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领袖故事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题词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头条
  当前位置:新闻类>>红色联播>>正文
特稿:汝城县开展地方特色文化保护与传承的调研与思考
2013-07-29 18:30:03
作者:汝城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 华军平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论坛 【收藏】 E-mail推荐:

    一、基本现状

    (一)我县具有丰富的特色文化资源

    我县文化资源丰富,特色优势明显。自东晋穆帝升平二年(公元358年)置县,至今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经过近千年漫长的历史演绎,汝城县逐渐形成底蕴深厚、风情浓郁、具有农耕文明特色的文化体系。具体又可分为理学文化、古祠堂文化、古村落文化、红色革命文化、少数民族民俗文化等。

    1、县城 彰显历史文化名城魅力

    汝城县地处湖南省郴州市东南边陲,位于湘、粤、赣三省交界处,古有“水注三江,鸡鸣三省”,“内为衡宝门户,外抚赣粤咽喉”之美称,县城位于境内中心。县名先后改称为卢阳、义昌、郴义、桂阳、汝桂县,1961年与桂东分县而治,复称汝城县至今。悠久的历史给汝城留下了众多的文物古迹,县城现存历史传统建筑面积25.2万平方米,保存有中大街、半边街、西街、上黄门街、柏树巷等近千余米长的传统历史街区,老字号和手工作坊保留的传统工艺,展现了传统文化的面貌,每一处历史街区,犹如民俗博物馆,浓缩而又形象真实地承载着一定历史时期经济、文化、建筑艺术、城市面貌、居民生活等多方面痕迹。

    汝城有四大书院,县城占三。一是为纪念北宋理学鼻祖周敦颐而建的濂溪书院。书院坐落于县城西郊金凤岭麓,前临江水,后依青山,松涛拂耳,清爽幽静,为典型宋式四合院砖木回廊结构建筑。书院自创办以来,人文蔚起,声名远播,濂溪遗韵历久弥光,在此可以追寻道学宗主的风范;另一处是位于县城北郊的云头书院,尽管书院久经沧桑早已没有往日莘莘学子的朗朗读书声,但书院建筑仍保存较为完好,清代翰林院掌院何庆元题的“云头书院”四个大字,依旧熠熠生辉;还有一处便是位于县城中心建于清代的朝阳书院,它现为省级重点中学汝城一中的前身,因世事变迁,现难睹真容,但至今书院精神犹存,桃李满园。

    2、理学思想影响深远

    汝城是理学思想文化的发源地。北宋时期周敦颐在此写下《爱莲说》、《太极图说》和《拙赋》等著作,创立并传承理学文化,被尊称为理学开山鼻祖。 千百年来,汝城人民传承、发扬、践行理学思想,留下了许许多多的理学文化景点,成为了人们弘扬理学文化和游览观光的胜地。220年,汝城吏率其教,民怀其德,兴建濂溪书院(周敦颐世称濂溪先生)永作纪念。书院为宋式建筑,四合院砖木结构,建筑面积1618平方米,虽经800年的沧桑变迁,然薪火相传,保存至今,成为汝城人民倡导、传授和弘扬周敦颐学术思想的宝地。

    自创办以来,书院人文蔚起,声名远播,濂溪遗韵历久弥光,历代名师在此传道授业,哺贤育能,明代两广总督、太子太保朱英,闽赣布政史、监察御史范辂,开国上将朱良才、李涛等一大批理学名人脱颖而出。

    2004年汝城集资重修书院,扩建1万平方米的濂溪广场及配套设施,千古书院重放异彩。

    为彰显理学文化在汝城的传承,正逐步开发 “太保里”景点,修缮了“太保第”祠堂及附属设施、发掘了明代石马,布置了朱英展室,核证了朱英当年奋发求学的“竹园书屋”,现对外开放游观。

    3、古祠堂群久负盛名

    汝城古祠堂是江南一朵瑰丽的奇葩。2006年08月省政府将汝城祠堂群列为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8年成功通过国家专家组评审待国务院公布为国保单位。被誉为“中国古祠堂之乡” 。

    一是汝城古祠堂多。一个多民族居住的40万人口的山区小县,有280多家姓氏,保留着始于宋元、盛于明清的古祠堂710余座,大小不一,风格各异,星罗棋布,并有金山、津江等古祠堂群,有8座古祠堂列入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二是汝城古祠堂美。美在华丽、凝重、庄严,美在沧桑、古朴、久远,美在丰厚、载物、适用。从选址造型、布局朝向、风水环境到山水田林路、门坪巷房墙的整体和谐,从建筑法式型制、结构风格、取材用料到雕塑油画漆饰的精工细作,动静有致,流光溢彩,天人合一。 

    三是汝城古祠堂价值高。作为历史的遗产,是历史的见证、历史的记载、历史的浓缩、历史的标本。作为建筑的遗产,其本身、其所附、其所载、其所涉,均有深厚的文物价值,是研究古文化、古建筑、古民俗、古宗法、古迁徙不可或缺的资源。作为文化的遗产,诗词楹联赋、碑刻雕塑镂、牌匾额堂号与族谱及族训家规互为补充,相得益彰,筑起了祠堂文化的大观园。

    四是汝城古祠堂功用广。作为氏族活动的中心,是盘根念祖、慎终追远、铭志先贤、承前启后的宗族大厅;是聚会议事、协调纠纷、群文活动、婚丧嫁娶、节日喜庆的综合场所;是荟萃宗族思想、弘扬历史传统、实行道德教育的理学阵地。还曾作为封建自治法场,填补着封建皇权不下县的部分空间,起到了惩恶扬善、激浊扬清、祛邪扶正、辅佐政事的作用。

    五是汝城古祠堂底蕴深。一座古祠堂往往就是一幅历史的长卷,紧系着本宗族本姓氏的命运,缩写着来自五湖四海的汝城各姓人的沧桑和辉煌,并将宗族或远或近或大或小的祖德功业镶嵌其上,久而久之,各自浸润着不同的传统文化、社会文化、地方文化、氏族文化,渗透着不同的文化底蕴,体露着各自的文化氛围。

    六是汝城古祠堂品位足。五经世第、南楚名家、中丞公祠,太保第、诏旌第,三省堂、克复堂、敦本堂、宝善堂、陇西堂、江夏堂、雁门堂、裕雀堂,林林总总,寓意深刻。画龙点睛的堂号及堂匾,标志着家族的背景,彰示出家族的品位,是村落的标志,和谐的音符,令人驻足瞻仰、流连忘返、追思遐尔。

    4、古村落古民居别具一格

    首先汝城目前保存有比较完整的古村落面积20万平方米。较为著名的原生态古村落有城郊乡津江古村落、外沙乡外沙古村落、永丰乡先锋古村落、三星镇星村古村落、土桥镇土桥古村落、文明乡厚坊古村落、附城乡上水东古村落、马桥乡石泉古村落等。由于汝城特有的地理环境、经济发展状况、社会结构等诸多因素,使得这些古村落、古民居至今仍较为完整地保留了明清时期的原貌格局,其文化风俗、村落里居民的传统生活习俗也大多一并沿袭至今,记录了家族制度的沿革和兴衰变迁。走进它们,你会发觉这些古村落、古民居清净雅致,不事雕琢,各有风韵,古老的村落、古民居和生活在这里的村民共同勾画出一幅生动的画卷。2003年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土桥镇土桥村、金山村,永丰乡先锋村,马桥镇石泉村、外沙村,文明乡沙洲村为第三批省级历史文化名村。

    其次县城的上水东、津江、横巷、云善等地依然保留有近二十万平方米的古民居,这些古民居分别建于明代、清代、民国,以清代、民国的居多。县城的古民居,大多具有江南古民居风情,建筑结构合理,分布和谐,青砖火瓦、石灰勾缝、封火山墙,建筑构件饰以精美的木雕、石刻、泥塑,具有较高观赏价值,又有很高艺术品位,处处透现出汝城古代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5、红色文化如火如荼

    汝城是革命老区,在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无数仁人志士,为了民族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在汝城这块红色的土地上前仆后继、英勇奋斗,创建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业绩,留下了许多可以传之永久的革命文物,至今县城仍保留着1927年湘粤赣农民运动指挥所旧址、朱德与国民党第十六军军长范石生谈判合作旧址、朱德与陈毅为发动湘南起义而组织策划召开“汝城联席会议”的旧址、湘南特别军事委员会旧址、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二师师部旧址、中共汝城特别支部旧址、汝城苏维埃政府旧址、汝城农会旧址等。

    6、香火龙之乡名符其实

    汝城香火龙起源于殷商时期,至今有几千年的历史。自殷商以来,为庆祝丰收,祈求风调雨顺、平安幸福、祛邪消灾,汝城先民就以舞龙的方式来表达。至汉代,在正月十五至春农节,即二月初二“龙抬头”这段时间表演尤甚,使得社火更旺,增添了闹元霄的节庆气氛,一直传承。而后从生产劳动中获得灵感,发明创造了以稻草和龙香扎制成造型威武、气宇轩昂的“香火龙”。到明代,经过几百年的沿袭、继承和发展,舞香火龙已成为一种造型精美、技艺精湛、形态逼真、表演优美、套路清晰、富有浪漫色彩的大型民间娱乐活动。解放后,舞香火龙又被赋予了新的象征意义,出现了欢庆土改、歌颂祖国、庆祝香港和澳门回归等形式,文化内涵更丰富。 同时 现县内还留下了古时修建的龙王殿、龙王庙、龙母宫的建筑或遗址。县城东汝城六中旁有龙王庙旧门残垣。庙遗址中石门石碑尚比较完整,有对曰:“资生百谷幻风云,宣化九天新雨露”。 汝城县土桥镇香火龙以其规模之大,范围之广,造型之美,而远近闻名。自2008年被文化部首批授予“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香火龙之乡)的称号后,2012年再次荣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香火龙之乡)称号,成为郴州市唯一获此殊荣的乡镇。 

    7、少数民族文化多姿多彩

    我县辖5个瑶族乡镇,瑶族人口5.8万,占郴州市少数民族人口的70%以上,是湖南省五大少数民族散居县之一。首先反映少数民族题材的文艺作品不断涌现。高度重视瑶族文化的传承、发掘和作品创作工作。一是组建少数民族歌舞队。现已组建五支少数民族歌舞队,他们白天农作,晚上教村民歌舞,使少数民族文化得以发扬光大。二是挖掘整理了瑶族歌舞。投入人力、物力、财力,收集各种山歌、谚语、民间故事与民间传说、民间音乐、民间戏剧舞蹈等,挖掘整理了瑶族歌舞“舞春牛”、“纸马歌”,使独具本地特色的民族文化得以发展与创新。三是加大瑶族特色村寨建设。以三江口瑶族镇为例,通过新建瑶族一条街,将瑶族文化元素融入到特色村寨建设中,以民族文化为依托,将全县独特的人文景观、民俗风情同生态旅游巧妙结合起来,使民族文化得以展示。其次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受到高度重视。通过深入挖掘,2009年《汝城翘脑鞋》成功申报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现正在申报省级保护名录,2010年《畲族民歌》、《汝城山歌》成功申报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舞春牛》等一批少数民族非遗项目列入县保,我县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已基本得到有效的传承、保护、弘扬、展示和宣传。其三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文物保护成效显著。认真开展了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文物保护和维修等工作,通过组织实施一大批文物保护工程和进行考古调查与发掘,取得了重大成绩。通过三次大规模的文物普查,特别是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基本掌握了我县民族乡镇不可移动文物的数量、分布和保存状况。同时,还开展了全省可移动文物的调查和数据库建设,掌握了民族地区馆藏文物的基本情况。2012年争取省财政厅第一批专项资金70万元,对延寿瑶族乡李涛等故居进行了维修和陈列布展;目前正积极争取第二批专项资金。

    (二)我县打造特色文化品牌的做法

    文化是一个地方的灵魂和气质,是区域综合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打造文化品牌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内容,是塑造城市个性魅力、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举措。近年来,汝城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借助丰厚的文化资源,着力打造文化品牌,提升文化软实力。

    1、精心梳理和总结汝城特色文化

    一是立足汝城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不断挖掘整理汝城特色文化内涵。近年来,正式出版《汝城古祠堂》、《沧桑古迹》等文化书籍,对我县旅游文化做了一次系统的归纳整理。二是立足汝城深厚的理学文化特色,开展理学等文化的研究与梳理,出版《汝城濂溪书院》,组织召开全国性的“古祠堂保护研讨会”、“周敦颐理学思想研讨会”。三是深入挖掘我县红色文化资源,出版《红军长征在汝城》、《从工农革命运动到引发湘南起义》等系列丛书,策划召开高规格的“湘南起义旧址群保护利用”研讨会。投资68万元对汝城会议旧址、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二师师部旧址、朱舜华、朱子奇故居进行了维修和陈列布展。争取省财政厅第一批专项资金70万元,对李涛、朱良才、宋裕和故居进行了维修和陈列布展。同时今年将津江红色景区成功申报为湖南省红色经典旅游景区。

    2、精心开展文化遗产保护工程

    以“传承、保护和弘扬”为目标,开展了全国统一部署的“第三次文物普查”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等重大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对汝城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了全面挖掘。通过数年努力,我县的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重大突破,汝城古祠堂群、绣依坊、石泉古民居建筑群(牌坊、楼阁)等一批文物古迹得到国家、省、市或县的保护,《汝城香火龙》、《汝城翘脑鞋》、《土法造纸》、《汝城山歌》、《畲族民歌》及《舞春牛》、《纸马歌》等十多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列入国家、省级及市县保护名录,编纂出版《香火龙》、《汝城民间趣闻轶事》等文化书籍。

    3、认真培育建设特色文化品牌

    我们以省级历史文化名城为平台,以濂溪文化为背景,确定 “濂溪风”作为我县的文化品牌来培植,以此来统领全县的文化活动。 “濂溪风”活动涵盖广场文化、社区文化、农村文化的各方面,有群众每天参与型的,也有表演比赛型的;有现代气息型的,也有历史文化型的;有娱乐型的,也有学习研究型的。一些学习研究性的活动,如“文化沙龙”、“理学文化展示”、“汝城文物的保护利用研究”等,吸引了一大批文人学究参加,以此为引领,成立了“汝城县历史文化研究会”和“汝城古祠堂保护协会”,对提高本地的文化艺术水平、挖掘汝城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保护文化遗产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三)我县打造特色文化初步成效

    1、文化产业,初具雏形

    我县原有文化产业仅有网络文化服务、文艺演出与娱乐资讯服务、印刷企业与文化用品商店等,布局分散,规模较小。近年来,我县立足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优势,把建设“生态文化旅游强县”作为转方式调结构和建设“两型”社会的首选朝阳产业,切实加大项目、资金、政策倾斜扶持力度。一是以九龙江国家森林公园、热水温泉旅游度假区等为龙头,着力打造精品文化旅游景区和吃、住、行、游、购、娱“一条龙”文化旅游产业链。开发林竹面积230万亩,发展竹木加工企业10多家,发展兰花、金银花等观赏性文化产业种植面积2000多亩。发展规模生态文化休闲农庄36家,年接待游客10多万人次,直接营业收入700多万元,带动相关农产品经营收入近2000万元,促进从业人员人均增收3000多元。热水福泉山庄投入1000多万元进行全方位提质改造,新增各种套房89间,进一步提升了景区品质与接待能力。二是本着“一手抓管理,一手抓繁荣”的原则,积极培育文化市场。汝城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发展美术装裱、古玩收藏、艺术品制作等市场,具有很广阔的潜力。对演出、文化娱乐、互联网上网服务等市场,我们也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积极进行规范和引导,使其走上健康化、规范化、规模化的轨道。目前,文化产品已经开始越来越丰富,报刊、书籍、音像制品、文艺演出、书画展、旅游观光等,纷纷走进汝城人民的日常生活中。三是鼓励社团组织,宣传文化,发展文化产业。现在我县文化社团有10多个,象摄影家协会、书法家协会、作家协会、奇石协会、诗词楹联民艺协会等群众性文化团体,引导群众文化消费,越来越多的企业与个人支持和参与到文化产业中来。四是立足资源优势,打造文化精品工程。以建设九龙江国家级森林公园为契机,依托特有的森林文化,投入8450万元,先后完成了九龙江国家森林公园的南大门、公园文化广场、青龙峡等景点等10个项目,完成游道建设8公里。并对 “神龟啸天”、“龙潭瀑布”两大景点进行了精心打造,大力挖掘景点背后的自然、人文价值。与此同时着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县城,努力提高我县城市文化品位,采取BT模式投资4200万元,将九塘江-濂溪书院文化长廊进行全面建设,极大地丰富了城市文化内涵。

    2、节庆活动,规模空前

    其一持续开展了24年之久的“湘粤赣边汝城、仁化、崇义三省三县文化交流”活动又有新拓展。举办迎新春美术、书法、摄影联展和文艺汇演,继续编辑出版了三县文艺刊物《南岭风》。各种文艺作品的时代性、艺术性大有长进。还开展了相互到对方边界乡镇送戏下乡演出,有时也参加对方县的节会演出活动,为增进三省边际和谐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全国罕见的文化现象。其二成功举办了《锦绣汝城》—汝城县经贸洽谈暨四大家机关乔迁庆典、《生态汝城 魅力瑶  乡》—汝城民族乡镇成立20周年暨旅游文化经贸节、《美丽汝城  高速起航》—2012年中国(湘粤赣)“红三角”文化生态旅游节暨厦蓉高速公路通车庆典等全县性的大型文艺演出活动,每次演出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感染力强,规模和水平都属空前。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特稿:上杭各大景区纪念馆博物馆成为学生暑期充电最佳去处
·下一篇:特稿:红七月,云南曲靖市,党旗辉映珠江源(图)
·特稿:赞《东方红》联
·特稿: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文化与旅游规划研究院专家来红安调研文化旅游资源(组图
·特稿:共悟井冈精神 凝聚青春力量——安师大携手25所高校演绎“井冈情·中国梦”(组图
·特稿:追忆井冈情怀,传承红色梦想(组图)
·特稿:专访毛主席特型演员任震龙先生(组图)
·特稿:四川华蓥:荷花绽放千姿百态(组图)
·特稿:李中权同志生平(图)
·特稿:八追寻红色足迹:洛师学子重走长征路——记洛阳师范学院“践行荣辱观,重走长征
·特稿:猴场会址工作人员赴红色景点参观学习(组图)
·特稿:百岁老红军老将军李中权遗体告别仪式在京举行(组图)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红色旅游网特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红色旅游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红色旅游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李晓: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文化与旅游规划研究院
特稿: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文化与旅游规划研究院
牛国艳、徐雅萍:共悟井冈精神 凝聚青春力量——安师
特稿:共悟井冈精神 凝聚青春力量——安师大携手25所
李梧铭:追忆井冈情怀,传承红色梦想(组图)
特稿:追忆井冈情怀,传承红色梦想(组图)
周璞:专访毛主席特型演员任震龙先生(组图)
特稿:专访毛主席特型演员任震龙先生(组图)
四川华蓥:荷花绽放千姿百态(组图)
特稿:四川华蓥:荷花绽放千姿百态(组图)
习仲勋会见原中顾委副主任薄一波
解放军厚葬名将张灵甫(组图)
特稿: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
毛泽东称习仲勋:“你比诸葛亮还厉害”
特稿:李讷、张玉凤等毛主席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来到毛
毛主席“粗话”欣赏
习仲勋与儿子近平、远平
毛主席语录
习仲勋生平年表
特稿:毛远新出现在邵华遗体告别仪式上(图)
毛主席身边工作人员来到纪念堂怀念老人家(组图)
特稿:首都各界隆重纪念毛主席诞辰116周年活动在京
9月9,李讷、毛新宇等来到毛主席纪念堂(组图)
特稿:李讷、张玉凤等毛主席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来
特稿:参加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集锦(组图)
特稿: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
特稿:华国锋年年到纪念堂瞻仰毛主席遗容(组图)
纪念毛主席诞辰114周年 原毛主席身边工作人员来到
特稿:毛远新出现在邵华遗体告别仪式上(图)
特稿:邵华遗体告别仪式(组图)
 
中 国 红 色 旅 游 网 版 权 所 有,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复 制 或 建 立 镜 像
建议使用分辩率1024*768浏览本站,16位以上颜色,IE5.5以上版本浏览器
冀ICP备05003408号
E-mail:js88@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