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门长官司城,位于黄平县谷陇镇岩门司村沟星寨,距县城52公里。清乾隆年间筑石城于此,设把总1员,兵71名。岩门司设司始于明代,史书《二十五史》这样记录:“岩门长官司,在州东北。明成化六年,何清以征苗有功,授凯里安抚司左副长官。万历四十二年,改属黄平州。传至何仕洪,清顺治十五年,归附,改授岩门长官司,世袭。”这就是现今的黄平县岩门长官司城。却很少有人知道它丰富的历史文化故事,1982年被贵州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单位,2013年被国务院列入第七批公布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据嘉庆《黄平州志》记载:“原址在清水江南岸,筑有土城。后北迁今址,于乾隆六年(1741年)建此石城。”岩门司古城垣全长1642.2米,宽2.67米,高4.5米(含垛墙1.33米)。城墙以青石精砌而成,墙顶墁以料石,上下安砌墙垛,设有东、南、西3座城门。北面靠山,城墙顺山势蜿蜒而上,于高险处构筑炮台3座,城门有楼,炮台有房,靠江处还设有水关2座。砌墙用不产于本地的青石,当时的土司衙门强制过往的船只必须先运来一船青石方可通航。修筑如此规模的城垣,仅靠过往船只献石,当年航运之繁华可想而知。城垣临江而建,工程难度极大,然而建筑工艺十分精湛。当初,此城的修建汇集了湖、广两地的能工巧匠,以糯米、桐油、石灰熬浆粘接,建筑结构十分坚固。
岩门司地势险要,后倚高山,前阻深江,上接重安、凯里,下达沅州、靖州。清代城内设有土司衙门,有事可随时提调各堡屯军,为清政府控制黔省东南之要塞。咸同苗族农民大起义,将此城列为首批攻占的三城之一。
咸丰五年(1855年)3月,台拱(台江)苗族人民在张秀眉的领导下反清起义,贵州巡抚蒋蔚远急令古州(榕江)同知彭汝玮、龙里知县陈毓书、凯里营都司盛修志等,先后率兵到岩门司防守。5月中旬,张秀眉率领苗族起义军2万余人围攻岩门司,数次进攻皆因工事坚固,炮火猛烈,而未破城池。张秀眉见一时难以破城,便采取围而不攻消耗官军粮草弹药的战术。城中守军坐吃山空,情况危急,先后十余次派人携带求援书信悄悄出城,均被起义军截获。6月初,张秀眉看守军以投掷瓦砾、石块阻击义军,知道敌军已弹尽粮绝,同时,派出去的探子送来急报,镇远守备何其英的增援部队将至。为赶在敌人援军到来之前破城,6月2日夜,张秀眉抽派义军分路埋伏于城外林莽之中,次日拂晓派另一路义军佯装攻城,随后攻城义军诈败,匆忙渡江往台拱方向后撤,守城清兵误以为何其英的增援部队赶到,便倾巢出城追击。这时,埋伏于林莽中的义军和撤往南岸的部队前后夹击,乘势攻入城内,全歼守军600余名。随后,张秀眉留下部分义军守城,亲率大军迎击何其英援军,将其全歼于施秉境内。岩门司之战,义军有20000人之众,而守城清军仅区区600人,在实力如此悬殊的情况下,半个多月攻城不破,最后义军以谋略取胜。由此可见,岩门司地势之险要,城池之坚固。岩门司城垣虽然经历了两个多世纪的沧桑岁月,且历经战火,但旧貌依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