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红色土地,追寻红色足迹;聆听红色故事,传承红色记忆;遥思红色队伍,缅怀红色先辈;感悟红色精神,强我红色定力;献身红色事业,永固红色阵地;增艳红色党旗,复兴红色中华!让我们进行了一次深刻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教育,接受了一次深刻的党性教育,思想受到了极大触动,灵魂得到了洗礼,让我们进一步深刻认识到这样一个真理: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伟大、光荣、正确的党,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的大救星。在那样一个条件极其艰苦、环境极其恶劣的年代里,我们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我们无数仁人志士为什么能够推翻三座大山,实现建设独立、自由、民主新中国的中国梦,靠得就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凭得就是中国共产党人坚强的党性。”这是培训的学员反馈中写道。
一批批学员来到了大别山学院,一批批学员又从大别山学院离开,临别时的感慨有别,但都抱定了一个坚定的信念:珍惜当下,拥抱明天!
这是大别山干部学院已形成了课堂教学、案例教学、情景教学、体察教学等10大类70门课组成的课程体系,并根据不同层次的培训对象设置不同的课程“套餐”,开展得有声有色,生动活泼,使学员入眼、入耳、入脑、入心,受训党员干部听《大别山革命史》,看舞台剧《红色大别山》、专题片《信念的力量》,感受波澜壮阔的大别山革命历史;登将军山、走“志仁”小道、行“千里跃进”路,沿着先辈红色足迹,体味革命艰辛历程;入农家、干农活、体民情,深入基层,贴近群众,接受群众教育,践行群众路线,让广大党员干部接受精神洗礼、实现思想升华、坚定理想信念。
大别山,你是一本历史的教科书,滋润着一代又一代人的心田。
革命战争年代,大别山儿女,坚定共产主义信仰,掀起一场场波澜壮阔的革命浪潮,谱写出一篇篇气壮山河的动人史诗,铸就厚重而辉煌的大别山革命精神。
巍巍大别山,记载着大别山的光荣与梦想,诉说着大别山自强不息的魂灵。
从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到1949年新中国诞生,大别山先后有200多万人参军参战,近百万人英勇牺牲,可谓“家家有红军、户户有烈士”,在长期的革命战争中孕育了“坚守信念、胸怀全局、团结奋斗、勇当前锋”的大别山精神。28年白色恐怖和艰难岁月中,大别山革命老区始终“红旗不倒”,其精神核心正是对党忠诚和坚守革命信念。习总书记指出:“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
如何让大别山精神在新的时期发扬光大?成了这一代人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信阳市委顺应形势,呼应干部培训的需求,决定在大别山革命根据地中心地新县建设大别山干部学院,以大别山28年红旗不倒为历史主线,以大别山精神为主要内涵,开展党性教育,锤炼党员、干部党性,坚定理想信念。
2012年6月初,信阳市委书记郭瑞民首次提出“大别山精神”的概念。他说,要站在历史的高度,用现代的眼光,进一步研究、宣传大别山的革命历史、革命传统和革命精神,以此凝聚力量,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勇当前锋。
何谓“大别山精神”?大别山精神是从中国共产党诞生到新中国成立,以大别山为中心的鄂豫皖三省交界地区,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武装力量和革命群众,为了民族独立和解放、建立新中国而形成的革命精神。
大别山精神承载着大别山人民波澜壮阔的革命史、艰苦卓绝的斗争史和可歌可泣的英雄史,是丰富而生动的革命教材。在新的历史时期,大别山精神仍然是推进大别山地区现代化建设的精神支柱和不竭的动力源泉。要想挖掘、整合大别山区红色资源,将资源优势变为党性教育优势,形成以新县为中心,空间上覆盖大别山各个地区,时间上包揽大别山各个革命历史时期的干部党史、党性、党风教育培训体系,需要在这里建设一所干部学院。
传统的教育方式,多以课题式教学、灌输式教育为主,针对性、实效性不强,吸引力、感染力差,难以真正达到触及灵魂、震撼心灵、锤炼党性的目的。大别山红色资源丰厚,先后诞生了3支主力红军,走出了334位共和国开国将军,留下了周恩来、刘伯承、邓小平等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光辉足迹。境内现存革命遗址和纪念地920处,其中国家级45处,拥有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5个。全国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中,大别山有15个。信阳是鄂豫皖苏区首府所在地,革命遗址和纪念地集中,区位优势明显。信阳市领导形成一种共识:在大别山革命老区新县建设一所大别山干部学院!
信阳市确定了大别山干部学院的定位:以宣扬“大别山红旗不倒”光辉历史为主线,大力弘扬以“坚守信念、牢记宗旨、顾全大局、勇于担当”为基本内涵的大别山精神,把大别山干部学院建成立足河南、面向全国,开展革命传统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等为主要内容的特色党性教育基地。重点培训党政领导干部,并面向社会开展各类培训。
在大别山干部学院建设中,建设者们以“大别山精神”要求自己,2012年10月启动,按照布局集约、功能齐全、设施配套、简朴节约的原则,主体建筑2013年12月完成,2014年6月投入使用。
独具特色的党性教育培训模式,吸引着来自四面八方的党员干部培训队伍。现场教学感悟人,访谈教学教育人,情景教学鼓舞人,体验教学感动人。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生动直观。一个点就是一部活教材,一堂课就是一次精神的洗礼。
大别山干部学院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要求,坚持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为科学发展服务,为干部成长服务,提出了“紧扣主题、发挥优势、体现特色”的培训思路和“回归本色、锤炼本质、增强本领”的培训目标,确立了“特色立院、创新兴院、人才强院”的发展战略。
教学是学院的中心工作,特色是学院的生命所在。学院充分开发利用大别山地区的教学资源,坚持发扬传统,发挥优势,彰显特色,着力开发课堂讲授、现场体验和社会实践特色课程,灵活运用现场教学、访谈式教学、体验式教学、红色故事会、激情教学、情景教学、音像教学等多种教学形式,配合声、光、电等多媒体手段,多角度、多层面演绎大别山革命史,让历史与现实血脉相通,让学员真懂、真信、真用,努力打造干部教育培训新模式。
现场教学环节,以参观、听讲解的形式,让学员对大别山波澜壮阔的革命历史、光荣的革命传统,对革命先辈坚守信念、忠诚于党、服从大局、敢于担当的革命精神和优秀品质,有所感知,有所感悟。
访谈教学环节,以“大别山红旗不倒”为主线,采取主持人与嘉宾访谈、问答的形式,讲述大别山革命故事,配合使用音频、视频、幻灯片等技术手段,帮助学员理解“大别山红旗不倒”的时代价值。教学内容新颖、真实,嘉宾的访谈朴实感人,使学员心灵受到强烈震撼,让学员在历史和现实的碰撞中,引发深层次思考,得到感悟和启示,达到以史育人、以情动人的教学目的。
其中大别山劲松——刘名榜,由主持人与大别山“红旗不倒”的标志性人物——刘名榜的小孙女刘小妹和四孙女婿张予川对话,讲述革命前辈刘名榜的感人事迹。
大别山满门忠烈一家人,由主持人与大别山著名跳崖女烈士——晏春山的外孙黄德跃对话,讲述其一家6人参加革命、3人英勇牺牲的动人故事。
体验教学环节,以“探寻红色足迹、接受群众教育”为主题,让学员体验革命情境,感悟革命精神;与基层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了解基层实情,增进同群众的感情,提升工作本领。
“穿红军服,走红军路”,让学员感受革命艰辛,体验革命先辈坚定信念的高尚品格,培养团队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