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皖南事变后,新四军五支队改编为第二师第五旅,梅少卿任新四军二师五旅十三团政治部主任。遵照党中央、华中局“对西防御,向东发展”的任务和战略方针。2月,五旅奉命率十四、十五团配合兄弟部队担负向东发展,十三团留在路西地区配合四旅、六旅担负对西防御的艰巨任务。此时,与新四军对峙的国民党军171师和176师不断进行挑衅,破坏新四军创建的抗日民主根据地。1945年4月,新四军为反击国民党军进攻,打通被切断的第2师与第7师交通联系,恢复江苏省江浦县和安徽省全椒县的江全抗日根据地,在安徽黄疃庙、八斗岭一带,与国民党军队展开了一次在大规模战役。黄疃庙是战役重要战场。为了打好这场战役,新四军成立路西野战司令部,由谭震林、彭明治分任正副指挥。野战司令部根据对方的兵力部署,决定采用围点打援的战法,力求在运动中歼灭171师出援的主力大部或一部,尔后伺机扩展,迫使该师西撤,以改变含、和地区被动挨打的局面。战役从围攻王子城之战开始的。王子城是国民党军经营多年的一个据点,设防严密,守军为171师511团的一个加强营及地方武装近千人,战斗力较强。4月14日晚,五旅十五团一、三营在火力的掩护下,从两面向王子城大圩子发起进攻,很快占领了圩内基本阵地,残余国民党守军退往西北角的小圩子内负隅顽抗,固守待援。
王子城围歼战开始后,打援战斗相继爆发。国军171师主力及第十游击纵队、省保安三团各一部,分别由梁园、古河等地驰援。171师513团及保三团一部,由古河向西增援,梅少卿的十三团与十四团迎头阻击,包围在黄疃庙地区。面对敌人强大火力,为阻击国民党军,身为团政治部主任的梅少卿带头带领战士冲锋在前。不幸的事发生了:敌人的两颗重机枪炸子从他左腹部打进,从后背出来。他倒在地上,鲜血涌了出来。战士将他从战场抬下来,送到战地医院进行救治。所幸的是子弹没有伤到肝脏,保住了生命,但伤势十分严重,后背洞口足可放进一个拳头。这一战役,新四军先后攻克王子城、八斗岭、黄疃庙、广兴集、鸡鸣桥等国军据点,生俘国军171师512团团长谢克,击伤511团黄团长,国民党军伤亡3500人,新四军也付出了2500人的伤亡。
子承父愿,回报人民
梅少卿在长期艰苦环境中出生入死,身上七处负伤,顽强的活着看到新中国的建立。他非常清楚自己一家人不惜牺牲建立新中国就是为了让老百姓的生活幸福,忘了老百姓就是忘本!他乐善好施,扶贫济困。60年代国家遭受重大自然灾时,他带领全家人吃糠吃甘蔗渣,勒紧裤腰带倾囊捐资给国家,同时,开荒种地向广州空军机关集体食堂奉送六万多斤山芋和蔬菜。他从60年代起就不断捐款支援广州教育事业,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还交代家人把国家发给抚恤金全部捐给小学校。
梅少卿生前更挂念他的故乡金寨沙河乡,他常对家人说很想回家看看,还要带领子女一起回来看看乡亲们。但是几次即将返乡都是因身患重疾,领导和医生坚决不同意只好放弃。晚年患癌症后,最后一次路过武汉时,他说真想回沙河乡看看,看看能为家乡做点什么,武汉空军领导担心他的身体不支而未能如愿。临终前,他特意交代妻子帮助完成这一终身夙愿!妻子陈星将他遗愿告知了子女,六个子女决心共同完成父亲遗愿,报答家乡人民。妻子更是大力扶持,拿出自己的离休金,共同筹款20万元。2012年6月8日,他妻子委派子女回到家乡,与乡、村干部协商,为家乡人民修建了黄塝饮水工程。
他的子女说:他父亲告诉我们,他在赤南县红二十八军七连任指导员时,为掩护群众转移负伤,是被一位住在山洞要饭的老乡救下的。他是住在山洞,每天采些草药用山泉水洗伤口,居然痊愈。可见大别山的水是那么的纯清,营养是那么的丰富。今天,我们看到乡亲们能喝到这么甜美的水心中无比欣慰!这个饮水工程又是那么富有深意。他们说黄塝饮水工程是子承父愿的“革命工程”和“爱心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