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领袖故事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题词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头条
  当前位置:新闻类>>红色联播>>正文
特稿:敬谒韶山毛泽东故居
2013-03-13 14:30:34
作者:叶重豪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论坛 【收藏】 E-mail推荐:

    伴着濛濛细雨,我轻轻地,放慢脚步,轻轻地踏着门前的泥泞小道,来到仰慕已久的心中圣地——韶山上屋埸。

    这就是伟大的领袖和导师毛泽东主席的故居,韶峰脚下竹林深处的一户普通农舍,房屋坐北朝南,左右对称呈凹字型的结构,一半是瓦房,一半是茅屋,黄土垒成的墙壁映衬着青色的房项,渗透着一股浓浓的泥土芳香。走近故居的时候,门楣上一块红色的匾额映入我的眼帘,上面是邓小平文书的金色大字:“毛泽东同志故居”。

    随行的导游告诉我:“邓小平同志题写的这块匾额是1983年6月27日挂上去的,这已是第三块匾额。”原来, 1949年8月韶山解放后,当时的湘潭县人民政府就派人来管理毛主席故居,工作人员将佃居于此的农户迁出,对房屋做了一些简单的维修,基本恢复了原貌,并着手收集散失的家具和农具,1950年冬天在门楣上挂出了第一块匾额,上面写的是“中国人民伟大的领袖毛主席的家”,从此对外开放展览。1961年国务院公布毛主席故居为全国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郭沫若先生于1963年11月12日参观韶山,手书“毛泽东同志旧居”,故居管理处的同志将其制成第二块匾,悬挂于门楣上。后来,邓小平同志又题写了一块匾额,这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第三块匾。

    走进故居的大门,映入眼帘的是堂屋正中墙上挂着的神龛,我感到一阵好奇,毛主席他老人家一生不信神,而他的老家居然还挂着神龛,正当我在迷惑的时候,导游的一席话又传进了我的耳际:“毛主席的母亲文七妹,为人宽厚慈祥,勤劳能干,她一生笃信佛教,乐善好施,所以毛家供奉的神龛也是一个普通中国农户的习俗。”1959年6月28日,毛泽东主席在阔别故乡32年之后回到了故居,他在乡亲们的欢呼声中走进堂屋,首先对着神龛恭恭敬敬的作了揖,主席幽默地对身边的人说:“这是我小时候初一、十五工作的地方。”大家一阵哄笑。主席又看了看神龛下面供奉的祖宗牌位,接着说:“小时候,我信过迷信,现在不信了。”大家又是一阵欢笑。导游的一番讲解,让我也发出了会心的微笑。

    穿过堂屋侧边的退堂屋,就是毛家的厨房,一坐典型的弧形农家土灶依然屹立在那儿,三口铁锅次第排开,好象在诉说当年一个大户人家的兴盛境况。灶旁是一个挖入地面以下的四方形火塘,上面依然挂着一个吊着的勾火棍,成为吊锅吊壶取暖之用。据说1921年正月初八的晚上,那一天是毛泽东母亲文七妹的生日,毛泽东从长沙回家给母亲做寿,他和众弟妹们一起围坐在火塘边,一边吃着吊锅里的农家饭菜,一边和弟妹们拉家常,鼓励弟妹们和他一起干革命。

    厨房东侧为横屋,穿过横屋就是毛泽东父母的卧室,卧室靠南一侧是一坐长方体的传统古典式架子床,上面挂着青色大布蚊帐,床上叠放着兰色印花被,床单也是青色的粗布。卧室东侧挂着毛泽东父母毛顺生、文七妹的遗像,从照片可以看出,两位老人家是那样的宽厚慈祥,中国农民饱经风霜坚韧不拨的神态就定格在这两张照片上。

    从毛泽东父母的卧室参观出来 ,就是旁边的毛泽东少年时代的住房,这间房子大体与毛泽东父母的卧室相似,只是床边挂着一盏油灯,这是毛泽东少年时代读书读史、看各种进步杂志刊物用过的油灯,也是他寻求真理寻求光明用过的油灯。在油灯的上方,就是一个小阁楼,搭梯子可以上去,1925年6月,毛泽东发起成立韶山第一个党支部,成立会就是在这个阁楼上秘密召开的,睹物思人,中国共产党今天成为一个拥有6000万党员的执政党,从这间小阁楼上走出的一代伟人功不可没,无人可比。在这间房子里,还挂有一张毛泽东兄弟三人和母亲文七妹的合影照片,那是1919年春天,文七妹患病到长沙医治,毛泽东其时正在北京奔走于反帝反封建的新文化运动,闻听母亲病重后急忙赶回长沙,亲侍汤药给母亲治病,这期间母子四人在长沙蔡和森家里团聚,留下了这张与母亲唯一的合影照片。不久,毛泽东返京,母亲由大弟毛泽民陪着回到韶山。是年八月十二日,文七妹病情加剧,安然而逝。毛泽东赶回家时,母亲已入棺,他抚棺痛哭,写下了那篇荡气回肠的《祭母文》。不等母亲安葬,毛泽东就离开韶山,投身于轰轰烈烈的大革命洪流之中。看着这张毛主席一家悲观离合的老照片,令人肃然起敬,俗语说,忠孝不能两全,毛主席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抛家不顾,投向革命,此时此刻,我不能用任何语言来表达对老人家的无比孝敬,无比热爱。只能站在这张老照片前,对着老人家遗像深深掬上一躬。

    看过了毛泽东少年时代住过的房子,接下来我又参观了故居的天井、走廊和农具室,在这里陈列的有石磨、水车、犁耙、风车,还有蓑衣、斗笠、锄头、铁锹等各种农具,还有一个舂米的碓屋和谷仓,这些农具和物品都留下了毛泽东和他父辈、弟妹们生活劳动的烙印,留下了一代伟人少年时代的足迹,我一边在故居里漫步,一边在细细观看思索回想,好象毛泽东的伟大身影就一次次浮现在这间普普通通的农舍里……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特稿:中国革命历史徽章记(二十五)
·下一篇:特稿:信阳师院物电学院举办“身边雷锋故事会”图文征集活动
·特稿:孤独的入世者——画家周加华访谈录
·特稿:赞《东方红》联
·特稿: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文化与旅游规划研究院专家来红安调研文化旅游资源(组图
·特稿:共悟井冈精神 凝聚青春力量——安师大携手25所高校演绎“井冈情·中国梦”(组图
·特稿:追忆井冈情怀,传承红色梦想(组图)
·特稿:专访毛主席特型演员任震龙先生(组图)
·特稿:四川华蓥:荷花绽放千姿百态(组图)
·特稿:李中权同志生平(图)
·特稿:八追寻红色足迹:洛师学子重走长征路——记洛阳师范学院“践行荣辱观,重走长征
·特稿:猴场会址工作人员赴红色景点参观学习(组图)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红色旅游网特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红色旅游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红色旅游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李晓: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文化与旅游规划研究院
特稿: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文化与旅游规划研究院
牛国艳、徐雅萍:共悟井冈精神 凝聚青春力量——安师
特稿:共悟井冈精神 凝聚青春力量——安师大携手25所
李梧铭:追忆井冈情怀,传承红色梦想(组图)
特稿:追忆井冈情怀,传承红色梦想(组图)
周璞:专访毛主席特型演员任震龙先生(组图)
特稿:专访毛主席特型演员任震龙先生(组图)
四川华蓥:荷花绽放千姿百态(组图)
特稿:四川华蓥:荷花绽放千姿百态(组图)
习仲勋会见原中顾委副主任薄一波
解放军厚葬名将张灵甫(组图)
特稿: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
毛泽东称习仲勋:“你比诸葛亮还厉害”
特稿:李讷、张玉凤等毛主席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来到毛
毛主席“粗话”欣赏
习仲勋与儿子近平、远平
毛主席语录
习仲勋生平年表
特稿:毛远新出现在邵华遗体告别仪式上(图)
毛主席身边工作人员来到纪念堂怀念老人家(组图)
特稿:首都各界隆重纪念毛主席诞辰116周年活动在京
9月9,李讷、毛新宇等来到毛主席纪念堂(组图)
特稿:李讷、张玉凤等毛主席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来
特稿:参加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集锦(组图)
特稿: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
特稿:华国锋年年到纪念堂瞻仰毛主席遗容(组图)
纪念毛主席诞辰114周年 原毛主席身边工作人员来到
特稿:毛远新出现在邵华遗体告别仪式上(图)
特稿:邵华遗体告别仪式(组图)
 
中 国 红 色 旅 游 网 版 权 所 有,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复 制 或 建 立 镜 像
建议使用分辩率1024*768浏览本站,16位以上颜色,IE5.5以上版本浏览器
冀ICP备05003408号
E-mail:js88@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