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老家当地,发水那一年代替了1975年,板桥水库对庄户人家来说,似乎遥不可及。父亲说,“可”见到板桥水库啦。
“板桥水库复建纪念”碑位于水库坝下,正对着板桥水库大门。右一为父亲。
中红网河南郑州2013年3月20日电(温新建)板桥水库位于淮河支流汝河上游,风光秀丽的白云山脚下。是一座以防洪为主,兼有灌溉、发电、城市供水、水产养殖及旅游等综合效益的大型水利枢纽工程。水库始建于1952年,1956年扩建加固,1975年8月8日毁于特大洪水。1987年元月复建, 1993年6月,复建完工。
板桥水库为“国家级旅游风景区”,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有特色景点十余处,水库南岸白云道观、白云洞、龙潭寺、张良寺、龙王庙、棋盘岭、神仙洞、石窟洞、牛蹄街等古迹众多。
板桥水库距河南省驻马店市仅30公里,省道333驻南公路穿境而过,这里原属河南省泌阳县板桥镇管辖,2011年区划调整,现归驻马店市驿城区管辖。
1975年8月初,河南驻马店地区发生了历史上罕见的特大暴雨。在这次降雨过程中,其中5日量大,6日小,7日最大。雨势流程呈瘦高双峰型,而且集中在最后8个小时,时间短,强度大,雨型恶劣。暴雨中心林庄5日降雨379.6毫米,6日降雨190.0毫米,7日降雨784.0毫米。最大3天降雨量1605.3毫米,24小时降雨量1060.3毫米,6小时降雨量830.1毫米;下陈站60分钟降雨量218.1毫米。以上雨量均超过我国大陆历次暴雨记录。其中林庄6 小时雨量为世界最高记录。当地一位老伯这样形容当时的暴雨:脸盆伸出去,再收回,水已满了。
由于雨大势猛,1975年8月8日凌晨1时,水库漫溢垮坝,河道漫决,属于洪汝河流域内2座大型水库(板桥、石漫滩),2座中型水库(竹沟、田岗)和58座小型水库失事,在数小时内相继溃坝而其中以板桥水库的库容最大,危害最烈。洪水涛涛,四处窜流,东西长200公里,南北宽130公里,深1~4米,致使沙河、颖河、洪河中下游平原区积水面积达12000平方公里,波涛汹涌,时间长达3~15天,最长的长达21天。
鉴于此次暴雨雨型之恶劣,雨量之大,影响范围之广,造成灾害之严重,原中华人民共和国水电部将此雨型定为“75.8”雨型。
我老家西平县离板桥水库也就六七十公里远,但在当时那个年月,通讯不发达,交通不便利,以至于洪水过后多少年了,提起板桥水库,老家人都描述的似乎板桥水库离我们很远、很远,远在西边的大山里,云云。
当我去过板桥水库后,便决定抽时间领着父亲去板桥水库看看,1975年的那个夏季,雨整天下,到处沟满河平,一天夜里,听大人们说,发大水了,父亲带领青壮劳力,紧急绑制木筏子,去东边的坡里来回救人,天亮后,家家户户烙饼子锁门闭户,赶紧往地势更高的岗上---街上八中转移,传说会有更大的洪水来袭。
后来,洪水没有光顾我们庄子,东南西三面的临近庄子都被水淹了,接下来,政府组织生产自救,尽管各家条件都不好,但都按上级要求,一家管一家共渡难关,我们庄子接待的是东边的南徐庄,素不相识的家庭相互帮衬,度过了那段困难的日子,有些家庭之间,至今还互相往来。
也就在那时,我第一次吃到山西的山药蛋,吃起来麻麻的,刚开始很不习惯。还有公社粮库水浸的小麦,大概已经霉变,翻晒磨面,不是白面是黑面,蒸出的馍馍,很粘还甜,不记得有谁吃出来什么毛病来。
天晴的时候,一群群小孩子在庄子外的场里玩耍,见飞机在低空盘旋,冲着飞机跑着喊着,让飞机投烙馍下来,飞机始终没有满足孩童们的心愿,转几圈就飞远了。以后听说,飞机往我们公社一个被洪水围困的孤岛上投下了一麻袋烙馍,饥饿的灾民迎着天上掉下的馅饼蜂拥而去,生生砸死了人。多年以后,我来到省城郑州工作,同事说,75年发洪水的时候,市民家家户户从街道领回面粉,连夜烙馍,再上交,运到灾区,听后十分感动。
洪水过后,有一段日子,传言要地震,屋子里也不敢睡了,家家户户就在院子里搭起简易的防震棚,晚上,大人们会在棚子外坐着唠嗑,孩子们在棚子里无忧无虑地玩耍。
75年这场大水,给村人们的记忆太深刻,她甚至成了农人们纪年的符号,常常会说,发水那一年,水罢第二年,等等。发大水的时候,父亲正值壮年,作为大队书记,他领导、指挥、亲历了我们当地抗洪自救的全过程。几十年后,当真实地站在水库的大坝上时,父亲默默地说,“可”见到板桥水库啦!并且一行人面对着烟波浩渺的水库鞠躬祈祷,敬畏水神,“75.8”,为祸惨烈,但毕竟没有侵扰我们的庄子。
碑阴的“板桥水库复建记事”。
溃坝前,水位最高涨至117.94米,超过防浪墙0.3米。观测人员只好改在附近树上砍记水痕,记录水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