忧国忧民,发愤读书 董秋农(1910-1939) 原名董万丰。出生于金县二十里堡韩家村(今大连市保税区)。少年时曾在二十里堡私立小学、南金书院读书;1926年于旅顺第二中学校就读。中学时代,他经常问道:“大连是我们中国的地方,为何日本人来统治?”“家乡的父老乡亲们,为何过着牛马不如的贫穷生活?”“中国人和中国学生总是受日本宪兵的监视和压迫?”在青年时代,忧国忧民,反抗压迫,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爱国主义思想在他的头脑里深深的扎下根来。1928年在旅顺二中读书时,为反对日本统治,他组织同学教训欺压中国学生的日本校役; 1929年,为了抗议校方随便开除中国学生等暴行,董万丰再次组织领导学生罢课,他坚持把斗争进行到底,拒不响应校方的“返校复课”劝说,继而被迫转学"北平弘达中学"(今北京二龙路中学)学习。1933年怀着“科学救国,经济救国”的理想,考入日本神户商业大学经济系。留学期间,接触到马克思主义思想,积极参加爱国进步活动,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本性有了理性认识。
1937年1月他以优异的成绩获得“商学士”学位毕业,但放弃了校方分配,毅然回到家乡。摆在他面前的出路何在?走向何方?当时,东北三省沦于日本帝国主义之手,凭董万丰的学历和一口流利的日语,只要愿意出卖灵魂,甘心做亡国奴,是不难谋个一官半职,飞黄腾达的。然而,当他回到家乡后,看到家乡在日本帝国主义的残酷统治下,人民依然过着牛马不如的生活,这位忧国忧民的热血男儿,决心寻找一条救国救民的光明之路。光明在哪里?在中国的大西北。延安的红星,照亮了黑暗的中国大地,召唤着董万丰追求真理的心。董万丰毕业回来只在其二姐董万青家小住3天后,便在二姐的支持和资助下,带着二姐给他的50元日本票和一床新的俄国毛毯,瞒着年迈的父母,毅然绝别了相识多年的热恋女友秘密出走,矢志不移地寻找救国救民的道路。1937年3月,当董秋农千辛万苦地来到了山西太原时,他已身无分文,无法再继续前进。于是,他就寄身山西省太原西北实业公司当雇员,边工作边等待时机去延安。 西北实业公司是山西“土皇帝”阎锡山官办的。经营煤矿和工厂,实力还算雄厚,待遇也不错,每月100多元山西票子,并和旅顺二中的同窗学友张有萱两人合租一座五间正房的小院,还雇了一位厨师。但是,仰人鼻息做一个公司雇员,混进于小市民中间,过浑浑噩噩的生活,不是董万丰的愿望。他的心里始终牵挂着沦落在日本帝国主义统治下的东北父老乡亲,他不愿这样碌碌无为的生活,他把这里只作为暂时的栖身之所。董万丰在政治上是敏感的。他认识到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参加八路军把日寇逐出中国,才能拯救故乡的土地和人民。他经常给好友张有萱讲有关共产党的事,经常带他到太原街头去听八路军干部讲演,看抗战文艺演出。每当看了《放下你的鞭子》等街头演出,听到《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等救亡歌曲时,他们都禁不住热泪盈眶。董万丰对张有萱说:“西北实业公司虽是栖身之地,但决非久留之地。他们不能忘记东北大好河山还在敌人手里!不能忘记故乡旅大的父老同胞! ”
“三找八路”,踏上革命征途 “七·七”事变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董万丰义无反顾,下定决心投笔从戎,参加八路军,奔赴抗日前线。于是,他带着同窗好友张有萱去找八路军,也便有了三找八路军的感人事迹。
第一次,董万丰2人去听八路军驻太原办事处主任彭雪枫同志的讲演。讲演之后,他求见彭雪枫同志,提出参加八路军的要求。彭雪枫同志要我们去找八路军驻太原办事处,但办事处却拒绝了他们的请求。
董万丰没有因受到挫折而灰心,还要继续要求参加八路军。为了活动方便,他们2人暂时离开西北实业公司,住到一个旅店里,不上班,也没有请假。他们2人再次找到八路军驻太原办事处,要求参加八路军。这次见到了南汉宸同志,当听说2人是旅大人,东北籍的大学生,就建议他们先参加太原的东北救亡总会。对他们参加八路军的要求,还是婉言拒绝。
没想到参加八路军还这样难。但是,虽然一再被拒绝,董万丰的决心没有动摇,反而更加坚定。同时他理解,在当时非常时期,象他们这样出自日本官办大学里的毕业生,西装革履的打扮,冒冒失失地要求参加八路军是难免引起疑虑的。于是,他把分头长发剪成光头,脱掉西装革履,换一身粗衣布鞋,又第三次一起走进八路军驻太原办事处。见到南汉宸同志后董万丰慷慨陈词,诉说了他们追求真理的艰难曲折的经历和为民族解放事业献身的决心,并表明,自己虽是日本留学生,但个人是东北沦陷区青年,身受日寇迫害,心向抗日的共产党,千辛万苦来到太原,目的就是参加八路军打日寇。“你们为什么一再不接收。难道一个青年留学日本,就是汉奸卖国贼吗?”他说到这里痛哭不止。 南汉宸被董秋农的情真意切,声泪俱下的陈词感动了,也相信了2人的陈述,立即向正在太原的周恩来副主席请示。周恩来副主席当即批准他们2人入伍并给他们开具了去中国共产党抗日前线的第一个军事指挥中心——山西五台县河头镇南茹村的介绍信。他们的愿望终于实现了。
董万丰入伍后,组织上根据董万丰2人学业专长,分配到八路军总部敌工部从事搜集、翻译日文资料工作,出于工作需要,改名为董秋农。古人云:朝闻道,夕死可矣。董万丰一旦找到真理,走上革命道路,就以忘我的精神拼命的工作,不管工作条件怎样艰苦,他都是愉快地完成任务。他对工作认真负责,一丝不苟,夜以继日,将搜集和查阅的大量日文资料,及时准确地翻译出来,并加以个人留学日本的经历,做出判断,为总部领导研究分析敌情、指挥作战部署起到非常重要的参考作用。著名的“平型关大捷”所获的日文情报和资料的翻译,就有董秋农等的功劳。为了瓦解敌军士气,他呕心沥血,细心推敲,编写了大量针对日军的宣传品。还经常亲自刻版、印刷、散发和张贴传单。行军时,他在墙壁上涂写大标语,然后赶上队伍;到了宿营地,为了深入群众了解情况,他又不顾疲劳经常一个人翻山 越岭,披星戴月,步行到几十里外的村庄去搜集资料。董秋农专心致志的工作精神,在部队中传为美谈。有一次,朱总司令来到他们工作的房间,为了不惊动他们,他把警卫员留在门外,一个人悄悄进屋,靠铺盖卷上静静地等着他们。2人聚精会神地伏案工作,没有发觉,直到他无意中抬头,才发现总司令。朱总司令看了我们翻译的材料,点头称赞。 为此,朱总司令向全军通报,对他进行了嘉奖。董秋农因工作出色,多次受到朱德总司令的称赞。 1938年初,在朱德,彭德怀的介绍下,董秋农光荣地加如了中国共产党。
战地攻心,独创喊话见成效
1938年,八路军总部决定“挑选得力的政治工作干部组成巡视团,深入部队检查工作”。董秋农被组织选派到冀南平原,深入部队检查工作,重点是检查党的工作、干部学习、部队的政治教育、对统一战线的认识和执行情况、总结部队政治工作经验等。并追随当地领导在前线与日寇作战。董秋农发现,八路军的对敌喊话内容“缴枪不杀,优待俘虏”虽是正确的,但瓦解军心的力量不够。
董秋农从前线回来后,向朱总司令提出了自己的意见,把个人在留学日本期间,接触到的日本反战诗人与谢野晶子的有名诗句,应用在对敌作战前沿阵地,向日军用日语喊话,以此配合我军对敌的“缴枪不杀,优待俘虏”的喊话。
朱总听后,认为这套办法很新奇,可以试一下,立即批准他召集一个对敌喊话小组,人数在一个班左右,由他负责领导,让这些人练习日语,向日军喊话。喊话的方式,由我军士兵用日语朗诵与谢野晶子反战经典名诗《你不能这样死去》------“啊,弟弟啊!在战争中你不要死去!去年秋,你父亲有病死了,留下你的母亲,痛苦地把亲儿送到前线,而她独身空居。 有谁在门帘后,暗暗涕泣,竟是燕尔婚媳。梦魂不忘音容在。相伴十月两相离,清冷少女这颗心,如有此生独有你。呜呼!又有的谁可依?劝君健在莫死去!” “日本士兵们,原文的诗很话长。我们只说重要的几句,就是‘劝君健在莫死去’。请你们不要再为日本军阀卖命了。赶快把枪口向天上放,寻机会到我们这里来,活下去,以后和你们全家团聚!”
董秋农这套对敌喊话的内容与方式一经在前线实验,效果非常好----对方阵地一下子枪声没有了,日本士兵都不放枪了,阵地一片沉寂。
董秋农的战场喊话成功,经总部研究批准,向全军推广,从各地送上来的汇报,说明效果明显,并已有不少敌军士兵在战场上逃跑前来投诚,总部又根据董秋农的请求,组织投诚的日军士兵进行对敌喊话训练。以后,阵前喊话,全用日本士兵来做,由日本人来对付日本人,其效果更好。
挺进冀鲁边,健全“敌工部”
1938年夏,董秋农完成八路军总部巡视团检查工作以后,他随肖华所率三四三旅政治部和教导队的百余干部,于同年9月27日到达敌我争夺激烈的冀鲁边地区。于10月,经统一整编的抗日武装力量,组成以肖华为司令员兼政委的“八路军东进抗日挺进纵队”,董秋农被任命为政治部敌工部长。董秋农到达冀鲁边后,从敌工部门只有他一个人开始,在建立“挺纵”过程中逐步健全了组织。当时冀鲁边地区发生旱灾,日军又即将开始“扫荡”,环境十分险恶。但他斗志昂扬,不怕艰难困苦,始终和战士同甘共苦。看到部队条件艰苦,他就经常写信给在家乡他最信任的二姐,让她回信时多带点东西来还有钱,说他“这里的朋友多,总是不够用。”而他的二姐也始终冒着残酷殖民统治的危险,默默的满足他每个要求:毛毯、钱甚至还有吃的都源源不断的送往了不知名的每个地方。他享受旅长待遇,但却把配给他的勤务员主动辞去,送到部队需要的岗位,帮助挖交通沟。他生活俭朴,从不摆知识分子架子,战斗时身先士卒,作战时宣传我军政策,瓦解敌军斗志。他率先建议部队官兵学喊“缴枪不杀”、“优待俘虏”等日语短句,得到了挺纵领导的大力支持。“挺纵”的学喊话活动,是全军开展较早的,也是较好的。为了使部队迅速学会对敌喊话,使其在战场上发挥作用,他下连队亲自任教,亲自上战场对敌喊话。有的老同志至今能将学习的歌诀一字不差的默写下来;有位老将军,当年是董秋农亲自教的,现在虽不知是什么意思了,但能清晰准确地喊出来。在当时没有扩音设备的条件下,他采取到作战前沿领喊,甚至抵近敌人喊活的办法,使战场对敌喊话的效果大大提高,产生了动摇敌军士气,瓦解破坏敌伪军战斗力的作用,为部队夺取战斗胜利起到重要作用。“董秋农不仅亲自下连队教喊,而且亲自上战场领喊。在当时没有扩音设备条件下,必须抵近敌人,这是需要牺牲精神的。而他“一听到打仗,就带着几个人跑上去。”他采取各种灵活有效办法,持续地、积极地组织对敌展开政治攻势,以动摇敌伪军心士气、破坏削弱敌伪军战斗力。当时,敌军上级为了应对我军的战场喊话,阵前不让我军有喊话的时间,一对阵就是猛打猛冲,以枪声、炮声压住我方的喊话。
董秋农针对上述情况,亲自领导喊话小组刻写、印刷、散发、张贴反战材料,包括我军优待俘虏政策、国内外形势等等。他还印发了“特别通告证”,凡日军士兵手中持有此证者,可以立即受到我军及地方政府的欢迎和收留。并派人把这种“特别通告证”散发在日军行军途中、宿营地、碉堡以及日军常驻地的大街、小巷。
我军对敌的各种措施,把日军上上下下的关系闹得非常紧的张,上级军官不准下级士兵阅读我方宣传材料,不准私藏我军散发的“特通证”。日军士兵就背地里看,私下把“特通证”藏于夹层衣服中,很多伪军官兵也照此办理,敌军的士气非常低落。
对此,日军高层设置督战队,一经查到日军士兵作战不力,或私藏我军宣传单和“特通证”者,必遭到当场枪杀的严厉处分。董秋农又做了补救措施, 在日军驻地城镇,农村房舍,所有建筑物的醒目处书写反战诗歌,书写我军优待俘虏政策,书写如何到我军阵地主动投诚的简单办法。这样,日军官兵在行军途中,在宿营地都能看到。这些宣传内容,在日军官兵脑海中翻腾,其效果其杀伤力,不亚于战场上枪弹大抱和刺刀肉搏。
董秋农对主动来投诚的日军士兵,妥善安排其工作和生活,对于俘虏按八路军总部规定,从生活上、思想上慢慢地感化教育这些军国主义思想很深的日俘。我们官兵吃小米咸菜,日俘则是细粮鱼肉。白天一起参观生产活动,晚上一同观看我方演出的反战话剧,然后释放他们回去;不愿回去的俘虏,我们则把他们留下,董秋农一一谈话、转化,耐心宣传我军的政策,并已有1名觉醒。在驻地召开群众大会时,他上台现身说法。用日语讲:“坚决反对日本侵略战争,坚决拥护八路军。”并号召其他战俘早日觉醒,此举在日俘当中反应强烈。
身先士卒,血染沙场
据《陵县志》记载:“1939年8月,八路军五支队一部,在糜镇西截击日军汽车四辆,毙日军多名。”
1939年夏秋间,董秋农同“挺纵”政治部符竹庭主任奉命伏击途经山东德州陵县与王举村一带的日军。
当日军汽车驶到东边的解孟村边时,狡猾的日军怕有埋伏,都跳下车来,打了一阵子枪试探,见没有动静,这才上车继续前行。
日军汽车终于进入了伏击圈,突然,一颗手榴弹“轰”的一声炸断了前面的道路。日军慌忙下车,用汽车作掩体,向我军猛烈射击起来,火力很强。紧急关头,我军一战士机智地转到车队的后面,把几颗手榴弹投向开枪的鬼子,随着一声声巨响,鬼子血肉横飞。八路军战士越战越勇,不一会儿,鬼子的汽车冒起了股股黑烟……
在我指战员勇猛打击下,十几个鬼子被消灭,剩下的几个鬼子见事不妙,跳进路边的苇湾想逃命。为了能争取日军投诚,董秋农亲自抵近前线向残军高声喊话,确有一名叫“小岛”(音译)的日军因其喊话而投降。在这次战斗中,我军消灭了二十来个日军,缴获了十余支枪和一些弹药,抓获一个日俘,炸坏了敌人的汽车。我军速战速决,打了一个漂亮的伏击战,然后就迅速撤离了村子,然而董秋农却被藏在汽车底下的一个鬼子开枪击中了他的头部,不幸中弹壮烈牺牲。他是牺牲在抗日战场上第一个留学生,也是八路军728位团以上干部烈士中,在前线为国捐躯的唯一一位敌工部长,时年离29岁生日不到一个月。
肖华将军1940年元旦向挺纵各部参加“同乐会”的同志们发表过一篇《艰苦坚持的冀鲁边》的讲话。 讲话回顾挺纵的战斗历程和取得的辉煌战绩。缅怀了牺牲的烈士,其中也提到董秋农烈士高度赞扬了他的工作方式和战斗精神;讲话谈到与敌工活动密切相关的日俘问题,说:“俘虏日军9名(因伤死了的不算)。这大大超过我们前报的3名,伪军1365名(班长到司令95名)”。政治部主任符竹庭同志在董秋农牺牲后,在教育敌工干事的讲话中“多次讲到他的功绩,用来勉励敌工干部”说他“工作中贡献很大”。
1945年6月17日,毛主席、中央其他领导同志和中共“七大”代表及延安各界人士在延安隆重召开“中国革命死难烈士追悼大会”,董秋农是被追悼的革命烈士之一。日本反战同盟领导人森健曾回忆道:“1944年11月15日该盟在延安召开大会时“首先向对日军工作中光荣牺牲的(日、中、朝方)同志默哀”。其中所列名单的头一位,就是董秋农同志。董秋农的名字分别载入党和军队的名录中。 历史没有忘记
党和国家没有忘记。1998年4月,经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军委副主席刘华清上将亲切关怀,在大连当地各级政府以及董秋农烈士生前战友和中学校友的大力支持下,中共金州区委、金州区政府在金州区烈士陵园为其立碑以铭其忠贞报国之志。 1998年8月,中共大连市委、大连市人民政府将董秋农塑像敬立在大连英雄纪念公园,以彰表他为争取民族解放英勇战斗的革命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