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曾活跃着一支来自太行深处的人民子弟兵——平山团。他们在血与火、生与死的战争洗礼中,以民族危亡为己任,骁勇善战,作风顽强,威震敌胆。我军历史上著名的“南泥湾垦荒”、“保卫陕甘宁”、“南征鄂豫皖”、“新疆屯荒”,都有“平山团”的光荣足迹。 他们用血肉之躯筑起了民族抗战的长城,用殷红的鲜血铸就了民族忠魂。用铁肩、双手农垦戍边。在抗战8年期间,只有25万人口的平山县,为我八路军部队输送优秀儿女12065名,有5000多名平山子弟在战斗中壮烈牺牲,在中华民族抗日战争史上谱写了一曲慷慨悲歌。
这支英雄的部队,曾被聂荣臻司令员赞誉为:“太行山上铁的子弟兵”。
振臂一呼平山团
一九三七年十月四日,王震将军派刘道生、陈宗尧带领战地救亡工作团来到平山。在洪子店高小,会见了当时的中共平山县委负责人李谨亭,王昭,于光汉等人。这是抗战爆发后,八路军首次踏上平山的土地,也是平山的党组织首次和八路军的接触。不日,平山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八路军扩军活动在洪子店拉开维幕。十月六日,中共冀西特委成立,书记李德仲,副书记栗再温。十月下旬,平山县抗日动员委员会成立。
在平山县党组织:“有人出人,有枪出枪,有钱出钱,有粮出粮”的号召下,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参军热潮。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平山儿女发出了:“参加八路军,赶走小东洋”的怒吼。1937年10月,王震、刘道生等人在洪子店振臂一呼,1700多名平山儿女积极响应。一个月零三天,组成赫赫有名的“平山团”。文都青年范血锋,一人带领300多青年走进八路军的行列;猫石村一个不足300人的小山村,3天之内就有34名青年报名参军,组成平山团第一营、第一连、第一排。北贾壁村40多岁的医生刘光锡报名参军,招兵的同志见他年岁大,婉言拒绝,他步行300多里追赶部队,找到平山团团长陈宗尧执意参军,得到陈团长的批准。刘光锡被特许加入抗日队伍,成为了一名八路军战士。因为他以前有过行医的经验,上级派他负责筹建“后方医院”。他毫不犹豫地将自己苦心经营了多年的诊所捐献了出来,并且说服诊所的14名伙计,共同加入了八路军。
1937年11月6日,平山团正式成立。次日,这支部队告别家乡的父老乡亲,从洪子店镇出发,开赴山西省孟县上社村第三五九旅驻地。在盂县,得到了一些简单的军装和枪支弹药装备。翌日,部队继续前行,到达五台县后,进行了暂短的休整。1938年1月,平山团到达了山西崞县(现原平县)上阳武村,在那里接受改编,成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第十八集团军、一二〇师、三五九旅、七一八团。
初试锋芒田家营
1938年1月,平山团在山西崞县打了组建以来的第一仗,平山团在田家营巧妙设伏,前后夹击,全歼来犯日寇。缴获重机枪4挺,轻机枪3挺,三八大杆120支,短枪12支和大批战利品。首战告捷,打出了威风。毛泽东兴致勃勃地为平山团的团长陈宗尧亲笔题词:“英勇善战的战斗英雄陈宗尧同志。”从此,平山团成为晋察冀边区的主力团之一。
1938年 9月下旬,日军纠集余兵,分多路向五台山进行围攻,其中数千敌人向三五九旅驻守的广灵、灵邱猛烈进攻。平山团和七一七团、七一九团一起连打两仗,击毙日寇北线指挥官第二混成旅少将旅团长喜太郎等500余人,缴获大炮1门,轻重机枪7挺,步枪百余支,对保卫晋察冀边区发挥了重大作用。 1939年5月11日,第一二0师、三五九旅、七一七团,在五台神堂铺遭到日军1000余人的围攻。平山团奉命全部出动增援解围,迫使敌人取路上下细腰涧北撤。平山团和七一七团在土楼子南北夹击敌人,经五天激战,歼敌1000余人,缴获步兵炮2门,迫击炮3门,重机枪6挺,步枪451支,战马百匹。这就是著名的“上下细腰涧歼灭战”。这一战全歼被围之敌,创造了第三五九旅对日作战的辉煌战绩。
在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史上,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三个主力师中,只有一个主力团“平山团”是来自同一县的子弟组成。1939年5月20日,聂荣臻发布命令嘉勉平山团。嘉勉令说:“平山团历来作战勇敢,素有盛名,是平山人民的优秀武装,是边区人民的优秀武装,是太行山上铁的子弟兵。”
平山团与南泥湾
1941年,陕甘宁边区的经济遇到了严重困难。为了战胜困难,坚持抗战,党中央号召边区军民自力更生,发展生产。南泥湾,在延安东南约45公里,是延安县金盆湾区的一个乡。纵横数百里渺无人烟,荆棘遍野,因为有三条河流流经此地,南泥湾土地肥沃。
1941年3月,359旅奉命开垦南泥湾,平山团首先进驻。几孔乌黑的破窑洞成了平山团的生产指挥所,围绕着这几孔窑洞,战士们用树枝、茅草搭棚设铺,安营扎寨。
在开垦南泥湾的过程中,平山团的战士,既是种田行家,又是织布能手,他们向大自然开战,全团上下展开了劳动竞赛,你追我赶,争创佳绩。劳动的工地上热火朝天,劳动的号子声此起彼伏,家乡的亲人也不断来信激励他们,有的乡亲还冲破重重封锁捎来了播种用的籽种。整个平山团涌现了许许多多“劳动模范”和“先进单位”。平山团的一个生产组,每日平均垦荒一亩以上,成为全旅学习的榜样。“开垦南泥湾,359旅是模范”,而359旅的人都知道“平山团是模范中的模范”。
1943年,粮食、肉菜、被服、经费全部自给有余,真正做到了自力更生、丰衣足食。1943年9月,毛泽东亲自到南泥湾视察,兴奋地说:“这是中国历史上从来没有的奇迹,这是我们不可征服的物质基础。”
挺进中原建奇功
1944年,毛泽东基于一种战略性的考虑,决定派一支队伍,护送几百名南下干部,为下一步在南方建立革命根据地打下基础。毛泽东做这个决定是极为慎重的,中央对这支队伍的组建反复推敲,王震当面向毛泽东请缨,要求带队南下,毛泽东最后敲定,撒出自己的爱将王震,去执行这一战略性的任务,并把这支部队喻为“王者之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