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过草地。张国焘看到红军经过长征的消耗很大,畏敌情绪增长,且不服从中央领导,公然闹起分裂,打算另立中央。他拒不执行中央北上命令,擅自决定红四方面军全部及随总司令部机关行动的原红一方面军的五、九军团一同掉头南下。1935年9月15开始,红四方面军第二次经过草地,经更加艰苦的行军,红军遭受更大损失,终于进入成都西北的川康、芦山、道孚、丹巴等地,暂时休整。在此期间,朱德既坚持原则、强调团结,又讲究策略,通过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用南下作战的损失和教训,教育和争取红四方面军的干部战士,使他们认识到张国焘南下方针是错误的。
三过草地。在中共中央连续电报督促,以及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林育英(张浩)的耐心帮助下,经过朱德、任弼时、贺龙及红四方面军广大指战员的坚决抵制,粉碎了张国焘另立中央的政治野心。1936年7月初,红四方面军再次开始北上,第三次进入草地。经前两次过草地,部队在体力上和物资方面都消耗很大。战士们所带的粮食不多,很快就吃完了。一开始还能捕杀一些野牛等充饥,后来什么野生动物也打不到了,饿了只能吃树皮草根和皮带,累了只能睡在草垫上。有的部队迷失了方向,走了不少弯路,很多红军官兵因饥饿和疾病永远倒在了草地里。陈应庭和战友们靠着顽强的革命意志,克服了饥饿、寒冷等艰难困苦,相互搀扶、相互帮助,历时一个月,终于在8月1日第三次走出了死亡深渊----大草地。
四、长征胜利投入地方工作
1936年10月,红四方面军指挥部到达会宁,同红一方面军前来接应的先头部队会合。22日 ,红二方面军指挥部到达静宁以北的将台堡,同红一方面军接应部队会合。红军结束了万里长征,胜利到达延安。为服从国共合作、共同抗日的形势需要,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决定将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中国革命军第八路军。红四方面军改编为八路军129师,一部分留下开展陕甘宁边区工作。陈应庭被分配到中央国民经济部任巡视员,指导经济合作科工作。在这里,与同样参加长征到达陕北的女红军、川妹子王光荣结为夫妇。
抗日战争时期,陈应庭接受组织安排,担任关中分区政府一科科长(民政)。解放战争时期,陈应庭报名参加支持东北土改工作,先后任东北局绥东工作团第一大队队长,牡丹江省镜泊县县长,密山县县长、书记。建国后,任松江省人民政府政治法律委员会委员、检察署副检察长、法院院长,黑龙江省法院副院长,安徽省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直至退休。
(作者简介:陈新宁,老红军陈应庭之子,安徽省科技厅调研员,曾任安徽省武警总队处长 江焕启,金寨县红军历史研究会副会长,党史县志档案局原党组副书记、副局长 李雨迪,金寨县党史县志档案局红色文化研究开发中心编研室干部)
参考书目:
1.《红四方面军战史》; 2.刘秉荣著:《中国工农红军全传》(四),人民出版社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