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领袖故事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题词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头条
  当前位置:新闻类>>红色联播>>正文
特稿:论辛亥革命的经验教训
2014-02-19 09:39:02
作者:金明德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论坛 【收藏】 E-mail推荐:

    [摘要] 辛亥革命刷新了中国历史,迈出了中国民主政治的第一步,并为其进程积累了一定的实践经验,提供了很多启发。同时因其一系列局限性而留给后人诸多教训,致使革命以后的数十年,中国的民主进程依然停滞不前甚至出现倒退。这些经验、启发和教训是什么?本文在分析其发生背景和简要回顾的基础上,做了些研究探讨,认为至少给后人留下了四方面经验和六个启发以及四条教训,试图为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提供一些借鉴参考。

    [主题词] 辛亥革命  民主进程  经验教训

    辛亥革命是指一个世纪前的农历辛亥年(公元1911年),以10月10日所发生的武昌起义,至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这段主要历程为标志的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之所以说是主要历程,是因为辛亥革命的整个准备历程就长达十几年,在推翻清王朝的斗争中,仅革命党人先后发动的武装起义就达十次。辛亥革命最终成功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矗立了中国国家政治体制民主共和的里程碑。

    遗憾的是,辛亥革命以后数十年的历史表明,它又是一次不彻底的革命,甚至可以说是失败的革命。成功和失败,这对绝然相反的定性词汇,同时被冠于同一场革命,这似乎有点矛盾和费解。那么,考量其成败的标志究竟是什么呢?笔者以为,唯一的标准,就是中国社会的民主进程是进步了,还是退步了,抑或是停滞不前?
在民主政治已成为世界政治潮流的今天,回顾、分析和研究100年前发生在中国的这场史无前例的民主革命,吸取其经验和教训,对于推进现代化的民主进程,具有不可多得的借鉴意义。

    一、关于辛亥革命的背景和简略回顾

    1,鸦片战争将中国拖入“双半”社会。1840年和1860年的两次鸦片战争,给闭关锁国、夜郎自大的“大清王朝”以致命的打击,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将中国拖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帝国主义列强蜂拥而入,开始了长达一个多世纪的侵略瓜分中国的屈辱历史;同时,由于清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国内阶级矛盾日益尖锐,以“太平天国”、捻军和各地回民起义为代表的农民起义风起云涌,清王朝内忧外患,风雨飘摇。尽管期间也有统治阶级内部的少数“洋务派”搞起了将近30年的“洋务(改良)运动”,试图“师夷自强”,但基本目的是要“借洋助剿”、镇压国内人民的反抗。

    2,甲午战争催生了“变法”运动。1894年,一场中日甲午海战把清王朝推向了绝境,同时也惊醒了这只“东亚病夫”式的睡狮,一大批爱国知识分子开始行动,先后有谭嗣同、康有为、梁启超、光绪(皇帝)等人发起了旨在“君主立宪”的著名的“戊戌变法”运动。虽最终失败,谭嗣同等6人甚至为此献出了生命,但是紧接着的“义和团运动”又将清王朝逼入了“向11国宣战”的被迫反抗境地,最终引来了“八国联军”公然侵略。由于清王朝在事件中愚眛错误的政策策略,再次显示了其昏庸、腐败与无能,引起国人的强烈不满,各地纷纷抵制中央政府或阳奉阴违,中央集权统治开始走向解体。最高当局不得不推行比光绪更加激进的“慈禧新政”。

    3,辛亥革命在屈辱中爆发。1911年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在多次武装起义(包括著名的黄花岗起义、广州起义等)失败后,于10月10日再次发动武昌起义,当日晚,汉阳,汉口驻军起义,紧接着湖南、陕西、江西、山西、云南、贵州、浙江、广西、安徽、福建、江苏、山东、四川等全国各省纷纷响应并宣布独立。12月2日 各省代表正式通过《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12月25日 各省代表会议在南京召开,选举孙中山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从上海赶往南京途中在常州停车,在火车站台上向前来欢迎的常州市民发表演讲,随即赴南京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正式成立。

    二、辛亥革命对中国民主进程的经验和启发

    辛亥革命在结束了中国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独裁统治历史的基础上,引导中国人民向着民主社会迈开了第一步,并为民主政治的发展积累了不可多得的经验、提供了经过实践检验的一些启发。

    (一)辛亥革命的基本经验

    1,民族之辱是发起革命的起源。如前所述,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这个一度曾为世界强国的洋洋大国,突然遭受了几千年来前所未有的民族屈辱,并一步步沦为“双半”国家。特别是甲午之辱,给中国人民带来的民族之痛无与伦比,国人在一次次忍受宰割蹂躏以后的麻木终于逐渐清醒。当人们发现,这一切屈辱都源于落后腐败的既定政治体制,于是,以推翻现政权为目标的革命就会酝酿,就会爆发。这就是说:国格受损,必有革命。

    2,阶级矛盾是爆发革命的基础。中国自进入封建社会以来的2千多年,以地主阶级为代表的统治阶级,对以农民为主体的广大人民实行政治上的高强压迫、经济上的残酷剥削,造成严重的贫富不均,导致阶级分化和阶级矛盾日益尖锐。“穷人巴造反”的铁定规律就会起作用,就会爆发革命。尽管辛亥革命表面上看来是资产阶级领导的民主革命,但资产阶级在这场革命中仅仅起了先锋队作用,真正起主力军作用的是广大受压迫、受剥削的人民群众。没有全社会人民群众的支持,任何革命就会失去社会基础,也不可能成功。这就证实了“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的道理。

    3,统一战线是组织革命的条件。辛亥革命前后中国生成了多派政治力量,或曰政治党派、政治派别。尽管这些政治派别革命的动机并不一样,甚至有很大差异,但在推翻一个腐败的旧政权上,目标是一致的。这样就有了建立统一战线的基础;一旦这个统一战线建立起来,就具备了组织革命的必要条件。这不仅在辛亥革命实践中得到了验证,在此之前的农民起义(革命)中也得到了验证:太平天国革命就是同当时的捻军和回民起义军等结成了统一战线,所以才有其一时的摧枯拉朽。这又验证了一条经验:人心齐才能泰山移,没有统一战线,革命就缺乏了社会的广泛支持。

    4,武装革命是推翻专制的保证。在顽固的封建独裁统治体制下,任何试图通过“君主立宪”之类的“和平”改良(改革)运动,都是注定要失败的。“任何反动派都不会自行退出历史舞台”、“扫帚不到,灰尘照例不会自己跑掉”(毛泽东语)。辛亥革命前的“洋务运动”、“戊戌变法”,以及在“义和拳运动”后慈禧下了“罪己诏”,搞起了比光绪还要激进的改革,但是其底线是“不准革命”。所以,一部中国封建史告诉人们,推翻封建专制制度唯一有效的方式或曰保证是武装革命,至少在中国这个特殊的国度里,是一条颠扑不破的定律。辛亥革命的十次武装斗争也对此作了注解。

    (二)辛亥革命给后人的启发

    1,先驱思想是最宝贵的。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在任何一个历史阶段,无论“民族劣根性”何等顽固,总会有率先觉醒的先驱。所谓先驱,顾名思义,是指马匹跑在前面,先走一步。这是先驱一词的字面涵义。笔者认为,从社会文化层面考察思想和行为的先驱性,是指在一个特定的国度或民族中,当人们普遍对某种思想和事物尚未认识、理解与觉醒,更未有普遍的追求行为之时,少数先进人物已经认识、理解、觉醒,并在形成一种新的认识或初步思想体系的基础上,升华为一种新的理想信仰而带头实践之,这样一种现象所具有的性质就叫做先驱性。先驱性的特征是先于大众觉醒;其作用是教育、引导、动员和带领大众认识和追求新事物,并以这种追求升华到信仰的高度,为这个新事物的实现而动员起来,团结起来,不懈奋斗。

    辛亥革命中的先驱人物,毫无疑问是孙中山,他对中国民主革命的贡献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当然,也不能否认他之前的康有为。是康有为领导了中国知识界的启蒙运动,在我国历史上首次倡导了政治体制上的中西结合,并提出了具体的宪政方案:兴民权、设议会、进行选举和地方自治等。因此,孙中山、康有为等人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驱,他们的思想精神是流芳百世的宝贵财富。

    2,政治是可以协商的。辛亥革命的第一个成果是推翻了封建王朝制度,更新的亮点出在革命胜利以后。以孙中山、袁世凯、梁启超为代表的三大派政治力量,没有像历史上历次农民革命胜利后互不相让,再用“马上功夫(战争)来决定鹿死谁手”(李公朴语),而是用政治协商来解决建国问题(这就是资产阶级革命比农民革命的先进之处),因此在短短2个多月时间里就“谈”出了一个崭新的“中华民国”。这样解决政治问题的方式社会代价最轻、成本最低。这个成功直接告诉国民:政治是可以协商的。

    3,政府是可以选举的。其实,早在辛亥革命前,中国已经开始尝试议会选举。1908年8月,清政府颁布了《钦定宪法大纲》和《逐年筹备事宜清单》及《臣民权利义务》、《议院法要领》、《选举法要领》等三个附录,规定第二年开始举行地方咨议局和中央资政院选举,计划用九年时间筹备宪法。宪法大纲基本上体现了“三权分立”的原则,并规定臣民有言论、著作、出版、集会、结社、拥有财产、选举和被选举议员等的权利。与此同时,清廷也放宽了对报刊及政党的限制。在这个“慈禧新政”下,各省都开始了“咨议局”选举。当然,这是在继续保持“中央集权”下的有限的“立宪选举”,“钦定”、“臣民”之类的用语充满着封建色彩,但毕竟向着民主跨出了惊人的一大步。辛亥革命后的选举就比它彻底多了,整个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和总统都是选举的结果。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特稿:毛泽东战略经济思想家研究
·下一篇:特稿:多维度展示城市昨天、今天和明天井冈山城市展览馆建成试运行
·特稿: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文化与旅游规划研究院专家来红安调研文化旅游资源(组图
·特稿:共悟井冈精神 凝聚青春力量——安师大携手25所高校演绎“井冈情·中国梦”(组图
·特稿:追忆井冈情怀,传承红色梦想(组图)
·特稿:专访毛主席特型演员任震龙先生(组图)
·特稿:四川华蓥:荷花绽放千姿百态(组图)
·特稿:李中权同志生平(图)
·特稿:八追寻红色足迹:洛师学子重走长征路——记洛阳师范学院“践行荣辱观,重走长征
·特稿:猴场会址工作人员赴红色景点参观学习(组图)
·特稿:百岁老红军老将军李中权遗体告别仪式在京举行(组图)
·特稿:百岁老红军老将军李中权遗体告别仪式在京举行(组图)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红色旅游网特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红色旅游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红色旅游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李晓: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文化与旅游规划研究院
特稿: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文化与旅游规划研究院
牛国艳、徐雅萍:共悟井冈精神 凝聚青春力量——安师
特稿:共悟井冈精神 凝聚青春力量——安师大携手25所
李梧铭:追忆井冈情怀,传承红色梦想(组图)
特稿:追忆井冈情怀,传承红色梦想(组图)
周璞:专访毛主席特型演员任震龙先生(组图)
特稿:专访毛主席特型演员任震龙先生(组图)
四川华蓥:荷花绽放千姿百态(组图)
特稿:四川华蓥:荷花绽放千姿百态(组图)
习仲勋会见原中顾委副主任薄一波
解放军厚葬名将张灵甫(组图)
特稿: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
毛泽东称习仲勋:“你比诸葛亮还厉害”
特稿:李讷、张玉凤等毛主席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来到毛
毛主席“粗话”欣赏
习仲勋与儿子近平、远平
毛主席语录
习仲勋生平年表
特稿:毛远新出现在邵华遗体告别仪式上(图)
毛主席身边工作人员来到纪念堂怀念老人家(组图)
特稿:首都各界隆重纪念毛主席诞辰116周年活动在京
9月9,李讷、毛新宇等来到毛主席纪念堂(组图)
特稿:李讷、张玉凤等毛主席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来
特稿:参加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集锦(组图)
特稿: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
特稿:华国锋年年到纪念堂瞻仰毛主席遗容(组图)
纪念毛主席诞辰114周年 原毛主席身边工作人员来到
特稿:毛远新出现在邵华遗体告别仪式上(图)
特稿:邵华遗体告别仪式(组图)
 
中 国 红 色 旅 游 网 版 权 所 有,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复 制 或 建 立 镜 像
建议使用分辩率1024*768浏览本站,16位以上颜色,IE5.5以上版本浏览器
冀ICP备05003408号
E-mail:js88@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