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有个美丽的传说:五千年前,舜帝南下巡视,来到湘江流域。在一座山上憩息时,远眺风光:山若游龙,虎戏秀珠,水流琴韵,波光灵动。他欣喜不已,连忙要随从演奏起动听的“韶乐”与大自然和谐一章,天人合一,引来凤凰祥舞。后人就把湖南湘潭的这座山叫做了韶山,被这青山绿水环抱着一片狭长的谷地就叫做了韶山冲,韶山和韶山冲就开始世代孕育着韶人……
“韶”的汉字释义就是“美丽”。《韶》乐的美丽动听在古代国乐中达到了致极美的位置,其中“凤凰来仪”正是韶乐的高潮部分。《论语》记载:孔子听了韶乐,发出“三月不知肉味”的感叹。
韶乐,为上古舜帝之乐,历史上也称舜乐,是一种集诗、乐、舞为一体的综合古典艺术。舜帝,《史记》称为:“天下明德,皆自虞舜始”,即中华民族道德文化是从舜帝向天下践行并传播道德而开始的,舜德是中华美德之源。舜德包含12个方面的内容:自强不息,正直勇敢,勤劳俭朴,求索创新,仁爱孝悌,谦恭礼让,助人为乐,诚实守信,举贤任能,明德慎罚,廉洁勤政,天下为公。
历史上对舜帝有“孝感天地”之称:
舜的生母去世了,父亲瞽叟娶了后妻,又生了弟妹。舜十分孝顺父母,对弟妹也很友好。可后娘偏爱亲生子女,忌恨前娘生养的舜,生活上虐待舜,还经常在丈夫面前讲舜的坏话,瞽叟被妻子的话所迷惑,便鬼迷心窍地合计设法害舜。
一次,按父母安排,舜爬上房子顶端修理仓廒,瞽叟就从下面放火烧仓。好在舜早有准备,照娥皇女英讲的办法,腋下夹着斗笠,像鸟一样展开“飞”下来,才免一劫。
不久,父母又安排舜去打井。舜不知是计,就顺从地下井挖土淘泥,打到8尺8寸时,可恶的后娘却投石落井,想活埋舜。舜见井壁土松就三下两下扒开一个侧洞,躲避上面投下的石子。松土一下蹦开出现了一个通道,原来与东邻的井连着,舜才逃出井口。
一年后,舜离开了父母,到历山耕作。这时瞽叟的眼睛瞎了,后母也很迟钝,弟弟不知什么原因不能说话,成了哑巴,一家生活困难。一天,后母到集上去卖点柴买点粮,恰遇舜也来赶集。舜耕历山,粮食丰足,常借粮让田给人,深得人心。当他见了后母,虽知她曾心狠手辣害过自己,但终不忍父母的穷困。他趁后母不注意,把自己的钱塞进了后母的口袋,粮食倒进了后母的袋里。后母回到家,发现自己的钱多了,又有了粮食,感到奇怪。瞽叟说:“这一定是我的儿子重华(舜)做的。”
第二天,瞽叟由妻子牵着来到集市打听舜的消息。在集市中心地带,父子又重逢了。舜抱住父母大哭不已,瞽叟也泪流满面。舜发现父亲的双眼瞎了,十分伤心。他用舌头舔着父亲的眼睛,说也奇怪,瞽叟的眼睛忽地恢复了光明。在场的人无不为舜的孝心所感动…… ……
音乐:是用有组织的乐声来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并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艺术。舜帝的生活正诞生了舜德的“韶乐”。
音乐,毫不夸张地可冠为艺术之最。因为它表达的思想感情正是来源于生活碰撞的声音,这种原声加上人内在互动的心声给受众有其他艺术难得的最为直觉的现场感、亲切感,此情此景让人设身处地,且无论时隔久远,都会让人回归当年;音乐作品留给受众的空间最大,它没有文字的限制,欣赏时可由人们自由填词;音乐而且受众最广、接受最方便,不识文字却能听懂声音,随时随地,声心互应,生产劳动,言行举止,均成节奏,皆为音乐……润物有声又无声!
一位歌唱家面对同一种藤本植物,长期练唱几种截然不同风格的歌曲,结果不同歌曲,让植物的藤蔓生长走势风格各异,藤蔓喜好古典音乐,长得茂盛粗壮,且朝歌唱家常站立的方向爬行。金盏花听了柔和典雅的东方乐曲,根系长得粗壮发达,花儿蓬勃向上;而当它听了时髦的摇滚乐曲时,它却朝音乐相背的方向开放,惟恐避之不及,甚至不幸死去。给豆类埴物播放动听的歌曲,它那碧绿的枝叶会随乐曲兴奋得轻轻摇摆,好像在快活地跳舞;让它听一段噪音滋带它却一动不动,一副无动于衷的样子。有科学家为了给作物增产,常常给作物开音乐“欣赏课”,每天播25分钟的交响乐,一个月以后,这田里的水稻比同样一块田里没有听过音乐的水稻,长得更加茂盛,经测量平均每株高出30厘米。有国家已采用了超过人类听觉范围的超声波来刺激马铃薯、小麦、白菜、苹果,结果表明超声可用来杀死病虫和细菌,让作物丰产。当下,“农业音乐家”正走向广阔田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