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机要系统革命传统教育基地”、中共重庆市委创先争优“群众满意窗口”等称号,2012年创建成为国家一级博物馆。
一系列殊荣仿佛就是一面镜子,照出了重庆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在红岩精神的传承之路上的辛勤与不懈。
“我们都是被红岩精神影响的一代人。”红岩联线管理中心主任吴绍阶谈到,“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不能忘记红岩,不能忘记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先烈们留下来的精神财富。作为红岩传人,我们有信心将红岩联线做大做强,把红岩精神从历史领域推广至现实社会精神生活领域。”
2
文物保护成效凸显 研究开发硕果累累
一件文物的命运,足以看出一个时代对历史的态度。
重庆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从建馆之初的几处文物遗址发展到现有文物遗址42处、对外开放24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个、重庆市文物保护单位1个),对重庆文物遗址的保护和利用做出了积极贡献。博物馆每年投入专项资金用于收集文物资料,所涉地域不仅包括国内10多个省市和台湾地区,还涉及美国、加拿大等国,其内容涉及红岩文化、统战文化、抗战文化,不仅大大增加了馆藏文物和史料的数量,极大地丰富了展陈内容,而且进一步拓宽了研究发展领域。
据悉,目前重庆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馆藏文物已经突破10万件。其中一级文物227件,二级文物284件,三级文物2749件。
为了把研究成果社会化、效益化,重庆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选择了观众最容易接受的形式,把成果转化为图书、展览、电视片、戏剧等多种形式,制作红岩革命纪念馆基本陈列《千秋红岩》、歌乐山革命纪念馆红岩魂陈列馆基本陈列《红岩魂——白公馆、渣滓洞革命先烈斗争事迹》、中国民主党派历史陈列馆及各景区复原陈列展览20余个;出版发行了《魔窟》、《信仰的力量》、《忠诚与背叛》等图书20余部;创排展演剧《红岩魂形象报告展演》、京剧《张露萍》、话剧《幸存者》等经典剧目10余部;自主拍摄《生命作证》等专题片等,逐步形成红岩产业群,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正是有了这样的产业消费,在2008年实行免费参观后,重庆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将市场经营的理念移植到文博事业的管理中,了解掌握观众需求,培育潜在的观众群体,收入不降反升,很多观众在参观完景点后踊跃购买书刊、光盘、纪念品等特色服务项目,填补了门票收入空缺,实现创收。“只有占领市场,才能占领头脑。市场的主体是由消费者组成的,争取更多的潜在消费者,不断拓展消费空间才是我们在市场中取胜的关键。”朱军深有感触地说。
3
宣教活动丰富多样 多种平台有效整合
4月,又到清明节。天气很配合地飞起了纷纷细雨,淅淅沥沥。
“每年的清明,学校都会组织我们到歌乐山革命纪念馆来悼念英烈.。作为少先队员,我们在祭奠各位英烈的同时,发自内心地敬仰他们,要向他们学习。”今年清明节,一名参加活动的学生由衷地说。清明节期间,市内各级各类学校纷纷组织学生前来参加“清明祭英烈”活动。
重庆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每年要组织很多类似的活动,如“11·27”纪念活动、“新兵入伍宣誓”、“新生入学宣誓”、“十八岁成人宣誓”、“红岩诗歌朗诵”、“红岩杯少儿文艺调演”、“山里娃娃看红岩”等,让大家都有机会了解红岩,学习红岩。
此外,为丰富参观内容,吸引源源不断的观众,还推出了特色参观项目,在参观区开展“红岩广播故事会”、“红岩诗歌经典颂读”、“点火仪式”、“夜游白公馆渣滓洞”、现场情景剧表演等特色内容。
&n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