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老人在认真做笔记
陈兰奶奶与老区百姓交谈
陈兰奶奶与老区老百姓在一起
2015年6月,国务院批复《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规划》,要求安徽、河南、湖北三地,要努力把大别山革命老区建设成为欠发达地区科学发展示范区、全国重要的粮食和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长江和淮河中下游地区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全国重要的旅游目的地。
今日的大别山,高速公路、疾驰的高铁线贯穿崇山峻岭。你可曾想到,假如当年没有老红军陈兰(原国务院副总理邓子恢妻子)和邓六金(原国务院内务部部长曾山的妻子)奶奶的“下乡调查”,大别山的发展可能没有这么快。
1982年,退休的陈兰和邓六金奶奶放弃了单位的疗养,两个人相伴来到了当年战斗过的苏皖边区,四十多天的时间里,她俩走遍了金寨、天长、宿县、泗洪等地的家家户户,看望老区人民。她俩通过走访发现许多问题,都解放三十多年了,许多老区人民依然受冷挨饿,特别是大别山革命老区金寨县,这个被誉为“红军的故乡、将军的摇篮”是全省的最穷的一个贫困县,过年了居然连年夜饭都没有的吃。两位老人立马召集当地干部,对当地领导提出,要帮助老区脱贫,要积极改善当地的医疗卫生条件、要发展教育,要让孩子们读书,靠知识来改变山乡的贫穷。
回到北京后,她俩连夜给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写了“回乡见闻”:对于高老还乡的居住村间的老红军,要作到老有所养;要让失学儿童返回学校有书可读;革命纪念馆、烈士莫要拨专款修缮;要关注当年对老区革命做出贡献的人员,不能忘记有功之臣。没有想到,两位奶奶的坦诚直言,得到胡耀邦总书记的批示、(批文如下):仲勋、乔石同志:请你们一阅并致处。这些老大姐下乡做调查,很不容易,要适当鼓励。办公厅可派人去看看她们,代我向她们致意。当时的开国元帅徐向前看到她们的报告后,称赞道“两位大姐不辞劳苦,深入老区考察,精神可嘉”。一时间,她俩的“回乡见闻”作为1983年的中央传阅文件下发各部位。为此,国务院还专门成立了支援老、少、边穷地区办公室,计委、财政部、民政部、妇联、卫生部等分别派出工作组去实地解决问题,时任总后勤部部长洪学智亲自签发专列运送棉衣棉裤,乡亲们穿在身上,暖在心间。同时,政府还专门委派了技术员,实地指导当地人开展生产自救。通过此次帮助,金寨县在安徽省的经济水平由原来的末位上升到中上等,每年的蚕桑丝出口还为国家创汇,整个大别山的经济也得到快速发展。在此期间,大别山不光是经济得到了发展,同时文艺也得到了飞跃的发展,一曲脍炙人口的《再见了大别山》也就诞生在那个年代。当时由安徽籍词作家王和泉老师和时任武汉军区文工团曲作家雷元生老师在金寨考察采风创作出来,没想到一夜之间唱响长城内外、大江南北,也成了唯一一首宣传大别山的歌曲。
三十多年过去了,今天,我们欣喜的听到习近平总书记的声音:革命先辈们的丰功伟绩,革命老区人民做出的重大贡献,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要让老区人民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
老红军陈兰、邓六金奶奶以及很多帮助过大别山发展的老同志们,您们永远是大别山的恩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