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3月23日,中国人物类博物馆纪念馆陈列艺术学术研讨会在上海鲁迅纪念馆召开。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三月上海,细雨淅淅,微风拂煦,空气清新。23日,上海市首届市民文化节在全市各地启动。文博界呈现给它的是——2013中国人物类博物馆纪念馆陈列艺术学术研讨会在上海鲁迅纪念馆召开。
国家文物局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司司长段 勇,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局长、市文物局局长胡劲军,中国博物馆协会副理事长李文儒,上海文博学会副理事长陈克伦等和来自全国各地60余家博物馆、纪念馆以及清华大学、复旦大学等院校的相关领导专家学者,约130余人参加研讨会。研讨会围绕“中国人物类博物馆纪念馆的发展特点、趋势及创新理念”的主题,通过研讨交流参观,为与会人员提供一个学术互动平台,推动人物类博物馆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段勇在会上指出:人物类博物馆纪念馆搭建了今人与前人心灵沟通的桥梁,是今人与古人交流的独特空间,在丰富人们精神文化生活同时,引发人们的情感共鸣。做好人物类博物馆纪念馆在“原状陈列”,保护好其历史风貌,尽可能还原人物的真实的同时,也要善于通过反映人物生平来诠释时代变迁;做好人物类博物馆纪念馆陈列展览要兼顾对历史人物和观众负责,尊重人物本身的原真性、独特性和复杂性,最大限度的还原和理性审视一个真实、鲜活、可信的人。让观众得以了解历史人物的生平,缅怀历史人物的业绩,发扬人物的精神和“正能量”,从而正确引导现代人们尤其是青少年不断走向未来。
研讨会上,国家博物馆研究员周士奇作“回顾与展望——名人纪念馆陈列设计”,上海鲁迅纪念馆馆长王锡荣作“人物博物馆陈列设计若干问题思考”,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展示艺术研究所常务副所长吴诗中作“人物纪念馆的叙事方法——以毛泽东、苏东坡馆为例”,东北烈士纪念馆馆长刘加量作“形象的刻画与深化,人物的塑造与升华”的主题发言;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展示艺术研究所所长洪麦恩作“大型主题展览的版式设计”,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副馆长李爱华作“试论人物纪念馆的总体策划——以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为例”,首都博物馆副研究员程 旭作 “西方名人故居博物馆改扩建和开发模式”,朱德同志故居纪念馆副研究员林品强作“德艺流光 陈展精神——朱德纪念馆陈列展览述论”,上海天禹神鸣装饰设计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栾东达作“与鲁迅对话——上海鲁迅纪念馆改陈设计”,上海龙华烈士纪念馆副研究员俞乐滨作“论人物纪念馆序厅设计理念的发展趋势”,周恩来纪念地管理局副局长王旭馗作“浅谈纪念馆陈列设计——以周恩来纪念馆生平业绩展览为例”,方志敏纪念馆管委会主任饶竞若作“注重人物精神提炼 突出展陈总体印象——方志敏纪念馆陈列展览的启示”,林则徐纪念馆馆长张建雄作“牵住观众的视线——虎门销烟陈列实践探索”,钱学森图书馆副馆长张 凯作“科学家纪念馆陈展设计的新探索”的交流发言。他们从策划创意、陈列大纲、艺术设计、制作布展等各个层面,就当前人物类博物馆、纪念馆陈列艺术的新理念、新手段等有益经验和有待改进之处,进行了广泛交流。并对人物类博物馆陈列艺术的特殊规律、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
中国博物馆协会陈列艺术委员会主任李跃进主持会议并作总结,指出:近年来,人们在谈论陈列展览时出现较多的词是“解读”、“创新”。作为人物类博物馆纪念馆的陈列展览,解读人物生平思想和精神,是把握陈展主题的重要环节和基础;创新设计理念和形式,是突出陈展主题的重要手段和必需。与会专家学者作为各个陈展的参与者从实践和理论进行了探索交流,将推动博物馆纪念馆陈列展览艺术不断提高和进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