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延秀 (1918~1997)
原名伍延秀。侗族。广西龙胜人。中共党员。毕业于延安鲁艺文学系。1946年后历任《晋察冀日报》、《东北日报》、《文学战线》编辑,广西三江县副县长,独立支队政委,广西民委党组成员、建政科长、民族工作队长,《广西壮族文学史》编辑室主任,广西文联、作协副主席,《红水河》杂志主编。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协常委,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理事。1945年开始发表作品。1954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短篇小说《红色的布包载延安》、《共产党要来了》,中篇小说《腊梅花开》、《石榴花》,报告文学《南征北战的英雄》,长诗《带刺的玫瑰花》、《元宵夜曲》等。叙事长诗《大苗山交响曲》获广西30年少数民族文学创作一等奖。
龙世辉 (1925~1991)
笔名许晨。侗族。湖南武冈人。1952年毕业于辅仁大学中文系。黄埔同学会会员。1952年进中央文学研究所,1953年调入人民文学出版社。历任中国现代文学编辑部小说组副组长,《当代》杂志编辑部副主任,作家出版社副总编辑,编审。1953年开始发表作品。197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曾编辑出版过《林海雪原》、《清江壮歌》、《三家巷》、《苦斗》、《瞿秋白文集》、《子夜》、《赤橙黄绿青蓝紫》、《在和平的日子里》、《芙蓉镇》、《将军吟》、《代价》等文学作品200部(集)以上,参加主持出版了《当代小说文库》、《文学新星丛书》、《作家参考丛书》。著有《龙世辉寓言集》,长篇小说《蓝光》,文学评论集《编余随笔》,改编元曲《窦娥冤》,寓言《女娲和苍蝇》获全国优秀寓言创作奖。寓言《老猩猩和她的两个儿子》选入《中国新文艺大系•儿童文学集》。
杨志一 (1926~2006)
侗族。湖南芷江人。中共党员。1949年清华大学外文系毕业,当年参军。1950年在外贸部门工作,同年调中国作协《文艺报》,1975年到文化部艺术教育司任《艺术教育》主编,后任中国艺术研究院《文艺研究》编委、编辑部文学室主任,编审。侗文学分会第一任会长、顾问。1947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诗作《蛰》、《七一颂》,文学评论《十年来的文学新人》、《崭新的工作,很好的开始》、《沐浴在阳光中的花蕾》、《评三突出》、《评京剧革命十年》等,另发表诗歌、散文、文学评论、论文等100余篇。作品曾获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侗族分会颁发的成果奖。1992年被北京市民委评为第三届首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个人,并获荣誉证书。
李鸣高 (1927~2010)
笔名林河。侗族。湖南通道人。民盟成员、九三学社成员。1957年毕业于鲁迅文学院。1948年参加革命工作,历任《实践报》记者,《建设报》编辑部负责人,《群众报》文化组长,《湘江文学》月刊编辑,《楚风》杂志主编,湖南省文联主席团成员,湖南省文联副主席,湖南民协副主席,湖南省文史研究馆馆员、文史委员。湖南省第七届人大常委,中国民俗学会理事,中国歌谣学会理事。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48年开始发表作品。1984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戏剧剧本《盘花》,剧本集《年年笙歌》,长诗《春风吹开桃花朵》,专著《傩史——中国傩文化概论》、《古傩寻踪》、《巫风与神话》、《湖南风物志•文学篇》,小说集《侗族短篇小说选》等。作品曾获湖南省首届青年创作奖二等奖、1956年湖南省优秀作品奖、1984年全国民族团结征文二等奖、中国屈原学会优秀著作奖、全国小剧本一等奖、北京《民间文艺论坛》首届银河一等奖等。 (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linhe4462060)
滕树嵩 (1931~1992)
侗族。贵州天柱人。1950年后历任县公安局专署公安处侦查员,凯里监狱干部。1954年开始发表作品。198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长篇小说《风满木楼》,长篇叙事诗《侗寨风雨》等。中篇小说《侗家人》获1981年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二等奖。80年代是他的创作高峰,除出版中篇小说《侗家人》和长篇小说《风满木楼》外,还发表了许多具有时代气息的短篇小说,如《侗乡行》、《监事与爱情》等。根据他和他的女儿滕剑鸣共同创作的小说改编的电视剧《侗女贝仙》以改革开放为时代背景,反映侗乡新人新事新风尚,1990年该片获文化部、国家民委、中国文联、广播电视部举办的第三届全国民族题材电视艺术“骏马杯”三等奖,并在贵州和中央电视台播出。滕树嵩生前曾任中国作协贵州分会理事,贵州民族文学创作委员会副主任等职。《侗家人》是1959年侗族作家滕树嵩的短篇小说,主要讲述:龙三娘果敢地杀了敌人报仇,却收养了阶级敌人的女儿龙三妹。但有着敌对阶级血统的后代并不是永远注定的阶级敌人,她变成了典型的侗家姑娘。
柯原 (1931~)
原名章恒寿,笔名路苇、夏季。侗族。湖南新晃人。中共党员。1949年毕业于华北大学第一部。1949年参军,历任广州军区文化部文艺处副处长、处长,广州军区政治部研究员,师级干部。广东省文联委员,广东省作协第三、四、五届理事,中国散文诗研究会第二、三、四届会长,世界华文诗人协会理事,中国诗歌学会理事,国际炎黄文化研究会副会长。1946年开始发表作品。196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诗集《岭南红桃歌》、《浪花岛》、《南海奏鸣曲》、《柯原抒情诗精选》、《柯原作品选萃》等十余部,散文诗集《爱的国土》、《野玫瑰》、《真爱永恒》等,散文集《岁月潮声》等37部。作品曾获广州军区政治部优秀作品奖、军区征文一等奖、总政治部自卫还击征文奖、中央电视台银帆奖、国际炎黄龙文化金奖。
张作为 (1931~)
笔名祚炜。侗族。贵州天柱人。1949年肄业于贵阳清华中学高中部。1949年考入解放军军政大学五分校。历任抗日军政大学第五分校学员、班长、测绘排长、军事教员,第十三军政治部征文办公室编辑,《人民政协报》特约记者、《云南企业家》报告文学丛书主编,《经营时报》编审。离休前曾任云南省政协副主任。中华诗词艺术家联合会名誉会长,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云南分会常务理事。1955年开始发表作品。1980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长篇小说《原林深处》、长篇历史小说《卢汉起义》(合作),长诗《半屏山怨歌》,诗集《羔银汉诗》,报告文学集《他从火山口来》,长篇纪实文学《绿色事业》,散文集《喊山》,电视剧剧本《悠悠寸草心》、《天涯望归人》(已录制播出),电视连续剧剧本《游天曲》(8集)、《南疆烽火》(14集),编著《云南企业家报告文学丛书》、《滇云情思》、《炎黄一系情》、《异军突起》、《滇云泱泱情》、《亿万人民的心愿》等。长篇小说《原林深处》获云南省文学创作特别奖、全国侗族文学创作一等奖,《相逢在天涯》、《翠堤漫步》、《归去来兮》、《天涯望归人》等改编为电视剧后分获云南省政协、云南省委统战部和云南电视台联合评选一等奖,《半屏山怨歌》获北京首届中国诗歌节一等奖,纪实文学《拳拳爱国心》获1994年全国评选特等奖。他的代表作是长篇小说《原林深处》,描写了西南边疆民族的斗争,塑造了白眉射达、繆娜、白虎、美索等人物。其作品比其他侗族作家更关心其他民族的社会生活。
刘荣敏 (1936~)
笔名祝化、凌乾。侗族。1935年9月20日生,贵州天柱高酿乡章寨人。中共党员。1958年肄业于贵阳师范学院中文系。历任贵阳市文化局社文科科员,《群众文艺》杂志编辑,《花溪》杂志编辑、小说组组长,贵阳市作协第一、二届副主席,副编审。贵州省作协第四、五届理事。1956年开始发表作品。以处女作短篇小说《小小演员唱大戏》步入文坛。不过,他真正的创作成就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新时期取得的。他在上世纪80年代连续发表了《龙嘎寨轶事新编》、《高山深涧上的客栈》、《穿透那野牛岭上的重重迷雾》、《龙塘门客俏》等一系列的小说作品,富有时代特色和浓郁的乡土气息,真实再现了侗族山寨的生活风貌,从而奠定了他在我国少数民族文坛的地位。1983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短篇小说集《金鸡飞过岭来》等。其小说《高山深涧上的客栈》获1985年第二届全国少数民族短篇小说二等奖,《风雨桥头》、《打牛场上》分别获得1980、1981年贵州省创作二等奖,小说《龙塘门客俏》获贵州省政府奖。短篇小说集《金鸡飞过岭来》获全国侗族文学评奖一等奖。2013年由知识产权出版社(全国百佳图书出版单位)出版小说集《侗寨风雨桥》。1996年退休。 谭良洲(1937~)
笔名谭覃。侗族。贵州天柱人。中共党员。1958年肄业于贵阳师范学院中文系。历任贵阳市群众艺术馆干部、市曲艺团创作员、市工人文化宫文艺部负责人,贵州民族出版社汉文编辑部主任,副编审。1956年开始发表作品。1984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长篇小说《豪杰风云》、《少女梦》、《侗乡》、《歌师》,短篇小说集《侗家女》,中短篇小说集《月色清明的夜晚》,散文集《迷人的侗乡》和28集电视文学剧本《腊篾嘎》1部等。短篇小说《娘伴》获全国首届少数民族文学创作优秀作品二等奖、贵州省文学创作二等奖、贵州民族文学优秀作品一等奖,被译成日文在日本国出版,收入中国新文艺大系,短篇小说《拦路歌》亦被收入中国新文艺大系。《憨妹姐》获1992年全国职工优秀作品奖,散文《侗家草鞋》获全国第四届报纸文艺副刊好作品三等奖。《歌师》获首届贵州少数民族文学“金贵奖”。(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u/1834460990) 袁仁琮 (1937~)
侗族。贵州天柱人。毕业于贵阳师范学院(贵州师范大学前身)中文系。现为贵阳学院教授。省写作学会顾问,贵阳学院王阳明学与地方文化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1956年开始发表作品。1986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一说1997年5月6日)。著有小说集《山里人》,长篇小说《王阳明》、《血雨》、《穷乡》、《难得头顶一片天》、《太阳底下》、《梦城》,长篇历史小说《王阳明》(修订本)、《庄周》,理论专著《新文学理论原理》,论文集《鳞爪集》,王阳明研究专著《解读王阳明》,庄周研究专著《庄周今读》,主编散文集《遥远的星空》、《情满冰雪路》等9部。尚有200余篇散文、小说、论文未辑成册出版。作品和研究专著网络反应热烈,先后进入中国图书网、对外推广网络,当当、亚马逊、蔚蓝等销售大网站,制作电子版阅读,作为中国哲学、精彩海外书城图书,理学重要参考书目,《解读王阳明》为2011年全国大中专教学用书(纸质版)进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香港大学、台湾真理大学等部分重点大学图书馆图书查询系统。走出国门,进入英国剑桥大学、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等大学图书查询系统。美国密歇根大学出版新版本。初版长篇历史小说《王阳明》、论著《新文学理论原理》获金筑文艺奖,长篇小说《太阳底下》获2007年贵州乌江文学奖,长篇历史小说《庄周》获2012年贵州第3届乌江文学奖、第5届贵州文艺奖(省政府奖)3等奖。 (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u/1235880857)
粟周熊 (1939~)
侗族。贵州天柱人。中共党员。毕业于四川大学外文系俄罗斯语言文学专业。历任国家图书馆报刊文献部副主任,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哈萨克斯坦共和国使馆一等秘书,国家图书馆研究馆员。1973年开始发表译作。198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专著《青格斯山峦的三巨峰——阿拜、恰卡里姆和穆赫塔尔》等,随笔集《心锁丝路》,译著《白比姆黑耳朵》(合译)、《铃兰花》、《丑八怪》、《我的将军》、《欺骗》、《紫罗兰》、《良心》、《阿拜箴言录》(合译)等近50部,另有散文、小说、文章2000多篇,共1000余万字。1989年曾获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作协颁发的谢尔盖•博罗金文学奖,1998年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国立塞米巴拉金斯克大学授予名誉教授称号。
罗庆芳 (1941~)
笔名施伟、岑芳。侗族。贵州岑巩人。中共党员。1964年毕业于贵州大学中文系。历任贵州省电台驻黔东南记者站负责人,广播研究会副主任等,高级编辑。贵州省文学创作服务中心主任,贵州诗词学会理事,《贵州诗词》编委。1960年开始发表作品。199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文集《改革年代的回声》,中短篇小说集《下岗纪事》、《重返工厂》、《明星之路》,诗词集《罗庆芳旅游诗词选》,科普著作《中国药茶大全》、《黔酒飘香》、《中国茶典》等。作品获中国广播优秀作品三等奖、贵州省优秀作品二等奖、新世纪曙光全国文学征文竞赛小说二等奖等,近年尚有100余首诗词获全国性诗词竞赛活动一等奖、二等奖。
张泽忠 (1949~)
笔名卜蓬、辈菲。侗族。广西三江人。1982年毕业于广西民族学院中文系。历任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文化馆馆员、县文联主席、研究馆员,现任广西民族学院教授、研究生导师。1978年开始发表作品。1993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小说集《山乡笔记》、《蜂巢界》等。论著《侗族歌谣研究》(合作)获广西人民政府第二届文艺创作铜鼓奖,《侗族民间文化审美论》(合作)获广西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我们寨的小木桥》获1988年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侗族分会优秀作品一等奖。
丹玥 (1950~)
女。侗族。湖南人。1965年毕业于湖南省会同县一高。1966年任佳木斯旅行社会计,后曾任辽宁省绥中县孙相小学教员,1975年调绥中县人民银行工作。2000年开始发表作品。2003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古典长篇小说《琼楼遗梦》、《安平公主》,长篇神话小说《爱在天地间》,长篇纪实文学《龙门山武工队》等。《爱在天地间》已改编成30集神话青春偶像电视连续剧。2003年获首届辽宁省作协优秀会员勤耕奖。(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u/1681351644)
隆振彪 (1951~)
侗族。湖南绥宁人。1987年毕业于湘潭大学中文系(成人高教)。1969年赴本县枫木团乡插队,同年招工进绥宁县造纸厂。历任绥宁县文化馆文学专干,绥宁县文联秘书长、副主席、主席。绥宁县第四届政协常委。1981年开始发表作品。2008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长篇小说《蛊毒》,中短篇小说集《青山无语》、《月亮地》,共发表(出版)各类文学作品百万字。中篇小说《青山无语》获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评奖新人新作奖。
罗来勇 (1951~)
笔名洛勇、艾子。侗族。贵州铜仁市人。中共党员。1989年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1969年插队务农。1972年应征入伍,历任铁道兵15师战士、班长、排长、干事,基建工程兵文化部干事,《解放军文艺》编辑,国防科工委创作室、解放军总装备部政治部创作室专业作家。1976年开始发表作品。1988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文学创作二级。著有中短篇小说集《鲍尔斯先生,再见》,报告文学集《前门外的新大亨》,纪实小说《大漠长空——聂荣臻元帅》、《不沉的大地》、《哈军工魂》等。短篇小说《鲍尔斯先生,再见》、《世界在他们眼前展开》分获《解放军文艺》优秀作品奖,《前门外的新大亨》、《国土•民族•士兵》分获《当代》优秀文学奖,《哈军工魂》获“五个一”工程奖。
寒山(1957~)
寒山,本名黄松柏,男,侗族。贵州玉屏人。1980年毕业于贵州铜仁师专中文系,1998年首都师范大学政法系续本科,大学毕业。1980年大专毕业赴西藏工作。1987年由西藏调北京密云工作至今。大学毕业后在西藏工作八年。中国作协会员、中国收藏家协会会员、北京作协会员。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理事。中国侗族文学学会副会长、北京少数民族联谊会常务理事,密云作协名誉主席,担任过县中学教导主任、科长、办公室主任、基层党委副书记、文联主席、宣传部副部长。现任北京密云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主任。1982年开始发表作品。2004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出版文学著作:《人生歌谣》(作家出版社1999年版)、《灵魂的花朵》(民族出版社2003年版)、《开花的月亮》(中国人事出版社2007年)、《北京小黄山云蒙山》(经济管理出版社2005年)、。有诗文作品选入《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经典文库》、《93中国诗坛》、《奥林匹克的中国盛典》、《中国阳光》、《道德之歌》、《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年度选》2011诗歌卷、《侗族诗选》等十几个重要选本。在诗刊、民族文学、北京文学、书摘、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文艺报、中国政协报等50多家报刊发表诗、文500多首(篇)。数十篇文学作品获省市、国家奖。
刘芝凤 (1958~)
笔名草籽。女。侗族。湖南怀化人。中共党员。毕业于武汉大学中文系。曾在县文化局、市党史研究室工作,历任办公室主任、科长、助理调研员,中国社科院民族文学研究所萨满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稻作文化专业委员会执行主任,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副秘书长等,文化人类学研究员。2000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文学创作一级。著有长篇小说《岁月》,长篇散文体游记《寻访原始部落》、《发现明清古商城》、《发现湘西古夜郎》、《发现高原倮人》等,散文集《娜耶的爱》,专著《中国侗族民俗与稻作文化》、《中国土家族民俗与稻作文化》、《戴着面具起舞——中国傩文化》等共20部作品近500万字。获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奖一等奖,湖南省委省政府社科成果奖三次,怀化市委市政府突出贡献奖,中央电视台、中国摄影家协会聚焦西部奖,湖南省各类文学奖等。
李苑 (1958~)
笔名李卧云。侗族。湖南会同人。2000年毕业于湖南省委党校经济管理专业。1974年在湖南会同插队。1977年招工进入湖南省三○○厂,任值班员、班长、宣传干事等。1995年调张家界电业局,任办公室秘书、副主任、主任。1985年加入湖南省书法家协会。1986年开始发表作品。2006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文学创作三级。著有报告文学集《世界第十二》、《蛊毒——千古之谜的解读》,散文集《岁月的印痕》,杂文集《卧云斋话集》,共发表、出版文学作品150余万字。报告文学《地衣》获1989年全国绿叶文学征文奖,《“太平阳舰队”崛起的忧思》获1993年全国绿叶杯环境文学征文奖,散文集《岁月的印痕》、杂文集《卧云斋话集》获2004年中国电力作协著作奖。
潘年英 (1963~)
笔名帕尼。1963年生于贵州天柱盘杠村。在故乡生活17年。1980年考入贵州民族学院,攻读汉语言文学专业,1984年毕业,分配至贵州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工作,从事民族学和人类学研究。1997年10月调入福建泉州黎明大学从教。2003年7月到湖南科技大学任教。现为湖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湖南科技大学文学与人类学研究所所长。贵州省作协理事,1993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1995年至今,任中国侗族文学学会副会长,2005年任中国文学人类学学会副会长。大学期间开始发表作品。主要创作小说和散文。作品散见于《上海文学》、《民族文学》、《青年文学》、《山花》、《花溪》、《天涯》等刊。1994年获中国作协庄重文文学奖及贵州省政府茅台文学奖。部分作品被译成法文和英文。著有散文集《我的雪天》(贵州人民出版社1993)、《边地行迹》(贵州人民出版社1999)、《芒冬花》(2009)、《画梦录》(2011),论文集《民族•民俗•民间》(贵州民族出版社1994),专著《百年高坡——黔中苗族的真实生活》(贵州人民出版社1997)、《扶贫手记》(上海文艺出版社1997,2012年再版)、《走进音乐天堂》(广西人民出版社2007)、《保卫传统》(贵州民族出版社2005)、《在田野中自觉》(民族出版社2005)、《顿悟成篇》(湖南人民出版社2006)、《昨日遗书》(台湾尔雅出版社2007)、《塑料》(风雅书社2006)、《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本土经验》(贵州人民出版社2009)、《从文学自觉到文化自觉》(民族出版社2013),中短篇小说集《寂寞银河》(贵州民族出版社1998)、《伤心篱笆》(上海文艺出版社2000)、小说集《金花银花》(湖南人民出版社2007),长篇小说《故乡信札》(上海文艺出版社2000)、《木楼人家》(上海文艺出版社2000),文化散文《西南笔记》(民族出版社2004)、《黔东南山寨的原始图像》(上海文化出版社2005)、《雷公山下的苗家》(上海文化出版社2005)、《文化与图像》(贵州人民出版社2001)、 《长裙苗短裙苗》(上海文化出版社2008)、《寨头苗家风俗录》(上海文化出版社2009)、《丹寨风土记》(上海文化出版社2010)、《寻访且兰故都》(上海文化出版社 2011)、《远在天边的寨子》(贵州人民出版社2012)和《潘年英研究资料集》等。(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pny)
蔡劲松 (1969~)
侗族。贵州石阡人。先后获西安交通大学工学学士、北京大学法学硕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管理学博士学位。现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宣传部部长,兼任北航文化与艺术传播研究院执行院长、北航艺术馆馆长,研究员。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1997)、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2012)、中国侗族文学学会副会长,北京作协少数民族文学创作委员会委员。 有文学作品200余万字散见于国内外刊物,部分作品被译介到海外并多次获奖。已出版长篇小说《觅果者》、短篇小说集《亮是什么颜色的》、诗集《人在边缘》《阳光照耀的翔》《航行与呼啸》、艺术作品集《自由的知觉:一个作家的当代艺术探索》、艺术随笔集《云影松风》。近年来致力于大学文化理论与实践、公共艺术、文化传播等领域的研究,发表论文4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大学意境:文化视野与公共艺术》等3部。艺术创作涉及雕塑、绘画、摄影,作品数十次参加国内外重要展览或公开发表,被海内外大学、文化机构收藏。曾在北京798艺术区(751)新文化艺术中心举办“自由的知觉——蔡劲松艺术作品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