。从交往中,我了解到伍妈妈出身贫寒,小名叫三妹,3岁时,她母亲去世,到了4岁那年,父亲又撒手人寰,她一直由哥嫂抚养。从7岁起就在地主家干活,受尽了奴役和欺凌。14岁那年,在又一次挨了毒打之后,遍体鳞伤的三妹趁着一个漆黑的夜晚,偷偷地跑回了家,跟着哥哥到了昭化。找到姐夫袁近(中共秘密党员)。经袁近介绍,随已经是秘密党员的哥哥进了汉阳兵工厂做工,15岁那年,三妹在昭化县加入了共产主义青年团。这时,她才有了自己的名字——伍兰英。
1932年春,党组织派伍兰英回家乡参加农民协会工作。伍兰英回到家乡不久,哥哥和姐夫均被捕遇害。年幼的伍兰英对天发誓:一定要为哥哥、姐夫报仇。
1932年12月,伍兰英在通江参加了红军,成为红军三十一军九十一师政治部宣传队队长。1935年参加了妇女独立团,先后当班长、排长、连长。妇女独立团是红四方面军战史中、中国工农红军战史中,乃至世界战史中一支独放的奇葩。她是由四川的翻身妇女组成,许多人是童养媳出身,苦大仇深,加上四川妇女吃苦耐劳的品格,使这支部队成为了一支英勇善战的铁军。到妇女独立团后,大家都把头发剃光,穿起新军装,打起绑腿,戴上斗笠,背上步枪,同男战士一样行军打仗。伍兰英后来又掌握了用双手打枪,成为传奇的“双枪巾帼英雄”。
1935年,伍兰英随红四方面军三过雪山草地,并在过草地的一次战斗中不幸负伤。长征途中,伍兰英经常帮助战友们,例如她曾经帮助过年龄比他小的男兵尤太忠背枪,还把自已不多的口粮分给他吃,帮助他顺利走出草地。解放后,时任27军军长的尤太忠见到伍兰英时紧紧握着她的手说:“没有伍大姐,我早就死在草地里了!”
1937年7月15日,伍兰英和抗大第四大队队长刘忠在延安喜结连理。伍兰英说:“爱刘忠的原因,是他老实巴交会打仗。”
1942年5月,刘忠率七七二团二营护送邓小平政委去山西阳城东哄哄村工作。5月9日凌晨伍兰英上厕所时突然发现驻地被日寇包围,她立即叫醒刘忠。刘忠迅即率部掩护邓小平等领导突围。伍兰英也迅速背上刚4个月大的孩子,向相反方向突围,以吸引日寇。她一边奔跑、一边用双枪向敌人射击。此举至今仍被当地百姓传为佳话。
邓小平突围实地
1946年5月,伍兰英任晋冀鲁豫四纵(386旅)干部家属学校的指导员和党支部书记。她把家属组织起来(约400多人),建了被服厂、豆腐坊、粉坊,为前线将士们做棉衣、织袜子,可以供应四纵部队近一半的被服。在临、浮战役中,晋冀鲁豫第四纵队“三战三捷”。在纵队举行的英模大会上,伍兰英被四纵5个旅推选为劳动英雄。时任纵队参谋长的刘忠也被5个旅一致推举为战斗英雄,夫妻双双登上领奖台。
伍兰英与刘忠共育有11个孩子,战争年代由于条件差,再加上作战颠簸,先后失去了4个孩子,伍兰英经受了常人无法想像的痛苦,但她却把自己的母爱无私地奉献给了战友们的孩子。1941年,时任抗三团会计的甄子明、李金雪夫妇奉命去华中工作,可刚出生的儿子甄怀志无人照看,伍兰英主动承担了养育责任,精心照料他。而自己的长子正安却因营养不良而病逝......
夭折的长子刘正安
养子甄怀志
夭折的长女刘青漳与三子刘青安
建国后,组织安排伍兰英担任高等军事学院的家属委员会主任,她毅然放下架子,以正营职干部的身份愉快就任,在院务部任生产助理员。
此后,她积极组织干部家属自力更生,开荒生产,为国分忧。她艰苦朴素、平易近人、吃苦在前、任劳任怨、关心群众疾苦,受到学院教职员工的交口称赞。伍兰英非常关心高院职工的生活,沙发工人周子君第二胎生了个双胞胎,孩子的牛奶钱不够,伍兰英知道后主动承担了双胞胎每月的牛奶钱,直至双胞胎3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