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抗日片老热乎了,加深了日本鬼子的愚蠢无能的作用。
请注意,孙悟空是抗日片英雄的老祖宗,而不是孙悟空是抗日英雄的老祖宗,因为在真实的抗倭斗争中,根本没孙悟空这个人。
明代,倭寇手持双刀,脸上涂上花里胡哨的油彩,头盔有犄角,半月头型。嘉靖38年,倭寇侵扰淮安,文人吴承恩险些丧生其刀下,于是参与抗倭斗争,出谋划策,人称军师。吴承恩还以倭寇和贪官酷吏为原形,在《西游记》中勾画了妖魔鬼怪的丑恶形象,寄希望于一个神通广大火眼金睛的"抗日英雄"孙悟空,来斩妖除魔,惩恶扬善。据悉,孙悟空的原形也是吴承恩自己,暗含了吴承恩的属象和出生。
和日本等西方国家相比,国人常常这样激发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军事不行看经济,经济不行看体育,体育不行看文艺。即使上述领域自认为都行, 也要让文艺成为最后一道虚设的心理防线。抗战影视无疑兼具武打片和枪战片的双重功效,直白简单地使观众得到了娱乐和教育作用,粗浅掌握了有关抗战的启蒙知识。但是这些文艺作品虚构情节, 夸大胜利事实, 掩饰失败落后, 满足超英赶美、打败日本的急功近利心态,以此扭转历史的遗憾。但是往往曲解悲剧,以戏说历史的喜剧色彩取悦受众,讲究善有善报,功德圆满,清一色是人民战胜敌人,正义战胜邪恶,以大团圆落幕,缺乏必要的人文精神、悲悯情怀和哲学深度,跳不出臼套。虽摸不着,不能真看见,但却投资少,见效快。中国人外形与白人相差大,酷似日本人,于是日本人就一再成为抗战文艺的玩偶和丑化的对象,并勾画了许多智勇双全,堪比孙悟空的抗日英雄,甚至可以达到百战百胜的境地。
中国人心中的鬼子形象是拿着三八枪、戴着布条军帽、哈着腰偷偷摸摸,最后撒腿就跑或跪地求饶。应该说是历史书和电影、小人书给人们这样的认识。近些年来,抗战文艺作品高潮迭起,红色经典电视剧荧屏热播。从《烈火金刚》到《小兵张嘎》,从《吕梁英雄传》到《铁道游击队》,都新瓶装旧酒,乔装打扮老剧重拍,引领人们进入那战火纷飞的抗战年代,接受革命英雄主义、乐观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洗礼。
应该说,抗战题材影视剧具有形象生动、直观感人的特殊艺术效果。但是一再重拍,无疑反映了后继乏人,创新能力欠缺。更关键的在于,上世纪四五十年代诞生的抗战小说,限于当时的历史条件和意识形态的束缚,无法适应当前国民素质和抗战宣传宗旨。这样的缺陷在重拍中并没改变,反而随着电影科技与摄影手段的提高,进一步强化。
抗战题材文艺作品中,敌我双方人物脸谱化、概念化,人格魅力缺乏,形象夸张变形,常常只有战争没有人,情节单一。
老电影中,我军指挥员由王心刚、郭振清、李默然等英俊人物扮演, 看上去浓眉大眼, 膀大腰圆;日军头目由刘江、方化、葛存壮、陈述这些丑角扮演,看上去面目狰狞,丑陋不堪,留着仁丹鼻涕胡;精神上,我方英勇机智,大义凛然,敌人愚蠢透顶,狡诈残暴,敌我双方形象夸张。双方一交手,我方一阵猛打,损失无几,敌人抱头鼠窜,连滚带爬,屁滚尿流。结尾一律是我军远行,路边村头老百姓夹道相送,往怀里送鸡蛋和布鞋,孩子们欢蹦跳跃。
当代抗战作品最具神化色彩的是《烈火金刚》,八路军排长史更新只身痛击几千名日军,安全突围。
这还不算神奇,当代抗日片主角能比子弹飞得更快,出神入化,让真正的抗日英雄望尘莫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