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领袖故事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题词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头条
  当前位置:新闻类>>红色联播>>正文
特稿:不能忘怀的红四军将领们(组图)
2016-12-01 16:51:53
作者:王伟伟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收藏】 论坛
分享到:0

    今年是红军长征胜利八十周年,在缅怀先烈之时让我们深深地怀念起为中国革命作出杰出贡献的红四军那些被人们遗忘了的将领们。

    本文所讲的既不是1928年5月在井冈山成立的红四军,更不是1928年7月在湘西成立的红四军,也不是1931年1月在鄂豫皖成立的红四军,而是指1933年7月,红四方面军在川陕根据地反三路围攻胜利后,由原红十师师部及其二十八团、原红十一师三十一团、三十二团等部队进行扩编成立的红四军。红四军下辖第十师、十一师、十二师,三个师。全军1.2万人。

    红四军是一支有着光荣传统的部队,是一支钢铁之军,善打夜战,专打阻击为方面军殿后,被徐向前元帅赞曰:“四军善打阻击”的勇猛之军。

    这是一支战将如云,猛将如山,将星灿烂的英雄部队。从红四军共走出了一百多位开国将军,他们的英雄业绩大部都被世人所知,但本文所讲的却是那些被人逐渐遗忘或不被人所知的红四军的将领们。

    他们胸前没佩勋章,肩上没扛将星,但他们个个都是身经百战,身上弹伤累累,杀敌如猛虎,血战视死如归的战将。他们的资历和战功都可佩上一级八一勋章,授予少将以上军衔。他们有的在长征路上战死,有的抗日战争牺牲或被错杀,有的解放后因病早逝,有的因特殊原因不情愿的成了农民,他们是:红十二师副师长刘善德、红十师政委甘良发、红十师师长王友钧、红十师政治部主任彭瑞珍、红十师政委叶道志、红十一师政委叶成焕、红十师师长余家寿、红十师、十二师师长徐顺礼、红四军副军长刘世模。

    一、红四军副军长刘世模,原名刘述刚,刘世模之名是他参加红军时改的。他1910年9月11日,出生于安徽省金寨县斑竹园镇倒马河村河湾一个13口人家的贫农家庭,全家靠租种地主9斗田维持半饱的生活。

    他9岁就给人家放牛,14岁时学裁缝。1927年6月,不满17岁的他受大革命的影响,加入了共青团,参加了农民协会,开始了闹革命。1929年1月入党。1929年5月,参加了商南起义,成了红十一军三十二师九十七团的一名战士。7月任排长。10月,红十一军改编为红一军,红三十二师改为红二师,刘世模提为四团连长。1931年1月,红一军与红十五军会合后改编为红四军,刘世模所在团改为红十一师三十三团。

    在独山战斗中,因刘世模作战勇敢战功卓著,受到上级40块光洋的物质奖励,这些钱在那个年代是不得了的大钱了,可见他的战功有多大。同时,直接由连长提为营长。这期间他先后参加了黄安战役、著名的苏家埠战役、河南葡萄集和十里途战斗。在这些战斗中逐步形成了刘世模自己的“勇”、“猛”、“快”战术,使他成为红四方面军中一员猛士。以后,他又参加了潢光战役,反第四次围剿的战斗。于1932年9月任三十三团团长,率部参加了新集、土桥铺战斗,与红四方面军开始了西征之路。

    1932年12月21日,红四方面军主力从陕南进抵川北通江县。进川后调任红十一师三十二团团长,刘世模率部参加了创建川陕根据地的反三路围攻战役。于 1933年4月,率三十二团与红十师二十九团对调,进入红十师序列。7月,红四方面军扩编为四个军后,刘世模任新成立的红四军副军长兼十二师师长,自此直到改编八路军前,他是红四军唯一没有变动过,自始至终的副军长。之后,他率所部参加了仪(陇)南(部)战役、营(山)渠(县)等战役。

    1933年10月中旬,红四方面军发起了宣(汉)达(县)战役,向川敌刘存厚部的二十三军进攻。方面军兵分三路,红四军的十师和十二师三十六团为左路,向敌第二师阵地进攻。为了全歼敌第二师,四军领导又兵分两路,一路由军政委周纯全率十师二十八团、二十九团向镇龙观进击得手后从南向东北迂回,军长王宏坤和副军长刘世模率十师三十团、十二师三十六团为另一路,经丝罗垻以西由北向东南插敌侧后,向余家坪攻击。

    他们留下三十团在正面监视余家坪守敌,带三十六团向东南行动,断敌退路。以该团三营在前,二营跟进,刘世模与军长带一营和各自一个警卫排从后跟进。

    他们来到五龙台下,停下准备宿营。晚上12点,刘世模和军长抽烟闲聊中,两人突然想到十师的部队已经断了敌人西南面和南面退路,怎么还没见敌人动静?莫不是这里有路通余家坪?意识到敌人可能从西向东绕道向达县逃。两人一合计,立即派出一营向西北伸出警戒巡逻。

    凌晨3点,一营来到西北面垭口,见敌人已从垭口上来占领了南面小山头,随即向敌占山头攻击。听到枪声,刘世模与军长迅速前赶,见那里敌人已有一个多团,后面还源源不断,马上派出传令兵向东去追回二营。

    余家坪守敌为了夺路逃跑,拼命反扑,刘世模和军长率部队与敌人反复拼刺刀,打退敌人数次进攻,消灭众多敌人。但我红十二师副师长兼三十六团团长刘善德在与敌人拼杀中,不幸身负重伤,英勇牺牲。

    天亮时,在敌大军压迫下,军长和刘世模与部队后撤到五龙台寨子上固守。他们刚撤到寨子上,敌人就以整营整营的部队向他们发起了猛攻。战斗十分激烈,刘世模和军长各自拿起了冲锋枪与两个警卫排的几十支冲锋枪一起向敌人猛烈扫射,敌人成排成排的倒在寨墙外。

    打到上午10点,三十六团二营接令后赶到东南垭口,刘世模继续带一营坚守寨子,军长赶到二营组织反攻。刘世模指挥一营击退敌人又一次猛攻后,军长指挥二营在南,刘世模指挥一营在东向进攻之敌发起反攻。成片的敌人倒下,敌人抵挡不住仓皇溃退,许多被俘虏。我二十八团、二十九团也赶来支援,残敌在其旅长吴占荣带领下逃进西南的一个山寨中。刘世模指挥二十八团和三十六团两个营将该敌包围。

    第二天,他们让被俘的敌营长向被围之敌喊话,劝其投降,发起了政治攻势。敌旅长吴占荣见突围无望,便率三个团的官兵打开寨门,缴械投降。

    五龙台之战,红四军全歼敌一个旅及保安团一部,缴枪3千余支。刘世模指挥三十六团起了关键作用,对胜利立了大功。特别是在对敌强大军事压力下,利用政治攻势,迫敌一个旅,旅长以下2千余人投降,创造了红四方面军在川陕根据地绝无仅有的记录。五龙台歼灭战充分表现了刘世模身先士卒、英勇善战、机谋善断的高超军事素质,不愧是我军优秀的高级指挥员。

    刘世模之后又参加了反六路围攻,嘉陵江战役、长征等一系列的战役和重大事件。

    1937年春,刘世模进“红大”学习。在学习期间,他因对批判张国焘错误路线扩大化,对红四方面军广大干部的无理指责不满,为了声张一个群体的冤情,为了终止冤情的无度蔓延,为了红四方面军的整体荣誉,他不惜用极端悲情的方式,用自己宝贵的生命舍身抗争,来证明红四方面军这个群体的革命纯洁。

    当他举枪射向自己的刹那,一声长啸:“我死了也要革命到底!”

    这一吼表达了他至死都是一个坚定的革命者,至死都是为了解放全中国的劳苦大众,建立一个新中国而战。所以他才能不惧牺牲,拼死杀敌,九次身负重伤,依然一次次地从死人堆里爬起来又投入战斗,直到新中国的建立。

    他的革命意志从没有因政治上受到不公的对待而消沉,无论环境如何艰难,他依然昂头挺胸站起来继续战斗。他伤后被组织安排回到家乡养伤,又改回原名刘述刚。他面对日寇的入侵,又拉起了千余人的抗日队伍回到了部队,在新四军任团长。

    1945年8月,抗日战争胜利不久,9月下旬,刘述刚所在的新四军三师奉中央之命奔赴东北,去建立东北根据地。解放战争时期,1947年6月任辽吉纵队独二师师长的刘述刚率全师参加了著名的三战四平攻坚战。

    1948年3月,刘述刚又率独二师参加了四战四平,收复四平的战斗。他是个血性的军人,只要一听见军号响,不用上级下命令,就会立刻拖着他那伤病残的身躯,率领部队奋不顾身的冲进那血海弹雨中。经过近半个月的激战,他们终于拿下了四平,胜利的红旗竖立在了四平城头,但是他却病倒下来。这半个月前线激战离不开他,始终在一线指挥战斗,关键时候他连续几天几夜没有合眼,累的使他原来的肺结核病越发严重,大口地咳血,高烧达40度,但为了最后的胜利,他于己不顾,玩了命,至死都要战斗,站不了,就躺在担架上继续指挥部队战斗。

    师部领导劝他赶快到后方休息,让战士把他抬下去,他发火了,按住担架不许战士动,边咳血边吼道:“战斗没有结束,谁都不能抬我下去,除非我死了!”

    师部的人看着刘师长这个样子,都感动的热泪盈眶,又急得十分担忧,师政委罗友荣无奈之下只好向七纵领导报告。七纵司令员邓华和政委陶铸只得亲自出面,硬是把他架回后方指挥部,强迫他休息养病,由副师长代行指挥。

    1950年初,刘述刚南下来到武汉休养。

    1952年6月4日,他终因战争期间长期带伤病战斗工作,身体虚弱,不幸在武汉病逝,终年42岁,一代名将就此陨落。

    对于这样战功卓著的老资格师长过早的故去,中南军区十分悲痛,专门为其举行了隆重的追悼大会。由军区政治部副主任梁必业(曾任总政副主任)主祭,干部部部长刘兴元(曾任广州军区政委))代表军区讲话,赞扬刘述刚为人民解放事业的伟大贡献,对他一生作出了高度评价。

    追悼仪式后,梁必业、刘兴元等亲自执绋,送至烈士墓安葬。

    二、 红十二师副师长兼三十六团团长刘善德,他是红四军成立后第一个牺牲的师级干部。他1910年出生于河南省光山县。1930年参加红军,中共党员,曾任红四军十一师三十二团一营营长。他在1933年10月,红四方面军发起的宣(汉)达(县)战役的五龙台歼灭战中,为阻击余家坪逃敌退路,率红十二师三十六团一营,向敌占山头猛攻。他身先士卒与全营官兵与数倍之敌反复拼刺刀,击退敌多次进攻,在激战中不幸身负重伤英勇牺牲,年仅23岁。他的牺牲对红四军十分可惜。

    三、红十师政委甘良发,1905年出生于湖北省黄安县紫云区四方冲。1928年参加红军,1929年入党。曾在红十一军三十一师任班长、管理员。1930年任红一军连指导员、营政委。1931年1月,任红四军十师二十八团政委,参加了鄂豫皖根据地1至4次反“围剿”。1932年入川后,参加了反三路围攻。1933年7月,任红四军十师政委。他虽然多年做政治工作,但军政担子都能挑,是个优秀的师级干部。

    同年12月,在反六路围攻中,红四军政委周纯全率领红十师、红十二师在宣汉县峰尘场与敌第六路廖雨辰部激战,在激战中虽然给敌以重大杀伤,但我军伤亡也很大,甘良发不幸在战斗中英勇牺牲,时年28岁。他是红四军牺牲的第一个师政委。该战斗牺牲的还有三十团政委涂学渊,三十六团团长汪烈清。一场战斗牺牲了一个师级干部,两个团级干部,对红四军都是重大的损失。因本篇只讲述四军师级干部的事,团级干部的事在此就暂不赘述了。

    四、红十师师长王友钧,1911年出生于湖北省广济县,中共党员。1930年参加红军,历任战士、班长、红四方面军红四军十师特务队长,参加了鄂豫皖根据地1至4次反“围剿”。1932年10月,随方面军参加西征。

    1932年11月29日,红四方面军以红十师为全军前卫从新口子出发再次翻越秦岭。红十师则以师部特务队为全师的尖兵在前开路,师特务队有130多人,队长就是王友钧。他最早来自由蔡申熙任军长的红十五军,1931年1月中旬,红十五军与原红一军合编为红四军后,他调到红十师。

    红十师师长王宏坤十分欣赏他,夸他是:“挺机灵的小伙子”。所以,十师做前卫进秦岭,师长王宏坤就把在前面开路的重担交给王友钧。

    12月5日下午,当师部快抵达秦岭南麓的出口小河口镇时,接到特务队长王友钧的报告,他们捉到一个土豪和他太太。经审问得知这是一位刚卸任的县长,正在返回原籍陕西汉中途中,带了40多背篓的橘子。师长让王友钧把橘子留下,人交方面军总部处理。他们留下了10多篓橘子,让分给战士们,剩下的橘子就放在路头留给后续部队。

    结果,王友钧缴获的橘子闹出了笑话。因为许多人是第一次见到橘子不知怎么吃,也不管红的、青的,拿来不剥皮连皮就吃,一咬又苦又涩,只好又扔了。可是,却见师长王宏坤只拿红的,而且吃的津津有味,便问他怎么回事,师长说:“剥皮嘛!”

    因为,大家拿的橘子都扔掉了,没有橘子了,就围住师长,把他口袋里装的好橘子全搜去了。

    下午5点,他们到达小河口镇,住了一夜。第二天出发去打城固县城,渡汉水。三十团为前卫,王友钧指挥师特务队则经河西岸翻过山岭向城固县以西迂回来牵制敌人,以掩护师主力在东面的行动。

    上午9点,部队在小河口秦岭的出口处,遭敌陕军三个团的阻击。三十团进攻受阻,王友钧率特务队在南面山外与敌激战。师长王宏坤迅速调整部署,调二十九团爬上高山,抄到敌后,把堵口子的敌人打得落花流水,三十团乘机冲出了山口。二十九团猛追逃敌,攻下城固县城东面一山寨,歼敌两个营。王友钧带特务队配合追击的三十团,包抄敌人,又在城固城外歼敌一个团,残敌向汉中逃去,红十师乘胜占领了城固县城。

    在翻越秦岭,占领城固县的战斗中,王友钧立下了汗马功劳。

    1932年底,红四方面军进入四川北部的通、南、巴地区后,各师按方面军部署展开,进行开辟创建川陕根据地的战斗。开始阶段十分艰苦,部队的衣食住行都要各师自行就地解决,而这些都需要钱。红七十三师尤其缺钱,时任师长王树声手头无钱,但他知道他的堂弟红十师师长王宏坤的红十师有钱。因为,他知道他这个堂弟有个特点,特别重视后勤,重视被装和钱物。每打下一个地方,就搜集布匹钱财,所以红十师在方面军几个主力师中是最有钱的。

    在鄂豫皖反第四次围剿的战斗中,红二十五军七十三师师长刘英,红十二师师长陈赓身负重伤需到白区治疗,方面军没有经费,还要跟红十师要。并且,红十师的军装也比其他师多一套夹衣。而搞钱、粮、物这些东西,师长王宏坤就是经常利用王友均的聪明机灵让他去整。

    在西征途中第一次翻越秦岭时,红十师担当方面军后卫走在最后,正好碰见方面军因肃反被打成反革命的劳改队挑着装满大洋钱的担子,他们走得很慢,一旦落伍,人和钱就要被敌人搞掉。师长王宏坤见状下令十师把钱分了,每个干部装上一些带走,使劳改队轻装跟上队伍,这一下十师更有钱了。

    正因如此,王树声实在没办法了便去找堂弟王宏坤要钱。

    “宏坤啊,我们师没钱了,我知道你是财主,就你们十师有钱,能不能支援一下?”

    王宏坤告他:“五哥,你来晚了,进川后,方面军总部说他们没钱了,就跟我要钱,我只好留下本师要用的钱,剩下的钱全给总部了,搞得我也没多余钱了。”

    “那怎么办呀?你能不能再想想办法。”

    “嗯......这样吧,我给你个人,他能帮你解决这些问题,他很机灵能干,会划拉东西,搞这些绝对是把好手。”

    “他是什么能人啊?”

    “他呀!是我们师特务队长王友钧。”

    “好,这人我要了。”

    这样在1933年初,王友钧离开了红十师调到了红七十三师,任该师二一八团一营长。王友钧的到来不仅帮七十三师解决了急需,还把红十师善打夜战的传统带到了该师。王友钧就成了这哥俩先后的爱将。

    当年7月,红四方面军扩编,红七十三师扩编为红三十一军,王友钧任该军九十一师二七一团团长,带出了一个擅长夜摸、夜袭,神出鬼没、出敌不意、出奇制胜的英雄团。他屡建战功,成为全军著名的“夜摸将军”,他的才干得到充分发挥和重用。

    1934年8月,由于他战功卓著升任九十一师副师长,参加了川陕根据地的反三路、反六路围攻。他当了副师长依然战斗在最前线,艺高人胆大,在反六路围攻的一次战斗中,他不居高位甚至只带三十名手枪队员,夜间从西线偷渡小通江,攀越几丈高的悬崖,摸入敌人后方牛角嵌团部阵地,砍死敌团长,摧毁敌团部,带着缴获的武器、文件和俘虏安全返回。为此,受到方面军总部的表扬。

    1935年6月,调回红四军,任红十师师长。

    1935年8月底,作为红军右路军之一的红四军,第一次过草地后到达草地边缘的包座。此时,敌胡宗南已派重兵把守包座,利用山险隘路,修筑了许多碉堡,备有大量粮食,构成了可以长期防守的防御阵地。并派出伍诚仁的第四十九师星夜驰援。

    8月29日,我右路军的红三十军和红四军发起了包座战役,王友钧率十师参加了攻打包座求吉寺的战斗,向守敌发起猛攻,歼敌一个多营,残敌继续凭险固守。该寺庙院墙又高又厚,敌人在庙后山上构筑有坚固工事,控制着制高点,十分难攻,部队前仆后继,伤亡不小。战斗中,王友钧见进攻的战士们在敌人的炮火中纷纷倒下,急了,杀红了眼,一把从战士手里拿过来轻机枪,架在警卫员肩膀上就向敌人猛烈射击,掩护部队的攻击。他站立着射击,全然忘记了自己暴露在敌人的火力下,一颗敌人的子弹击中了他,他的身躯慢慢的倒下,红四军的一位战神陨落在了求吉给嘎山下。

    战后,十师的战士们将他的遗体与其他烈士的尸体,一起掩埋在求吉寺附近的山下。此时,他年仅24岁。他的牺牲令方面军领导,令王树声、王宏坤他的两位前任领导都十分难过。身为红四方面军总指挥的徐向前,在第二次过草地北上路过时,还专门到王友钧及包座之战牺牲的烈士坟前,献上一束野花,表示沉痛的哀悼和缅怀。

    五、红十师政治部主任彭瑞珍,又名彭瑞均,1912年出生于河南商城县。1930年参加红军,中共党员。历任通讯员、通讯班长、排长、连指导员、营政委、团政委。参加了鄂豫皖根据地四次反“围剿”。参加了川陕根据地的创建,1933年7月,任红四军十师政治部主任,参加了反六路围攻作战和红四方面军长征。

    1936年10月底,红四方面军为执行中央和军委发起的宁夏战役计划,奉军委之命率红五军、九军、三十军、三十一军四个军西渡黄河,留下红四军在河东掩护他们过河,阻击敌人,在运动中进行防御,完成掩护任务后,进至靖远东面的打拉池、再到盐池、靖边,转入陕北。

    由于河东地形开阔,又处于大道上,少有山头,无险可守,敌人可从他们四面攻击。而红四军只有四个团,敌人却是他们的七八倍,因此,这次河东阻击战被时任红四军政委的王宏坤称:“是他有生以来最难打的一次阻击战。”
10月25日,红三十军渡河成功。红四军的阻击战至第四天,敌人集中兵力向黄河渡口压来。敌人兵分三路,正面突击结合左右两翼迂回。在敌人重兵攻击下,红四军被迫边打边撤,撤至离黄河渡口20余里的蒋家大路镇附近。当时准备渡河的红三十一军驻扎在这一带,正在午休,还不知敌人已经杀来。四军政委王宏坤进了镇子告知,他们才知道敌人来了,急忙突围。撤至此地的红四军为了掩护红三十一军突围,就地占领有利地形阻击敌人。阻击了四个小时,掩护红三十一军从蒋家大路镇成功突围和转移。

    但红四军在敌人重兵多路攻击,敌机的狂轰乱炸下,却被敌人分割成营连单位,一小股一小股地被包围在里面。指战员们顽强的以班排各自为战,人自为战,争取乘夜向北突围。打到最激烈时,军政委王宏坤为了集合部队有效抗击敌人,把他身边最后的人都派去抓部队,自己甚至成了光杆司令。各级指挥员身先士卒冲锋战斗,组织身边的部队和战士英勇抗击突围,表现最突出的就是红十师政治部主任彭瑞珍。

    被敌人冲散后,他率领两个排奋勇杀敌,坚决抗击十倍于自己的敌人达四五个小时之久。后来,敌人又将他们包围起来,到夜晚,他们终于突破重围,安全转移到打拉池附近。军政委王宏坤赞道:“彭瑞珍同志过去在作战中多次负伤,虽然手脚都残废了,但战斗意志很坚强。”

    11月16日,红军总部朱德、张国焘,决定在甘肃、宁夏交界的萌城、甜水堡地区,给予追敌胡宗南部第一师第二旅打击。红四军奉命参战,由北向南打,准备从所控制的一座光秃秃大山头,越过一道没有一点隐蔽物的黄土坡,向低处山头据守的敌人发起攻击。

    敌人以迫击炮、重机枪等重火力封锁我军攻击道路,军政委王宏坤指挥红十师正要发起攻击,指战员们从山顶上一露头,敌人密集的子弹就扫了过来。彭瑞珍在王宏坤身边当场被子弹击中头部,一声未吭就倒下了,时年24岁。

    红四军又一位德才兼备、军政双全、英勇杀敌的将领牺牲了。半个月前,他刚拖着伤残的身躯带领着战士们奋勇杀出重围未有损伤,半个月后,他征尘未洗又义无反顾的投入杀敌前线,却以身捐躯。这就是红四军的将领,这就是红四军的精神,红四军的魂。

    六、红十师政委叶道志,1910年出生于湖北红安县。1928年11月参加红军,1929年入党。1930年4月,他任红一军一师一团连长,参加了解放黄安、新洲县城的战斗。1931年2月10日,随红十师三十团参加了攻打新集,3月9日,又参加了出击双桥镇的战斗之后又参加了围攻大山寨等战斗,荣立二等一次。还参加了鄂豫皖根据地第一至第四次反“围剿”,及西征转战。

    1933年入川后,任红四方面军七十三师团政委,7月任红三十一军九十三师师长。1934叶道志任九十二师师长。他参加了川陕根据地反三路围攻、反六路围攻和红四方面军的长征。1935年7月,任红四军十师政委。1937年1月进抗大,参加第三期学习班。

    抗日战争时期的1938年春,他随袁国平一行53人,包括原红四方面军三十一军九十二师二七六团团长的陈康,红三十一军九十二师二七六团副团长徐长胜等人从延安派往江南的新四军工作。但在分配工作时,因他们是来自张国焘领导的四方面军,被降职使用。叶道志先被任命新四军二支队四团副团长,后又被降为新四军军部特务营营长,而像他这样的红军师级干部,在八路军一般都是正团级干部。

    他们三个人都在红三十一军干过,叶道志是师级干部,陈康是团级干部,平常很敬重叶道志。陈康到新四军后,任命为补充营营长,后为训练队队长,徐长胜任命为军部特务营参谋,他们对此不满。加之当时有些人对四方面军的某些偏见、攻击、挖苦和不讲政策的做法,使他们无法忍受,便筹划离开新四军回到八路军老部队。

    1938年7月31日,他们以看地形为名,带着短枪离开部队去投奔八路军。军部得知他们出走,很快派人去追捕他们。于是,三个人有了三个不同的结局。徐长胜被当场打死,至今未平反。叶道志被抓回军部受到严厉的批斗和关押,他承认擅自离队是错误的,但他只是因对新四军歧视延安来的干部,尤其歧视来自红四方面军的干部,及职务的分配不公有意见而要回八路军老部队,自己绝没有背叛革命,去追随张国焘。

    但军部领导认为他们这样做是战场逃跑,为严肃军纪,报经国民党第三战区司令官顾祝同批准枪决。事发一个月后,叶挺下令,新四军军法处以“叛变罪”将他处决。时年,仅28岁。他虽有错误,但罪不至死,否则,1983年10月21日,总政也不会为他平反了。就这样,红四军的又一个战将被自己人冤杀了。

    与死去的前两位比,陈康就幸运多了,三个人只有他一人成功逃离。他来到武汉八路军办事处,向叶剑英作了汇报,并提出要求回到八路军一二九师。此时,武汉办事处对新四军的此类事件已多有所闻,很快就介绍陈康返回了一二九师,成了陈赓麾下的一员战将。辛亏他回到了八路军,否则其侥幸不死,也再不会得到重用,一代战将就算废了。陈康1955年成了开国中将。他的老领导叶道志要是不死,授衔时绝不会低于他。如今,却只能得到一纸平反诏书。

    七、红十一师政委叶成焕,1914年出生,河南光山县(现新县)郭家河乡土门村人。1929春参加红军,年底入党。曾任连指导员,参加了鄂豫皖根据地的四次反“围剿”战斗。1932年10月底,任红十师二十八团二营政委随红四方面军西征。11月13日,在漫川关与十师部队一起担任全军后卫,阻击南面之敌,掩护大部队漫川关突围。还曾任红四方面军十一师三十一团政委。入川后,参加了反三路围攻。1933年7月,任红四军十一师政委。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佳县红枣妈妈的梦》工程启动仪式北京举行——刘冰先生率先认购(组图)
·下一篇:无
·《佳县红枣妈妈的梦》工程启动仪式北京举行——刘冰先生率先认购(组图)
·特稿:农工党连云港市委会赴沪浙学习考察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组图)
·特稿:刘少奇故里·花明楼景区文化旅游纪念品设计大赛评选揭晓(组图)
·特稿:第四届“最美在花明”全国随手拍微博大赛评比揭晓(组图)
·特稿:第四届“花明楼赏花”全国网络摄影大赛评比揭晓(组图)
·特稿:缅怀朱德同志
·特稿:读诗人黄化斌散文诗《杨尚昆身上的一块弹片》随笔
·特稿:红六军团后代沅陵重走父辈长征路(组图)
·特稿:荷小: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征文大赛落幕(组图)
·特稿:涪陵:丈量长征路,感悟长征魂 高校积极开展忆长征80周年实践活动(组图)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红网”或“特稿”或带有中红网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红网所有,允许他人转载。但转载单位或个人应当在正确范围内使用,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红网”和作者,否则,中红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王伟伟:不能忘怀的红四军将领们(组图)
特稿:不能忘怀的红四军将领们(组图)
《佳县红枣妈妈的梦》工程启动仪式北京举行——刘冰
袁丽萍、李小鹏:农工党连云港市委会赴沪浙学习考察
特稿:农工党连云港市委会赴沪浙学习考察接受爱国主
吴力斌:刘少奇故里·花明楼景区文化旅游纪念品设计
特稿:刘少奇故里·花明楼景区文化旅游纪念品设计大
吴力斌:第四届“最美在花明”全国随手拍微博大赛评
特稿:第四届“最美在花明”全国随手拍微博大赛评比
吴力斌:第四届“花明楼赏花”全国网络摄影大赛评比
特稿:2015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2016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图说谁参加了叶选宁的遗体告别(组图)
特稿:李讷携家人来毛主席纪念堂深情怀念毛主席(组图
特稿:2015年12月26日,毛主席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怀念
特稿:粟裕大将夫人楚青遗体送别仪式在京举行(组图)
特稿:张洁清同志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
特稿:首都各界数千人送别万里同志(组图)
特稿:张震将军送别会在京举行(组图)
特稿:四野后代庆祝抗战胜利七十周年暨纪念进军东北七
特稿:海棠依旧香如故,一代伟人周恩来——电视剧
特稿:走进长春空军航空大学——“啊,摇篮”团纪
特稿:红四方面军第四军子弟联谊会在海军四招举办
特稿:红色工程·感恩行动暨纪念朱德总司令诞辰13
特稿: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我的红军母亲蒲文
特稿:革命后代举行2016新春团拜会(组图)
特稿:纪念萧华同志诞辰100周年座谈会在北京人民大
特稿:纪念龙飞虎将军诞辰百周年座谈会召开(组图
特稿:纪念开国元勋高岗同志诞辰110周年座谈会在京
特稿:社会各界送别百岁老人汪东兴(组图)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意见反馈 | 版权声明
投稿QQ:402022481  463917348
投稿邮箱:js88@vip.sina.com
中红网—红色旅游网 版权所有
冀ICP备0500340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50
我要啦免费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