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盛夏,一个满脸络腮胡子的卖油郎,挑着桐油坐船,来到我的家乡:湖南省湘乡县宣风乡:"街埠头睦邻堂"。
这个自称熊胡子(受延安派遣的当时省委成员文仕桢先生)的益阳人,对我的家乡情况竞了解甚多,他知道,我的家乡家家户户,不仅需要桐油点灯带来光明;而且,由于,我的家乡盛产石灰,煤炭和大纸(用楠竹加工的粗纸),由于造物主的恩赐,我家乡有湘江最长、最大、最繁华、繁忙的涟水,测水河,当时,木制的帆船,航运十分发达,木帆船,每年都需要大量的桐油保养,抗腐蚀。
熊胡子 在我家乡入保后,不久,带来了他新婚的妻子(延安派遣由周恩来直接指挥的假扮妻子朱春之女士)和他的姑父(当时的省委书记高文华)姑妈高攵华之妻贾玉莲女士与她的嫂子(毛泽民先生原配夫人王淑兰女士)在此安家落户,做起了桐油生意。
由于熊胡子他们待人热情,和蔼可亲,我家乡的人们,男男女女,老老少少,不仅对熊胡子家喻户晓、人人皆知,还在自己生活极端艰难困苦情况下,尽力关爱,帮助他们。这家送米,那些送菜,连自己都舍不得吃,要用来换盐,换桐油的鸡蛋也送给她们。甚至连当时的保长也分外认同她们一家。当然,熊胡子也没有亏待过,我的家乡父老乡亲,经常以桐油相赠,还礼!
而今的房东,仍完好地,保存着一只熊胡子曾用过的桐油桶。而今,这只珍贵的桐油桶,不仅在无声地诉说着历史,而且成了房东传家宝,在我家乡传颂!
不过,据朱春之女士回忆,让熊胡子和她妻子交往最多的,乃是我的舅爷爷们(我母亲的舅舅)曹子轩生先生,曹子湘先生,曹玉林先生三兄弟,朱春之女士而今,仍记忆犹新!
由于熊胡子当时的“家”(实质是抗战时期中共湖南省委机关旧址)三面临山,一面临河,往东虽有潭宝路,但少有车辆,往北几十平方公里全是荒无人烟的高山峻岭。我最小的舅爷爷,曹玉林住在东边,往前是烟棚子,虽紧邻潭宝路,但几公里,荒无人烟;我的二舅爷爷,住在街埠头,砌有青石块的码头边第一家,当时的木帆船下客,卸货都在此。我的二舅爷爷告诉我,他家曾经是远近闻名的免费寄存处。当时,熊胡子的桐油,几乎全部在此卸货转运至::"街埠头睦邻堂"。我的大舅爷爷,住在抗战时期湖南省委机关所在地最北面,紧邻测水河边,往江口方向,最后一家关键隘口,险要地带,她们的后面,直达我大舅爷爷家荒无人烟的后山。任何人往北也好,往南也罢,都须在我大舅爷爷门口经过。
如果,从省委机关后面山,直达我大舅爷爷家,是神不知,鬼不觉,有人员来往,安全系数很大。我的三个舅爷爷家,成品字形排列,东、中、北三个重要隘口把守在陆路,在水路有船民接应;抗战时期湖南省委机关,有兰五嫂将朱春之女士当亲妹妹一样(朱春之女士语)与纯朴善良的老百姓保护着。
几年来,我曾经无数次撰文:我的家乡,无线电波一头连着重庆周恩来先生,连着延安,一头连着抗战。
2014年12月18日,在抗战时期中共湖南省委机关旧址座谈会上,据抗战时期中共湖南省工委领导张春林同志的侄儿,曾任双峰县政协主席曹若梅先生回忆:由于抗战时期中共湖南省委机关所处的特殊地理环境条件与水陆交通方便,进可攻,退可以守。只要,从省委机关旧址,一旦进入几十平方公里荒无人烟的高山丛林中,纵有千军万马也无法寻找到他们的踪迹。所以,当时的湖南省委,省工委准备在此,开辟一个长期的,持久的抗日游击根据地。而且,他还告诉我们:"当时抗战时期中共湖南两届省委的电台,他还看到过,只可惜,现在不知何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