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运用抗战文化,不断凝聚力量。抗战文化是中华民族能够奋发图强的历史资源。知名地名专家薛光就认为,设地名就是要有生活内涵和历史承载,是一种保护抗战文化的好途径好方式。抗战路名缺少是历史原因造成的,增加抗战路名也是理所当然。设置抗战地名,只有考虑对当前的市民生活干扰不大,又实事求是、因地制宜最就可以了。南京市楹联家协会主席袁裕陵更是提出建议,城市要重视文化创新,可以利用城市空地多建设一些英烈亭,以英烈的名字命名,再在亭子上挂上反映英烈文化的对联,恐怕不失为一种文化。还要通过建设抗战文化碑林,通过诗书画联等展示抗战文化,包括抗战影视城的开发和南京抗战遗迹、纪念地文化的保护等,让抗战文化成为城市景观和教育课堂。如今,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公祭的书已经进入小学课堂,抗战文化教育就是要从孩子抓起,从小就知道努力学习,报效国家,长大担当起保卫中华的重任,让我们“落后挨打、任人宰割;有海无防、丧权辱国;蒙受国耻、蒙受军耻”的历史一去不复返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