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挽联应该是立意积极的,健康向上的,与时代精神合拍的,对人民起正面作用。在写作中要求有针对性、真实性、不能把挽联写成通用联,既适用于张三,也适用于李四。并要有艺术性,讲求对仗,讲求平仄,讲求技巧,达到言简意赅,一语千韵,寓意故事,使人过目难忘。
葛健豪(1865-1943)生于湖南省湘潭县荷叶镇一位清朝官吏家中,上过私塾,裹过小脚。巧的是秋瑾就嫁荷叶镇上。葛健豪被秋瑾的仁智、勇敢、慈善和斗争精神深深的激励着,她以秋瑾的事迹,为人作教育子女的榜样,还亲自带头去“巴巴头”放小脚,并积极参加社会上的妇女解放运动。葛健豪喜爱文学,常用诗歌和联语表达她的爱憎和向往。有毛泽东挽葛太夫人联为证:“老妇人,新妇道;儿英烈,女英雄”。
葛太夫人,即健豪是也。湖南省湘乡人。先后生了蔡和森、蔡畅等6个子女。1914年春,她带领全家到长沙求学,自己也进湖南女子教养员养成所读书,1918年底,她53岁,同女儿蔡畅及向警予赴法勤工俭学,1923年回国,1925年任长沙平民职业女子学校校长。1927年“8•7”会议后,她随蔡畅、李富春到上海,一面带孩子,一面做革命掩护工作。1928年回到老家,1943年3月16日逝世。毛泽东送了这副挽联。上联赞美葛太夫人的崇高的革命品德,她虽生活在旧时代,却是新型妇女,有崇高的思想、行为。下联称颂葛太夫人为革命作出的伟大贡献。“儿英烈”,她的儿子蔡和森为革命牺牲;“女英雄”,指蔡畅,她是无产阶级革命家,是中国妇女运动的杰出领导人,国际妇女运动的著名活动家。他们的成长,都得力于母亲的鼓励、支持、教育。挽联语少意丰,浅中寓深,平中寓奇,构思佳妙,是大手笔之作。
为理想献身的共产党人向警予, (1895~1928)湖南省溆浦县卢峰镇人,女,原名俊贤。中共早期著名活动家,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中国妇女解放运动杰出领导者,中共中央局委员,中共中央第一任妇女部长。1919年赴法勤工俭学,与周恩来、蔡和森一道积极倡建成立中国共产党。1920年元月回国加入中国共产党。积极领导妇女解放运动,著有大量有关妇女解放的理论文章,指导全国妇女解放斗争。1925年10月赴苏联学习,1927年3月回国,在武汉坚持地下工作,并任《长江》杂志主编。1928年3月被捕,1928年5月1日被敌人杀害牺牲,时年33岁。
更令人难以置信葛太夫人竟支持儿子蔡和森、女儿蔡畅和向警予、李富春赴法国勤工俭学。当儿子与向警予为革命牺牲后,她义愤填膺,百感交集写下了一情深意切的挽联:“同乡里,同留法,同一家,同甘共苦戚戚焉,愚母惭愧未同去;先国家,先民族,先大众,先人后己凛凛然,贤媳光荣已先归”。这联以满腔热情,历史地、全面地写下了她与向警予伟大的革命情怀、壮哉,令后人缅怀,永远敬仰。
载自南山樵夫《楹联欣赏:一生、一联》中蔡畅挽向警予联有:“至理名言刻座右,劳动解放,妇女解放,天造地设一伴侣;身体力行为榜样,秋瑾流血,警予流血,铜浇铁铸两英雄”。蔡畅(1900—1990年),原名咸熙,湖南双峰人。毕业于长沙周南女校,大革命时期,曾任中共江西、湖北省委妇女部长。抗日战争时期,任中共中央妇委书记,解放后,任第四、五届人大副委员长、全国妇联主席等职。表示逝者的生平、成绩和美德,以及他的死亡对后人的影响。“天造地设一伴侣”,指向警予与蔡和森志同道合,为劳苦大众的解放事业奋斗终生。“铜浇铁铸两英雄”一语,把向警予与女革命家秋瑾相提并论,亦属自然、贴切。
无独有偶2010年8月31日的《文萃报》特别周末刊登蔡和森挽向警予联:“湘江评论,里昂进军,志同道合两携手; 红旗高举,主义坚信,名副其实独献身”。此联格调凄惋,威武不屈,英勇就义,正气凛然,爱恨交织,感人至深,一生尽在一联中。毫无疑问,有一种品质叫信仰。向警予的精神是我们时代精神重构的宝贵资源,同诗人一样,我们也愿意相信“我们今天的青少年同样崇敬英雄热爱人民”。
闻楚卿先生《对联选集》有题汉阳向警予烈士墓:“奇女子不怕牺牲,碧血换来新世纪;真英雄敢于叛逆,红旗插遍旧乾坤”。由于叛徒的出卖,向警予在法租界三德里被捕。国民党对她实施了严刑逼供,但她始终大义凛然,严守党的秘密、严守共产党员的纪律。当我们回顾历史的时候,对于为共产主义事业和中国人民解放事业而牺牲的光荣的先烈们,表示崇高的敬意。.雄词慷慨湘江向,情话缠绵浙水扬。长痛汉皋埋碧血,难从海国问红妆……
毛泽东同志指出:要学习大革命时代牺牲了的模范妇女领袖女共产党员向警予,她为妇女解放、为劳动大众解放、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了一生。挽诗有致向警予:“革命夫妻有几人,当时蔡向各成仁。和森流血警予死,浩气巍然并世尊。”这是新中国诞生前夕,国民党元老、著名诗人柳亚子先生缅怀红色革命伴侣蔡和森与向警予的诗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