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否有一首歌能为逝者长颂,是否有一群人能为世人长久铭记……”2015年7月15日大连理工大学“海风寻迹者”实践小组在完成旅顺苏军陵园烈士墓的实践工作后,这样一句话长久在实践队员心中响起。此次活动系小组辽宁旅顺红色遗迹实地考察调研系列活动之一,其余三个基地分别是白玉山、万忠墓、日俄监狱旧址。为实践队伍配合大连理工大学“寻访红色遗迹”的主题暑期实践活动。
苏军烈士陵园,是为纪念1945年8月苏联红军在解放中国东北与日本帝国主义者的战斗中牺牲的烈士而建。1323座墓座,安葬着2030人,其中1408名军人,622名家属。一座座墓碑化作无言的对白,迎风飘扬的丝带好像在召唤着行人回想那过去的岁月。“胜利值得喜悦,而更不应忘记的是曾经的苦难岁月与真挚友谊。”当地游客在接受实践队员采访时如是谈到苏军烈士陵园的意义。
“今天的人们生活很安逸,我们不太关注曾经的苦难历史,最多沉醉于一些抗日神剧带来的虚假膨胀感中,这样的纪念实不可取。”当地的工作人员对于人们正确纪念历史很有自己的想法。今年是抗战胜利70周年,寻访红色遗迹一行让实践队员对于纪念历史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不要侥幸的沾沾自喜,不要盲目的嫉恶如仇,而是理性的不忘过去,不畏将来。
实践当日景区气温突破历史最高温度,但仍旧有不少游客前来参观。在填答实践队员发放给他们的问卷时,他们表达了希望能有充足的时间和机会与自己的小孩一起进行“红色旅游”的愿望。“听完小伙对陵园的介绍,我真的太感动了,这么多国际友人为了中国牺牲,我们更应该珍惜今天的生活啊!”年逾七旬的张爷爷带着孙儿参观完陵园如是感慨,于对景区非常不了解的游客而言,讲解员的介绍就好像一根线,把历史遗留的景观串联在他们眼前,而在实践队员的调查问卷里,解说的质量是不少游客注重的问题。
大象无形、静水流深,今天的苏联红军烈士陵园墓静悄悄地在白云山下伫立,但历史不会遗忘他们,后人心中,亦不会丢失那份对他们的敬仰。
那片在阳光下熠熠生辉的红五角星,代表着那些为了世界和平而献身的苏联红军们。
当我们进入陵园时,正好有一些外国游客从陵园中出来。从他们的外貌看,似乎他们是来自俄国的,也不知道是旅游,还是来祭奠亲人。
当年的战争,这些长眠于此的苏联军人再也无法回到他们的祖国,无法见到他们的亲人,从此天人两隔。但为了他们的追求的和平、幸福,想必他们在来到异国他乡的那一刻,就已经做好了献身的准备。无数的人为他们的牺牲致以最崇高的敬礼。
虽然我们知道那段历史,但是我们对这座陵园的具体历史并不甚了解,在解说员的陪同下,我们参观了这座陵园,了解其具体的历史:
这座陵园并不是埋葬的都是抗美援朝战争中牺牲的将士们。烈士纪念塔前面的墓碑是抗美援朝战争的牺牲的可爱的人们,墓碑的大小和长眠于此的将士的官职的高低有关。而墓碑上面的铜牌原本应该是葬身于此的将士的照片,但因文革期间的破坏,大部分的照片已丢失,只能用铜牌起着装饰的作用。
烈士纪念塔前,当初俄国总理梅德韦杰夫献的花圈仍在。两侧跪着的苏联战士展示着对烈士的最高礼节。
纪念塔后面埋葬的是在日俄战争中牺牲的苏联官兵,为日本人所建。里面埋葬着战死及病死的人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