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红军洞一角
图为考察途中
中红网山西应县2016年11月7日电(古建林)2016年11月2日下午,天气晴好,应县黄庭坚纪念馆原党支部书记、祖居宁州镇桃里片区范塅村的黄本修邀请,县委党史办主任、县红色文化研究会会长龚九森一行7人,考察了竹塅村陈氏五杰祖居陈家大屋旁的红军洞。
该红军洞坐落在范塅村与竹塅村交界处的燕崖山,距离竹塅陈家大屋1公里左右,是土地革命时期修铜宜奉边红军独立团干部、何市人黄康修的避难处。该洞入口很小,人要侧着身子爬进去。内洞有三重,进深30余米,怪石嶙峋,小股清泉从洞中流出,有多个露天孔,可容纳50余人,具有良好的旅游开发价值。
范塅村17组村民谢金生、谢英华为向导。考察组一行从该村17组罗坎屋场的寿星古桥出发,沿着王颈窝山上的羊肠小道一路前行。小道茅草丛生、荆棘密布,需要向导不停地用柴刀砍伐开路。大家翻山越埂,爬了近1个小时的山路才寻到红军洞。多年前,该山山坳有许多高山梯田,如今都长满了杂草,当地人基本上不来山上了。谢金生原有责任田就在燕崖附近,所以才能较快地带领大家找到这个红军洞。
据黄本修介绍,土地革命时期,黄康修在黄沙、竹坪、县城、桃里等地从事革命活动。有一次,被敌军追捕,从县城逃到桃里片区范塅村新桥组黄作六家避难。几个小时后,5个乡兵尾随而来,对黄作六说:“作六,康修躲在你家里,快把人交出来。”黄作六从容机智,大声回答:“康修不在我家。如果他在我家,我敢以全家6个人头担保。”当时,黄康修正躲在后室,知道黄作六在报信,随即从后墙跳出逃走,沿着山路来到范塅村烂泥湖谢应海家藏身。谢应海考虑到安全问题,就把黄康修藏到了燕崖的该红军洞。谢应海平时经常到燕崖附近田土劳作,给黄康修送了半个多月的茶饭,也没有引起别人的怀疑。风声过后,黄康修返回原中共修铜宜奉边特委驻地——上奉麻洞,继续从事革命工作。至今,桃里群众都在传诵黄作六和谢应海的“舍家救红军”的故事。
根据1994年修水县《黄氏新谱》记载,与黄康修孙子、何市镇何家嘴村4组70岁的黄桂荣介绍,黄康修出生于1903年,从桃里避险返回麻洞后,在修铜宜奉边独立团从事侦查等工作。在一次摸碉堡的行动中,他的大腿被梭镖刺穿。因当时敌军重重围剿,医疗条件差,黄康修难以及时医疗伤病,身体越来越虚弱,还经常吐血,于1936年病亡在何市家中。
据《修水英烈谱》记载,黄康修的胞兄黄礼修,1929年参加革命,曾任修铜宜奉边独立团二连一排排长,1933年4月在宜丰县长浦作战中牺牲,年仅29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