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10月,时任南京军区司令员的周纯麟来到临泽汪家墩遗址,凭吊了与他当年一起血战牺牲在这里的烈士们。
李建设夫妇又来到汪家墩村红西路军烈士纪念碑。据介绍,这块碑立的巳有三十余年了,是当地的群众为纪念当年红西路军在这里英勇牺牲的将士们所立,在碑的后边原安葬着牺牲的无名烈士们。1986年临泽县在县城旁建起了烈士陵园后随即将烈士遗骨迁往县红西路军烈士陵园。但至今碑后仍保留着墓地。
领李建设夫妇来的张志红讲解员和她的朋友大家都没有吃午饭,大家忍饥挨饿继续又到倪家营子下营村谬家屯庄西路军总指挥部遗址。所幸的是房东在家,李建设夫妇进了院子里,这里仅存一堵宽厚的土墙,老房子早巳不复存在,还有一间重新修建的小屋子,据说该屋的墙上还有八条红军标语,但由于没有钥匙,未能进屋记录。1937年初,红军进驻倪家营下营村时所书。墙为白灰墙,墨笔书写,书写面积为150公分宽×100公分高,八条标语为:
二马回军将士联合红军保卫西北!
欢迎二马回军将士参加抗日联军!
二马回军要在西北站住脚,只有联合红军!
甘青民团官兵联合红军保卫家乡!保卫西北! 反对投降日本出卖西北的马步芳!
进攻抗日红军就是帮日本打中国人!
马步芳是日本帝国主义的死走狗!
莫替二马军阀白送死!
1937年1月初,总指挥徐向前统领红西路军连克临泽(蓼泉)、高台,就地休整,五军一部进驻高台,另一部同总直机关留驻临泽;九军驻沙河堡,徐向前随九军在花园村张佐俭屯庄里约住一星期,三十军和总指挥部驻进倪家营子。
1月12日,敌军以一部兵力钳制临泽地区红九军、三十军,而以大部兵力绕道西进,插入西路军前锋部队孤守的高台地区,发起了猛烈进攻。董振堂指挥五军与高台群众并肩作战,坚守城池,他们把木箱、木柜等抬上城墙,装上沙土再浇水冻结,将城墙加宽加高。由于该军原来配备的一部电台被驻临泽城五军政委黄超留用,故高台被围后,无法同总指挥部联系,取得兄弟部队的救援,为保住高台这个西路军西进的咽喉,董振堂面对孤军血战危难的局面,毫无畏惧,他号召五军指战员:“坚决守住高台,我们人在阵地在,誓与高台共存亡”。每当敌人攻城最激烈的时候他挥舞着大刀在城墙上指挥作战,经过一周的激战,消灭敌人两千多,因原收编的部分民团叛变,突然打开城门,引敌入城。五军被迫仓促应战,逐街逐巷与敌争夺。经九小时血战,军长董振堂、政治部主任杨克明以下3000人多数壮烈牺牲或被俘,高台县城遂于20日晨沦入敌手。这时,西路军总指挥部才从破译敌人的电讯中得知高台危急的消息。徐向前火速派出唯一的骑兵师500余人马星夜驰援。行至明水河,遭敌优势骑兵的截击,血战一场后,红军骑兵师大部伤亡。师长董俊颜、政委秦道贤均献出了生命。
噩耗传来,徐向前、陈昌浩和西路军指战员都沉浸在极度悲痛之中,徐向前深深感到,高台战斗的失利给西路军造成更大的困难,而部队的拼命主义复仇主义情绪又象野火般地蔓延着。他面色阴沉,异常坚定、严厉地通知各军要冷静,要沉住气,要掌握好部队,不得轻举妄动。
马家军攻破高台后气焰嚣张,复掉头转攻临泽,以一部兵力攻击城外五军一部阵地,另以一个多旅的兵力猛扑临泽县城。城内红军多为直属队、后勤部的人员,武器装备少,战斗力量薄弱。他们面对强敌的围攻.男女齐上阵,前仆后继激战3天后,徐向前令守城人员突围,会同城外的五军一部,抵倪家营子,同时九军亦撤离沙河堡。西路军的1.2万余人,(内战斗部队只占五分之三)全部集结在倪家营子地区。
徐向前将兵力集中于倪家营子,就是为了突破马敌的重兵围者,执行东进任务。
倪家营子位于临泽(指蓼泉)东南方沿山地带,分上、下营子,是个较大的自然村,南北长约10多里,东西宽约3至4里,靠南的农舍与祁连山山脉毗连。每年春去夏来,祁连山的积雪消融,变成清澈明净的溪水流淌下来,滋润着这里的草木。庄稼、土地。趁此机会,家家户户积蓄人畜用水。每10几户人家就有一个直径20多米、深度2米多的“涝坝”积水供人畜终年食用,农作物以稞麦,糜,谷、山芋为主,因为干旱缺水,产量很低,人民生活极端贫困,每个屯庄都是厚厚的黄土筑成高达3至4米以上的围墙,方方正正,防御土匪、盗贼、野兽的袭击。大户人家的屯庄,围墙修得坚固、厚实,四角并筑有高高的嘹望楼,能看出好几里远。屯庄多以住户的姓氏为名,如李家屯庄、缪家屯庄等。这些距离不等、星罗棋布的屯庄,使外地人乍一进来,就象掉进了不辨东西南北的八卦阵一样。西路军刚到时,群众因受反动宣传的蒙蔽,大都跑到荒郊野外“避难”,十屋九空,景色凄凉。经过一段时间,老乡们耳闻目睹红军纪律严明,不杀不烧不抢,才三五成群,陆续从山郊野外回来。西路军把群众组织起来,斗恶霸,分粮食,成立苏维埃政权。徐向前在缪家屯庄出席了成立倪家营子苏维埃政府的会议,接见了苏维埃成员。
根据军委主席团的指示,1月21日,徐向前、陈昌浩决定率部东返。致电军委:“决定今晚全军集结出动,走南大路,以十天行程达到古浪、玉门地区,尔后向平番和靖远集中”。23日,西路军总指挥部率三十军全部到达西洞堡,王树声率九军进至龙首堡,拟稍加休整,继续东进。当时除随时准备对付敌人的追击堵截外,最难办的是大批伤病员和妇女、小孩无法就地安置,都是南方人,留下会被敌人识破,遭杀害;随军行动,又影响部队的机动力。24日徐、陈电告军委;“我方基本上坚决执行东进计划,但因情况变化,可能折转西进,或取民勤抢占定远营,或绕道大通再到西宁或平番”。军委当即电复西路军:你们行动与方针,以便利击敌保存实力为目的,行动方向由你们自决。“如你们决定东进我们是赞成的,当派三十二军、二十八军适时到静远河边,策应你们过河”。为便利作战计划,带病、小孩,妇女望设法就地安置应“集结全军,切忌分散,用坚决战斗来完成东进”。同时,中央电示在南京的潘汉年转告蒋介石,西路军东返,并非增援西安,而是就粮困难,蒋介石令马家军停止进攻,让出凉州及其它各城给西路军,使该军有粮可食,即可停止东进。
1月27日,敌马元海令其第一百师手枪团和青海省宪兵团向西洞堡红军阵地袭来。敌步骑配合。分左右两翼围攻。三十军政委李先念见敌人兵力不多,提议组织反击,歼其宪兵团一路。徐向前在电话里详细询问了敌情和三十军的作战计划,高兴地说:“我批准你们的计划,命令部队出击”。下午3时许,以八十八师、八十九师为主力的出击部队,在响亮的军号声中冲出营地,向宪兵团猛扑,将敌包围在空旷的戈壁滩上。敌左翼骑兵部队见西路军突围出击,慌了手脚,快马加鞭,一哄而逃。徐向前令三十军争取时间,速战速决,全歼敌人。敌宪兵团虽全是日式装备,但兵员多系在西宁征调来时间不长缺乏实战经验的青壮年,突遇西路军指战员猛虎般的包围和袭击,早吓得晕头转向。不到4个小时,战斗即胜利结束,800多敌人被歼,红军共缴枪1200余支,并获被服、军毯、罐头等大批军用物资。在此情况下,徐向前认为西洞堡战斗的胜利,对我军回师陕北创造了有利条件,应该继续东进。陈昌浩却认为,这一仗已使敌我力量对比起了有利于我的变化,敌人的锐气已被挫伤,西进对我仍有利。于是,他的在甘北建立根据地、不打胜仗不罢休的思想又占了上风,但此时马步芳发现西路军企图东进,已在东南调集重兵堵截。徐向前、陈昌浩考虑,西路军立即东进危险甚大,故决定暂回倪家营子,伺机行动。
1月29日,马元海电告马步芳:红军大部离开甘新公路进入甘州南的倪家营子,占堡寨(即屯庄)43处,星罗棋布于周围十里之地,总人数约有1.3万多人。马步芳急于消灭红军,向蒋介石邀功请赏,遂将其防堵红军的主力及大量民团,火速调集在倪家营子地区,对西路军展开了全面围攻。从2月1日起,敌先后投入的围攻兵力有5个骑兵旅两个步兵旅及甘、青两省大量反动民团,共四五万人,西路军以寡敌众,与敌展开了一场40多天的大血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