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80年,宁都因境内有太平里,以“安宁”之意而得名。上世纪30年代初,一场轰轰烈烈的革命浪潮将宁都这个偏居江西东南的县份推向了中国革命与斗争的前沿。 由此,这里上演了一幕幕波澜壮阔的大戏。 中共苏区中央局和中华苏维埃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在此成立,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沙场点兵、运筹帷幄,取得了红军一至四次反“围剿”战争的伟大胜利;红军第一部无线电侦察台、第一支无线电通信队在此诞生,开创了我军技侦通信工作的先河,从此,红军队伍中有了千里眼、顺风耳;原国民党二十六路军1.7万官兵举行“宁都起义”弃暗投明,在此走向新生,由此诞生了号称雄师铁军的红五军团,长征途中屡建奇功,彪炳史册;少共国际师在此成立,4000多“红小鬼”誓师出征,在接受残酷战争考验中不断走向成熟…… 毫无疑问,宁都是中央苏区前期的政治军事中心,是中央苏区核心县之一。然而,当瑞金“红都”、兴国“将军县”、于都“长征第一渡”早已叫响全国时,宁都还在泛泛而谈“红色故土”,宁都在中国革命中的重要历史地位没有充分的彰显。 如果说,1931年中国共产党在瑞金建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政权堪称共和国的预演,那么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宁都开展的革命斗争就是预演的前奏。宁都是第一、二、三次反“围剿”战争的政治军事指挥中心和重要战场,红军一至三次反“围剿”的伟大胜利,巩固和发展了中央苏区,为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奠定了基础。 “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游击战里操胜算;大步进退、诱敌深入、集中兵力、各个击破,运动战中歼敌人”, 毛泽东在苏区军民歼敌誓师大会亲笔拟写的对联充分体现了红军作战原则和毛泽东军事战略思想,他后来在《中国革命战争战略问题》一文中曾有精辟论述“到了江西根据地第一次反‘围剿’时,‘诱敌深入’的方针提出来了,而且应用成功了。等到战胜敌人第三次‘围剿’,于是全部红军作战原则就形成了”。而且, 毛泽东在宁都完成了《兴国调查》和《寻乌调查》的整理,以其中革军委总政治部主任名义发出的《总政治部关于调查人口和土地状况的通知》中提出了“不做正确的调查同样没有发言权”的著名论断。因此,宁都是孕育毛泽东军事思想和实事求是政治思想的重要地域。 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中央苏区的伟大实践,创造和培育了以“坚定信念、求真务实、一心为民、清正廉洁、艰苦奋斗、争创一流、无私奉献”等为主要内涵的苏区精神,同时留给了我们一笔丰厚遗产,在宁都至今依然保存着许许多多弥足珍贵的革命遗址。据统计,全县有革命遗址、遗迹多达2000处(件),仅毛泽东旧居就有30多处,相关的红军标语、壁画、文物有1000多幅(件),其中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6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处。 力推《中央苏区振兴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促进赣南苏区发展振兴是江西省继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之后提出的又一个区域发展战略。宁都人民为苏区革命和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和牺牲。苏区时期,仅有27万余人口的宁都,参军参战者就达23万人次,5.6万人直接参加红军,每5人就有1人是红军,有名有姓的烈士1.6万多人。抓住赣南苏区振兴发展机遇,实现加快发展、转型发展、和谐发展,让老区人民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是对他们的最好回报。在实施振兴中央苏区发展战略中,宁都要牢固树立发展为先、生态为重、创新为魂、民生为本的理念,在建设人文、开放、创业、平安、幸福新宁都中有更大作为。
|