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式是妇女头部的重要装饰,能增加其仪容的俊美。“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古人就这样开始着年复一年每天的日常生活。一把桃木梳,梳理着千年的悠悠岁月。若说起中国发式的演变当从先秦开始。
先秦时,男女传统的发式是将头发挽结于顶或脑后,用笄固成髻,束发或“髻”便从此开始成为中华民族的传统发式。随着汉儒文化逐步形成,头发的样式也烙上了儒学的烙印,男子成年要举行“冠礼”,女子成年要举行“笄礼”。男子加冠,女子箸笄之后才可成家、出嫁。歌曰“谁把你的长发盘起,谁给你做的嫁衣”其背景便由此而来矣。古代妇女发式造型的变化,极为富丽而多姿,历代相承,不断变化,从简至繁,又从繁复简,往返交替,有关记载甚多,《北史•齐本纪》:“世祖武皇帝时,妇人皆别发髢以作假髻”。仅就《髻鬟品》记载就不下百余种。发名皆是由发型与首饰寓意而命名,绰号虽多,按其编法与发式可概括为几种基本类型,发型皆是结鬟而成,有的耸立头顶,有的倾向两侧,有的平展,有的垂挂,妇女自身头发有限,往往加上‘假发’,首饰等,巍峨华丽。简述于下:
结鬟式:据记载:相传汉武帝时,瑶池王母来会,诸仙女之发髻皆异人间,高环巍峨,帝令官妃仿效,因此号为“高鬟望仙髻”,配饰有各种珠宝,金簪、风钗或步摇,就更华丽高贵。该发型有一至九鬟,是最尊贵的发式,多用来表示神话中之仙女,皇后贵妃与贵女流的发型及未出室的少女也可采用,但装饰不宜过分华丽,这种发式秦汉两代及秦以前各代颇为盛行,汉以后各代多崇为仙女发型,名流仕女也有采用。其形式有高鬟,有乎鬟,有垂鬟,有在头顶,有在两侧,鬟数也可随意结扎而定,变化很多,可灵活运用。
拧旋式:是汉代末期始创的又一种发式,据记载为甄后所创,后相互崇向而逐渐流行。该发式的编法是将头发分成几股,象拧麻花似地把发蟠曲扭转而缠盘在头上。据记载:甄后入魏宫时,宫中有一绿蛇,甄后每日梳妆对镜帖花时,此蛇则盘缠成形,甄后仿效而梳成为髻,每天皆因蛇形变化而梳髻不同,因而号为“灵蛇髻”。发型灵活生动又饶有风韵,为神女与未出室的名贵女流所好用。这种发式变化的形式很多,可拧可盘,旋扭于头顶、头侧,头前,变化生动舒美,在古代仕女画中尤为多见。造型时可灵活运用盘叠式这种发式在唐代的绘画、雕塑与墓壁画皆可见到,唐武则天的孙女永泰公主李惠仙的墓壁画中,有很多盘叠的螺髻。据记载;唐长安的妇女好梳盘桓髻(即螺髻)回,其形高耸而不走落,号为螺髻。在长安风靡一时,这种“螺髻”主要以盘叠形式梳盘作成,其法是将头发用丝线分股拢结系起,然后采用编、盘、叠等手法,把发髻盘叠成螺状,放置在头顶或两侧或前额与脑后,也可随意盘叠各种形式。这种发型秀丽而富有装饰性,在王渔洋之诗赞有“青螺如髻秀堪餐”,按盘叠之方法,可作出各式各样的螺謦。在造型中可随心所欲更灵活运用。
反绾式:这类发式据段成式之《髻鬟品》中有魏武帝宫中的宫妃梳反绾臀的记载,隋唐这种发式也甚为流行,在《妆台记》中记有“唐武德中梳半翻髻,反绾髻,分髫臀”。巧妙将头发拢高翻绾而成,也属于高髻的发式,其制法是将头发往后拢结,用丝线结扎,再分若干股,翻绾出各种式样。有的梳编成惊鸟双翼欲展的样子,称为“警鹄髻”,也有梳编成单刀或双刀的样子,称为“翻刀髻“”,也有将多股的头发翻绾成花式,称为“百花髻”。其形式与手法甚多,皆靠拢结翻绾或反绾而成。这种发型多为宫妃、名贵女流所好用,未出室的少女常在反绾的髻下留一发尾,使之垂在肩后,称为“燕尾”,亦称“分髫髻”。历代的称呼虽不相同,但其基本发式还是相似的,在造型时,可灵活变化与相互参考。
结椎式:这类发式在古代妇女的发型中,最为普遍,采用最广,历代都有采用,延续最长,从商周、秦汉、隋唐、宋、元、明、清等历代皆沿用。只是发型的高、平,低,及结椎在前后、左右、等变化略有不同而已。这种发式的梳编法,是将头发拢结在头顶或头侧,或前额与脑后,在扎束后挽结成椎,用簪或钗贯扣住,可盘卷成一椎、二椎至三椎,使之耸竖于头顶或两侧。据记载:梁翼之妻孙寿将结椎置于头侧,并使其下堕,称为“堕马髻”,亦称‘梁氏新妆’,朝野上下曾风行一时。赵合德入宫时将发卷高为椎,称为“新兴髻”。梁鸿之妻孟光好梳“椎臀”。这些发式皆是结椎式的变化所致,掌握其梳编法,就可变化或创制各式花样的椎髻。在造型时可灵活运用,各式椎髻多为已婚少妇所用。
对称式:这类发式从秦汉一直沿用下来,历代皆有采用,其典型的发式是“双丫髻”与“卯发”主要是宫廷侍女、侍婢、丫环的发式,据传秦始皇令宫廷侍女梳双丫髻,穿背子与衫,历代沿继袭用,一直至清代仍是不变。这种发式是将头发从顶中分两大股,往两侧乎梳,并系结于两侧,再挽结成两大髻,使其对称放置在两侧。也可对称结鬟,使之垂下,普遍为民间少女所好用。还有一种童发,男女皆可通用,因其形似“丱”,故称“丱发”,其形制是将发分成两大股,对称系结成二椎,放置在左右两侧的头顶上,并在髻中引出一小绺尾发使其自然垂下,最长可至肩,为历代童发的主要发型。
加以说明“蝉鬓”、“博鬓”,这两种不是发型,但是各种发型必需配备的两种鬓式。蝉鬓,据记载是魏文帝曹丕的宫人莫琼树所制,它是两鬓的装饰,将两鬓梳得很薄而透明,形如蝉翼,故称“蝉鬓”,古诗中形容妇女常有“云鬟雾鬓”之句,薄而透明的蝉鬓与厚而高实的发式结合与对比,使妇女的发型富于变化而别致。《舆服志》皆规定宫中的后妃要博鬓,品贵夫人也须博鬓,博鬓即以鬓掩耳,或往后拢掩半耳,是一种礼仪的鬓式。妇女最常见的发型,按其梳编规律分为以上六大类,在造型时,可依据各类的梳编法,采用髻、鬟、盘、绾、叠、拧,结等手法,梳编出更多的发式,并根据朝代、身分、年龄,个性、崇好等结合而运用,就能创制较好的妇女发式。
清朝的末年起,风风雨雨的这近百年,中国让世人认识到了她的毅力,见识到了她的强大。在此仅以发式作为一个着手点,解剖牵引出妇女的眼界变换。全国的女性,无论老幼.尤其是贵族仍旧保留着传统——梳髻。这类传统的发髻以高盘云髻为美,但是这种发式梳理十分复杂。头饰以珍珠翡翠为主,苏州样式、京式、洋式轮番登场。“压鬓之花,向俱来自苏州,常自天津店开,无不以京式为贵,钗虫蜡凤,拗一铜丝,绾以彩缕,日新月异,花样无穷,近亦有烧料者,则泰西人为之也。”发式是旧时女子因封建礼教束缚而形成的一种特殊形式,随着清皇朝实施闭关锁国的政策,因此这对于处在清朝末期向民国过渡的这一特殊时代的女性,尤其是上海女性来说,更是摆脱封建统治的代表。在清末,长鞭子发式,就代表一个王朝的记忆。正当全国还保留着清朝满人的马褂、盘头的贵族发髻时,上海的一些普通妇女一换成了便于生活与劳动的一般较为简单的后发髻式,上海的妇女率先走了冲出封建包围圈的道路。
1915年前后,伴随着反对清政府的行动日趋白热化,在男人中流行剪辫子的运动,也能见到不少女子的身影,但很多女子很快就蓄起了长发。民国初年,妇女流行梳发髻。坠发髻是流行最广的一种,还有一种名叫“辫子头”的发髻,它是先将头梳成辫子,然后再盘起来,这种发髻很坚固,不易松散,所以梳的人很多。世俗中开始出现了引领时尚潮流的先驱,再一次把妇女发式的进化,领入了一个新的潮流。1920年,各种新思潮、新生事物如潮水般涌入到中国的腹地。社会风俗趋向民主、科学化,“冠礼”、“笄礼”废弃。南京国民政府将改良旧风俗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来抓,“晓示人民一律剪辫”,旋即剪辫之风席卷全国。于是,保持了300余年的男子蓄发的风俗被革除殆尽。上海的青楼女子为了标新立异,吸引市民的注意,除了脑后梳髻之外,还在额前留一簇头发,称为前刘海。很快就在各阶层的妇女中间流传开了。再有的就是垂丝式了,它是将额发剪成半个椭圆形,垂挂在眉心间。宛如新月,由极短逐渐加长,在当时很受青楼女子喜爱,有资料表明,中国女子剪发是受了西方电影的影响,首先剪发的是电影演员、戏曲演员以及另一部分的青楼女子。女子剪发后,新的头饰应运而生。时文谓:辛亥革命后,开始流行在脑后梳一条大辫子,女学生大都是这种方式。为了在简单朴素的发式上翻出花样,她们在辫梢上编入较为考究的辫穗,这种辫穗用各种颜色的丝绸做成,长长的,垂在身后。
在西方文明的影响下头发洋化明显,到了20年代中期,短发又开始在妇女中流行了,不过常常用珠玉或缎带做成发箍套在头发上,有时也会戴一顶像钵一样的用绒线编制的小圆帽。西方妇女的烫发传到了上海。于是,各种身份,各种年龄的女子都烫起了头发。那时烫发用的试点烫剂,一个大大的类似锅盖的盘子垂挂着几十个电夹子,用电夹子夹在卷起的头发上,然后通电。那样丑陋奇怪的电烫机吊在头顶上,是很可怕的,但是爱美的女性没有被吓退,发而趋之若骛。为脱掉封建的帽子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当然烫的发型也有时尚的变化,30年代烫的头发仍然很短,从额前到脑后纵向地烫出许多波浪来,浪头较小,密密地一轮一轮紧挨着,这是当时国际上较为流行的发式。等到了40年代,烫发的发式多了起来。有把头发做成一个个香蕉形垂挂在脑后的,有额前反翘,后面做成大波浪型的。有的前半部不烫,后半部烫成一圈反翘式的。也有将满头头发烫成一个个小圆圈再梳直的。真是千姿百态,数不胜数。正如上海人有句俗话,叫“噱头噱在头上,蹩脚蹩在脚上”可见发型对女子多么重要。只是头发与政治的日渐疏远却着实让人松了口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