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一多故居前稻田
全国人大代表、英山百丈河村党支部书记王金初她今年带到北京来的是一份《关于恢复重建湖北浠水县“闻一多故居”的建议》。得到全国两会重视。
湖北省全国人大代表王建初介绍:“闻一多故居”在其家乡湖北省浠水县巴河镇,位于长江中游北岸的望天湖畔。1899年11月24日,闻一多诞生于此,望天湖的北岸有一栋青砖瓦房,一进九重,高朗气派,是典型的湖北家族宅院格局,房子坐落在山凹内,院内有三个厅堂, 里面可以耍龙灯, 两旁有小厅、书房、寝室、天井等, 各房分别占有二三十间住房, 大门悬挂匾额, 上书” 春生梅阁” 四字, 故人称此院落为“春生阁”, 大门两边悬挂对联“ 七十从心所欲, 百年之计树人” 院内有书房, 即“绵葛轩” , 藏有经史子集群书字画, 数量可观, 故居首重大门左手第二间房屋, 是闻一多书斋“二月庐”,1912年, 闻一多考入清华后,常常利用每年暑假返家在此读书二个月,将书斋取名“二月庐”,写出了“二月庐” 、“二月庐漫记”、“古瓦集”等诗文传世。屋后树木葱茏,门前是一垅稻田。
多年之后,闻一多曾经这样描述他的故宅:面对一幅淡山明水的画屏,在一块棋盘似的稻田边上,蹲着一座看棋的瓦屋——紧紧地被捏在小山底拳心里。这清灵、别致的文字勾染出了一幅活脱脱的水墨丹青图画,表现出闻一多对家乡的热爱之情。这美丽的自然景色给了幼年闻一多美的熏陶,家乡的明山秀水滋养了诗人、学者的闻一多。闻氏是鄂东一带的书香门弟,代有才人,曾出过进士2人,举人5人,贡生17人,太学生62人,秀才119人;当代,院士2人(闻立时,中国工程院院士: 闻玉梅, 中国工程院院士,复旦大学病原微生物研究所所长),教授52人,革命烈士2人(闻一多和堂弟闻允志)。
清华大学南迁昆明时,闻一多特别思念故乡, 1944年春,闻一多为其弟弟闻家驷题书了陶渊明两句诗: 众鸟欣有托, 吾亦爱吾庐-驷弟出纸嘱书陶句时同客滇南弥念湖上老宅也。1946年5月底,弟弟闻家驷将随北京大学从昆明复员先一步回北京, 临行前闻一多去看他,打算坐火车回北平, 途经武汉时, 回乡下巴河老家去看看, 不久在昆明被国民党特务暗杀了,可惜这个愿望始终也没有得到实现。
1947年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驻扎浠水, 邓小平政委亲派政治部陈婓琴到闻一多故居祭拜, 并嘱咐要保护好烈士故居。然而,“闻一多故居”却在1954年长江百年一遇的大洪水中淹没毁掉了,一直没有得到恢复重建, 目前,闻一多故居范围内的屋基及水塘、山林植被和望天湖一直保存完好。
爱国主义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永恒主题,恢复重建“闻一多故居”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闻一多的学术及其思想是取之不尽的教育资源,仅一曲《七子之歌》就响彻了海内外,震撼了亿万炎黄子孙的爱国报国之心;闻一多故里巴河镇是有千年历史文化的名镇,有着良好的区位优势,位于长江中游北岸,黄石、鄂州、黄冈三市中心,京九铁路的中点,沪蓉高速公路的中段。“闻一多故居”本身的历史文化资源丰富,其恢复重建可把实施爱国主义教育和红色旅游有机统一,完美结合,形成寓教于乐的特色。黄冈市委、市政府和浠水县委、县政府为适应长江经济带的开放开发,打造特色文化品牌,规划在“十三五”期间完成闻一多故居恢复重建工程,并打造成为黄冈市乃至湖北省精神文明建设的标志性工程。
为弘扬闻一多爱国主义精神,保护名人故居知识产权,配合黄冈市及浠水县人民政府开发利用望天湖和保护名人文化小镇建设,提升“闻一多故居”的文化品牌影响力,日前,由浠水县闻一多红烛书画院向国家版权局申报版权保护,得到国家版权局受理登记版权保护。“闻一多故居”已于 2012年1月由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著名书法家沈鹏亲笔题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